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小说
  1. 晨曦小说
  2. 都市小说
  3.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4. 第八百二十七章 茶瓶的历史故事
设置

第八百二十七章 茶瓶的历史故事(1 / 1)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转载请注明来源:晨曦小说(www.chenxixsw.com)

茶瓶,外形和常见的瓷器茶壶差不多,功能其实也半斤对八两,只不过一般茶瓶的体积更大些、质地不同而已。

与茶壶相比,茶瓶粗陋,就是个典型的“傻大粗”形象。

现在农村里还有人会提着茶瓶去送水,但要不了几年,这东西就只会在角落里积灰,或者干干脆脆的被扔掉。

哦,在新世纪里的一些古装剧里倒是能看见,也不知道剧组道具师从哪找来的,乡村野店大侠喝茶常配。

而且这玩意流行时间还不短,有个两三百年这外型就没有多大变化,不过当改革开放十几年后,传统的农耕社会被工业社会取代,茶瓶也就很快被时代淘汰了。

外表粗陋的茶瓶几百年外型不变,张楠咋知道的?

在博物馆里看到的?

它可进不了普通的历史博物馆,最多在些民俗博物馆里找块地方。

不是,对于茶瓶的流行时间,张楠的了解来自实际生活中的遭遇和经历。

这了解的过程

一点也不愉快!

张楠在做古董这一行之前对茶瓶没什么感觉,但也不讨厌:自个虽然在县城长大,但县城的居民嘛,十有**老底子都是农村的,成年前,这一年到头的,总会有一两个月时间是在农村长辈家度过。

就算老城关的人,农村里的亲戚也不会少,去农村的时候也不少:夏天农忙季节,田间地头总能看到半大的孩子们提着茶瓶、挎着篮子给田里农忙的大人送饭送水。

农忙季节,做饭烧水这些活,这会一般都交给家里十来岁的孩子:家中有还能干点家务的老人的家庭还算好,简单的饭菜做好,孩子们送去田里就行。

要是没老人,孩子们生活上不早熟都不行!

如果只是这些,张楠还会用亲戚邻居家里的茶瓶倒凉茶喝,感觉上也就是一件很常见的廉价日用器而已。

但后来做了古董生意,特别是开始同挖兄弟们打交道后,张楠到农村,如果在哪个犄角旮旯看到这种因为时代发展而被抛弃的茶瓶,这心里就会感觉怪怪的。

甚至是别扭!

因为在会稽地区,一般的传统丧葬习俗上,在墓葬封门之前,会在墓室-内、棺材前放几份酒菜和茶,让逝者能在阴间享用。

水用什么装?

世纪末开始那是什么东西都有,热水壶、保温壶、凉茶壶

但在老传统中,就是茶瓶!

傻大粗笨的茶瓶!

这习俗从何时开始不知道,但清代的时候绝对有,不用查资料,墓葬里基本都有这玩意:和挖兄弟打交道,你不能老在家里守株待兔,有时候也得打个电话问问人家最近在忙点啥。

交流、维持感情,让别人记得你这号人物,有东西发现时,人家才会想着你。

有时候别人在丘陵、半山区那些山清水秀的地方干活,张楠还会开个车子去转转,人嘛,到自然环境下走走也好;

有时候“挖挖宝界新人”还不会辨识古墓年代,挖出老坟就会给你打电话,压根就不会先判断有没有价值。

有微信啥的时代还好,几张照片传过来就能看个七七八八、有没有价值也就知道了;没微信、彩信的时代,单单靠语言描述还不靠谱,那就得亲自去一趟。

其实基本上只要挖们来电话、自个又抽得出时间,不管有没有照片,张楠一般都会亲自跑一趟。

就算十有**浪费汽油和时间,还要搭上点香烟,张楠还是会去。

人与人的信任、交情就是这么来的,“挖宝界新人们”的积极性你不能打击,不然下次他很可能不给你打电话,或者自认为挖到的东西没花头,不好意思给你打电话。

这种教训,张楠可是哑巴吃过黄莲的:那两个建州窑或者婺州窑的油滴茶盏,就是因为挖兄弟认为已经破了没价值,就没第一时间给张楠打电话。

结果等到张楠隔了两天看到那两张挖顺拍下的照片,油滴盏碎片都在房子地基地下了!

差点后悔的吐血!

关系搞好,“新人们”只要挖到老坟就会来电话,只是一开始分不清玩古董的人对“古墓和老坟”之间的概念区别在会稽地区古董圈子内的一般概念里,清代以下至民国的墓葬算老坟,明代开始往上才算古墓。

结果不少墓穴中连淤泥沉积才刚刚开始的清代、民国早期墓葬被发现,张楠也会花时间跑一趟。

然后告诉挖,以后这样的老坟就不用重视了,没意思的。

跑一趟和电话里直接告诉人家这种老坟无用,这打交道的效果不一样的,别人会感觉到尊重。

难道那些挖兄弟就不知道,这地上就能看到的老坟是没花头的?

他们知道,只是很多清代,甚至是民国老坟,这地面上是一点也看不出来,早已埋没地底之下。

剡县附近以前的墓葬习惯,一般是在山坡上用砖石构筑成n形的墓穴,这是完全或者大半露出地表的墓室,然后再在上头盖上厚实的封土,形成大坟包。

不过只要墓葬里的墓主后人隔个四五代人的时间,很多坟墓就成了无主坟墓,后人不可查了。加上剡县、新昌地处江南,只要几十年无人上坟、冬至时节不在坟包上加土,这些坟包很快就会随着水土流失、沉降、植被生长而同附近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同时渐渐被人们遗忘。

有时候挖掘在丘陵地带的村子附近修个边坡,都会挖出一长溜几座,甚至十几座老坟。

这种情况下,村子里**十岁的老人们有时候会:“一片好像是谁谁谁家祖上的,六七十年前听谁谁谁起过。”

那他们的后人呢?

有时候在,那样可能会有人去给自己家的什么太太祖奶奶、太太舅公什么的上柱香、烧点纸,然后

该干嘛干嘛,祭祀一下就行了。

也有讲究、有钱的人家可能拜托本村或者附近村庄的“材脚先生”(用洋气的法就是“入殓师”),帮着看看有没有遗骨什么的,然后在附近新修一座勉强凑合的墓葬,不让先人尸骨无存。

但这种情况极少,因为上百年的变化,人的亲情血脉本就会淡化按华夏古制辈份,父系这边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天祖

给曾祖一辈先人扫墓的还有,那有几人知道自己的高祖墓葬在那里?

去扫墓就更少了!

更不用五十年代的“平坟造良田”运动,江南地区农村附近,地形平坦一些的地表墓葬少量迁移,很多都给挖没了!

没了,上那祭祀去?

张楠就只知道自家太公、太婆的墓葬在哪,更早的压根不知道。而母系那一边,只知道外公外婆墓地的在哪,更早的先人墓葬位置压根不知道。

所以像那些会给直系的某一代先人再造个坟墓的人已经很讲究,比例更是少之又少,甚至可以是凤毛麟角。

更不用很多墓葬墓主人要么绝后,要么后人不知所踪,或者早年早就搬离村子,就算有老人在几十年前似乎听过,那些地下被挖出的墓葬是某人哪一代太太公的墓,那也是一挖了事。

旁系的更加,最多也就是有个别胆大、好奇心重的人去看几眼。

这样的情况张楠就碰到过很多次:挖随便挖,一般人都避之不及。

至于村里老人压根不知道那些地方居然有老坟的情况也很多不用多,两百年时间就足够让很多事情烟消云散、被黄土埋没。

“据村里老人:时候听谁”这样的戏码,可靠性百来年也就是基本上线,再往前就不靠谱了。

所以有些纪录片中,在村子附近里挖出一座明代古墓,然后去问村里老人,老人们压根不知道这里有古墓

低级噱头,300年以上,知道个球!

如果是更早朝代的古墓,只能加上这戏码是编导脑子缺钙!

特别是在某一些特别的地区,比如西川省,这种纪录片一出现这样的戏码,张楠都会感觉恶心!

为啥?

明代的西川人都快因为战乱死绝了,湖广填西川,以成都为例,清末成都通览曾记录:“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广占25%,河nn、山dng5%,陕0%,云nn、贵z5%,江5%,安5%,江、浙jng0%,两广0%,福jn、山、甘5%。”

问老人

脑残!

那样的老坟随便挖,可张楠是一点也不想碰:因为距离现代时间近,腐朽的棺材板和死人骨头都常常还会在,甚至一些地势高、渗水不太严重、民国时期的老坟里,连霉烂的被子和衣服都会有有残留。

当然,不管有物有没有霉烂,甚至就算死人骨头都已经烂了个七七八八,这傻大粗笨的茶瓶还会在里边。

所以张楠知道,最晚在清代,会稽地区的人会将茶瓶放入逝者的墓葬;也同样知道了,至少两三百年的时间内,这茶瓶就算大有别,形制就没变化。

这会更是清楚的知道:原来在嘉道年间,闽省也有类似的茶瓶。

一想起那些散落的酱褐色尸骨同和放一边的茶瓶,这会张楠连去触碰捞上来的几个褐色茶瓶的兴趣都没他是干过土夫子,但他这个土夫子挖开的墓葬,里边的尸骨都十有**早就烟消云散了。

我是个土夫子,但不是入殓师!

记得很清楚,有一次在剡县一个叫做支鉴路村附近的丘陵缓坡上,土地平整挖出一整排百年老坟,蔚为壮观!

因为已经施工一两天,靠近了想去看一看,结果发现平整过的土里插着两根四人大腿骨,不远处还有个脑壳,茶瓶好几个。

更恶心的是:一根大腿骨上还缠着点破烂的布条棉布,还是挺耐受时间考验的。

干这种活,挖师傅压根不想从驾驶室里出来,就用挖斗把活干完就行,更不会特意去处理散落的骸骨。

那感觉真的不好!

实话,这会甲板上的几个茶瓶也能算是茶瓶界中的优秀份子了,外弊甚至还有“塑工”,就是有图案。

“泰兴号”上的货物,很多都是在爪哇附近的华夏、日ben、荷兰、西班牙移民和富商、殖民者订购的,有钱人不少,彻彻底底“傻大粗笨”的物件是不值得上船的。

这些茶瓶都能算茶瓶中的高档货,但张楠还是但越看越不顺眼:这些东西,看着碍眼!

对水们吼了两声,“赶快拿走,通知潜水员,要是下边这种茶瓶还有很多,就留在海底,不用捞上来了!

抓紧时间捞瓷器,陶器不用。”

是不用捞太多,酱褐色的陶器,有几件做做样子就行了,在欧洲都卖不出价,华夏国内更加,还不如把时间用在捞瓷器上。

清代陶器,不是唐三彩,除了考古价值,很多价值几乎等于零。

又在货船上待了半天,张楠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出水的德化窑瓷器,瓶瓶罐罐很少,盘碗居多,这大概是因为盘碗一类物件最不占空间的原因。

而且随着以“万”技术的瓷器出水,这瓷器虽然同属德化窑,但因为窑口不同,这烧造质量也有很大不同,甚至连用的青料也不用。

订货商和买主人群的不同,这瓷器质量也是有很大差别,有些精品瓷单从工艺上而言,都快赶上景德镇道光官窑了。

到这,张楠在货船上多待了半天,挑选了近千件瓷器,能凑成多套。

“自个用?”

对于姐夫的问题,张楠点点头,然后让吊车送到自个的游艇上。

“泰兴号”沉船海捞瓷中的精品,拿出来招待客人,还是很有点范的。

第二天一早,从游艇房间起来的张楠没有再上货船,而是起锚,出发前往勿里洞岛:这是把超级游艇当运输船来用,为伙计们去采购最新鲜的食材。

能不用印尼猴子就不用印尼猴子,至于淡水,那都是用婆罗洲派船运输,林家人牵的线,免得出枝节。

后天,最晚大后天,张楠就要离开这片海域,等打捞“黑石号”的时候再回来了。

对于“泰兴号”,自个已没啥兴趣。



相关小说推荐

抗日之绝地枪王

抗日之绝地枪王

最爱吃肉的鱼 / 文

其他 736万字 2020-10-10

不做贤惠女(快穿)

不做贤惠女(快穿)

竹里人家 / 文

急于摆脱家族联姻的冉佳仪车祸身亡意外撞上快穿系统走上为无数“贤惠女”改变命运的旅途面对一次次所谓劝导:传统、本分、贤惠、牺牲、奉献冉佳仪只想说:“不”凭什么要她理所应当奉献一生新时代女性,敢于为自己抗争到底故事1:豪门大少的继母故事2:被抛弃的童养媳(古)故事3:七十年代养女难为故事4:农门秀才的长嫂故事5:寡母难为(60年代)故事6:修仙宗门大师姐故事7:被卖掉的农家女儿(90年代)故事8:o

其他 238万字 2022-04-27

全网都是我cp粉

全网都是我cp粉

樱桃爪 / 文

三年前女明星傅芊芊从地面摔下摔成了一个小傻子男友纪燃对她不离不弃,照顾了她三年网友被打动,全变成了她们的cp粉三年后,傅芊芊清醒过去面对着狂热的cp粉痛心疾首我和纪燃只是商业cp,你们吃的糖都是假的!纪燃:别听她的,都是真的,她刚恢复正常,脑子不清醒他喜欢她那么多年,不断是真的内容标签: 豪门世家 情有独钟 文娱圈 甜文

其他 31万字 2020-06-16

男男修真逆袭系统

男男修真逆袭系统

九韶仙音 / 文

穿成一个著名的修真废柴,阮玉独一的专长就是长的美观了。幸亏他还有个零碎,只需撩人和本人双修就能增长修为。但是,必需两个男人双修是什么鬼设定?!“不怕,反正我长的美观。”“没有人会不喜欢我的。”可是为什么传说中那位一夜七次的大妖王温香,见到本人立马就怂?阮玉:别怕呀,我又打不过你的,过去嘛!温香真的扑了过去,还送了阮玉一把祖传的“神剑”。“神剑”很好用,不只让阮玉双修逆袭,还让他走上了人、生、巅、

耽美 53万字 2020-06-16

三界劳改局

三界劳改局

一梦黄粱 / 文

坟头开民宿, 前院住凡人, 后院关仙神。 人间苦辣甜, 尽在一院间。 黄粱出品,搞笑为主。 QQ群1018593931

武侠 186万字 2021-02-14

都市之捞阴门扎纸匠

都市之捞阴门扎纸匠

三不先生 / 文

扎彩匠,扎鬼纸,扎来鬼纸祭阴阳!扎纸匠,说通俗点就是纸扎手艺人,所扎之物大多是一些烧给死者用的童男童女,灵屋纸马之类的。扎纸这门手艺可是古时五花八门中的老行业了,古时五花八门中,七门“调”说的就是这种扎纸的人。对于这行,很多人认为扎出来的纸人纸马等物,只是卖与办丧事的人家。如果你是这么认为的,那你就错了,因为白天做的是办丧事生人的生意,到了晚上,做的可就是死人的生意了。穿越平行世界之后的江无忌,

其他 198万字 2021-05-09

本页面更新于
回到顶部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