《科技之神》转载请注明来源:晨曦小说(www.chenxixsw.com)
数年光阴荏苒,由于顾玩在科技界的威望,他建议的那些项目,都成功得到了通过。
至少是把国家本来准备做的事情,从背后推了一把,坚定了有关部门的决心、或者是调整了优先级次序。
毕竟,经过数年的努力,顾玩早已在200年之前,就实现了获得中科院院士称号的成就,成了中科院历史上最年轻的院士(同时当然也是工程院院士,也就是两院院士了。只不过工程院逼格稍微低一点,以顾玩的水平都懒得提其中过程了)。
至于他成为院士的理由,也是几年前的一件事导致的,因为他对黑洞的一些理论发现,以及他之前某些成果的后续进展,总而言之他就是不心拿了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09年2岁的时候拿到的吧,然后他就在29岁的时候当院士了。
谁让院士评选标准第一条就写着: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获得者,菲尔兹奖获得者,直接晋为院士。这是一票过关制,达成这个成就就不需要其他条件了。
这样一个国内超级科学界大牛,对有关问题发表一些见解,怎么可能没有分量呢。
汉核科技可回收火箭的正式商用,在205年得以实现,仅仅数个月后,就赶上了国产空间站的测试性发射实验,以及其他一些商业订单。
经过两年的磨合,东方国大型空间站首个正式组件,在20年发射升空,这个组件的重量,达到了45吨,太空舱外筒直径达到6米,是按照汉核回收火箭当时设计的最大发射载荷直径设计的。
太空舱外筒长度达到了单节2米,这样大的一个空心筒子,重量在45吨,也就不奇怪了。
未来完全体的东方国空间站,会有至少三个大不一的筒子,以及更多灵活接驳的功能仓组成。轨道总重会轻松超过200吨,但所用到的火箭,只要能确保可回收状态下每次发射40几吨就够了,以如今的技术完全没有难度,还省钱。
空间站的第一节轨道舱升空是在20年,但后续各节和功能仓的建造、调试、发射也都需要时间,所以空间站的建设速度基本上是每过半年多出一大块新组件。预计一共需要两年的时间,才能完全在一千多公里的轨道上空搭好。
因此,给登月计划和豪斯望远镜留出的研发调试制造时间,也还足够。
在空间站还在组装的过程中,对登月计划的一个前置计划,倒是先轻松实施了,那就是登月车探索计划。
毕竟如今航天技术虽然比地球上同期发展要慢,但是自动化和无人驾驶技术、自动导航和观测技术,那些都是有商业价值的,所以一点都不落后。
而从发射难度角度而言,无人探测车登月,可比载人登月容易太多倍了。成本能降低十倍都不为过。
因为最重要的一点:载人登月要考虑让人活着回来,那就要返回舱。这就等于不但要发射到月球上去,还要从月球上再启动一枚火箭,把着陆仓的底座留在月球上、把人员仓再射回来。
这一折腾,起码又是相差好几倍的有效载荷,太浪费了。
而月球车自动探测登月,就不用考虑把器送回来的问题了,登月车直接丢月球上不管就行。
所以,在20年,仅仅作为载人登月的一个分支项目,自动月球车登月非常轻松就完成了。
甚至只用到了一枚近地轨道有效载荷40多吨、月球轨道有效载荷5吨都不到的普通可回收火箭,就做到了。
又是三年的紧张科研过去,顾玩都已经是一个超过35岁、马上奔四的中年大叔了,209年,豪斯轨道望远镜计划,总算是抢在载人登月之前,率先圆满收官。
在这一年里,分成了好几个组件的豪斯天文望远镜,被分别发射到了近地轨道,并且在太空站中服役宇航员的辅助操作下,成功装配了起来。
望远镜最终在年底成功服役,然后很快就证明了顾玩当年预测的一些天体物理和宇宙学领域的预言。
比如,发现了宇宙正在“加速膨胀”,
而不是像原来传统大爆炸学认为的那样“虽然在膨胀,但因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在越来越低,辐射力也在越来越低,所以膨胀的速度是在减缓的,未来膨胀到辐射力抵消不了引力之后,还有可能重新收缩”。
要解释这个加速膨胀,那就得找一个新的借口,大家翻了一遍,发现顾玩当年早在宇宙最初的3分2秒里面,就留了口子,对这种情况有过备胎解释模型。
简单来,就是要承认“暗能量”和“暗物质”的存在。因为只有承认了暗能量提供的宇宙膨胀辐射,才能解释为什么宇宙膨胀的速度是这么快,而且还在越来越快。
没的,暗能量和暗物质模型的定义者、预测者和观测发现者集于一身,而且还自掏腰包了3亿美金造人类第一座轨道望远镜,才实现的这个目标。(虽然还拉了个赞助商捐了亿美金)
这怎么也得再来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了。
所以,顾玩又拿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二个诺奖,算是锦上添花,聊以**了。
在一派喜悦与奋进中,年关翻篇而过,转眼进入2020年,东方国的载人登月计划,也终于到了最后冲刺。
一切组件和配套技术都已完备。为了降低成本开支,用几十亿美元的成本就把月给上了,东方国的登月方案,比地球上当年美国人的方案还简化了一些。
首先自然是因为自动化技术的进步,所以需要的宇航员从三个人减少到了两个——到时候在月球轨道附近留一个,这一点不变,但降到月球表面的宇航员,可以减少到只有一个。
也就是,这个世界只有“阿姆斯特朗”,没有那个大众连名字都记不住的第二名了。
人员减少一个,至少能省掉好几吨的月球轨道设计载荷。另一方面因为电子技术远胜于960年代,所以飞船上的所有控制系统、电脑的重量也省下了几吨之多。
最后抠抠缩缩算下来,只要30吨的月球轨道载荷,就能发射过去了。换算成从地球轨道发射出去的载荷,有个0吨就非常充裕了。
顾玩在地面准备了3颗单颗载荷45吨的可回收火箭,然后运了一大堆东西到地球轨道上。然后无数宇航员和自动组装设备,就在地球轨道上,硬生生把完全体的登月飞船给组装了起来。
这个过程,当然要向全世界直播了,反正如今的络科技那么发达,还都是5g信号,视频传输太快,质量清晰度太高了。
一堆大洋国的拜金国民,在ytbe上看着自己那个自以为灯塔的祖国,居然因为吝啬,终于吞下了苦果,被大洋彼岸那些明明比他们穷的国家,靠着暗暗偷跑超车了。
上一堆大洋国国民在那儿咒骂:“大洋国究竟怎么了?我不禁陷入了沉思,这一定是体质的问题!”
“果然社会注意才是人类的未来,社会注意在集中力量办大事、攀科技方面多优越?再看看我们这个拜金主义!给了你那么多年的领先时间,一个奇观都点不出来!”
“不过这也正常,你玩文明6点奇观也点不过秦始皇啊,秦始皇的种族特性在点奇观上开挂的好不好,人家能直接耗费一组劳工强点奇观进度的好不好!”
大洋国和西方民一片哀鸿遍野,但也改变不了什么了,毕竟就算大洋国官方想知耻而后勇,也不可能在一年半载里就把这事儿追上去。当初你不肯出这个百亿美元级的科研预算,就已经输了。
在全球民的关注中,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建设,在2020年底,东方国的登月飞船,终于载着两名宇航员,成功登上了月球。
其中一名宇航员,把东方国国旗插在了月球表面,并且出了“我的一步,人类一大步”。
另一名宇航员,则在顾玩的指示下,按照近月轨道贴着绕行飞行的时候,用拍摄了一些视频——这个视频,其实跟地球上那两大著名的天文科普照片之一的“地出”,颇为异曲同工。
(地球上人类公认的“两大”天文科普照片神作,一张是“地出”,另一张叫“暗淡蓝点”。暗淡蓝点是旅行者一号飞到海王星轨道后、即将飞出太阳系时,花了六个月的时间,转身回望拍了一张地球。那张照片是卡尔萨根促成的。)
而地出,其实站在月球上是拍不到的,因为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是一样的,所以月球始终只有一面朝向地球,在月球上任何位置看地球,地球都是永远不动的。
不过,在月球的近月环绕轨道上,飞行器却可以拍出‘地球从月平线上升起’的景色。
当年地球文明那张“地出”还只是照片,而顾玩这边直接要求拍成视频。
所以,全世界的民,都在上看到了“地出东方”的奇观,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探索宇宙。
“跪了,我下辈子想投胎做东方国的人,那里的人太有理想了,太有诗和远方,价值观太多元了。不像留在大洋国,就只能赚钱,我下辈子再也不做大洋人了。”
大洋国愤青们纷纷在他们的非死不可上留签名感慨。
看到那一幕的时候,顾玩觉得自己大脑里那个思想钢印,彻底崩解了,不再控制他对那个来自地球的科技资料数据库的调用。
或许,是因为蓝洞星人的三观,已经被他从拜金主义的邪路上,引回崇拜科学的人间正道了吧。
往后的日子,他会继续努力,不过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渺的,让整个星球文明共鸣,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大结局)
(新书开局一条渔船已上传。今天的推荐票别投给这本书了,愿意看新书的就投新书吧,不愿意看的也不勉强。)
早晨看完一本穿越小说,再次醒来时却发现本人成为了这本小说外面的狠毒嫡女。庶出的女主会成为皇后,而她作为女配,会被皇上凌迟处死。好在故事才刚刚开端第二卷,正是女配被人打晕卖了之时。而女配为了规避被卖入青楼的命运,缠上了她的第一任丈夫。柳棠溪刚睁开眼,就发现当前会成为权倾朝野的大奸臣的男人正盯着她看。看着眼前这个虽身着粗布却气质清冷的男人,柳棠溪心中默念:不怕不怕。成了亲是权臣的妻子,和离了还是侯爷
其他 79万字 2020-07-08
舒晔身携无数金手指穿到了危机四伏的末世,在以规矩森严闻名的末世基地“摇光城”受到莫大的欢迎。然后他发现这个规(格)矩(外)森(欢)严(脱)的基地画风很奇妙。“舒晔先生你好,请问王昭君姑娘在吗?天气太热了,我想请王姑娘下一场冰雹降降温可以吗?”“舒哥久仰久仰,请问周瑜先生最近有空吗?天气快转冷了,我想请周先生帮忙供一下暖可以不?”“城主夫人,不久后的迎新年晚会,貂蝉小姐姐有没有兴趣来跳个开场舞呀?
耽美 50万字 2020-06-19
他的铁骑卷起狂风,他的航船织成罗网他威震四海,他是世界之王】…………不想死的祝迟和魔鬼做了个买卖,换取在异世界活上去的时机。新的身体,年老,富有生机,活力勃勃。祝迟终于从病房药水味中脱离出来,他显露了喜悦的浅笑。很快,随着承受完新身份,祝迟脸上的愁容逐步消逝他,身披王袍,头戴王冠,统治三十六个邦国,是西大陆独一的皇帝他,苛捐杂税,肆意征战,用黄金打造马车,藐视神权折辱教会——是个,暴君魔鬼究竟是
耽美 99万字 2020-06-19
那是一把已然残缺的剑。 有的人以为握住了它,便掌握了一切。 然而生死轮回走遍,这把剑又在哪里? 这是一把剑的故事! 亦是一个人的故事! 是凡人的逐步觉醒,争取一剑得以破天的故事! 然而高处不胜寒后的蓦然回首,往事的是非**,又有哪把剑来断呢!
武侠 122万字 2020-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