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小说
  1. 晨曦小说
  2. 其他小说
  3. 剥夺金手指(清穿)
  4. 第30章 格格多子多福(三十)
设置

第30章 格格多子多福(三十)(1 / 1)



《剥夺金手指(清穿)》转载请注明来源:晨曦小说(www.chenxixsw.com)

第30章格格多子多福(三十)

这道圣旨一出,才是彻底表明了大公主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

潜邸侧妃所出之女,并非嫡女,却被封固伦公主,放在前朝,妃位所出的和硕公主晋封为固伦公主的,只有固伦荣宪公主一人,但那时康熙帝已经登基数十年了。

而大公主在新帝刚刚登基时就被册封,可见荣宠。

大公主眨了眨眼睛,笑道:“我最先,往后兴许就轮到妹妹们了。”

她是皇阿玛的长女,皇阿玛要封她们姐妹三人做固伦公主,那必然以她为先。

那是自然,兰箐箐心中默念道,即便皇上迟迟不封,等事情尘埃落定时,她的三个女儿必然为固伦公主。

二公主兴高采烈,“那必然的,皇阿玛对我们三姐妹多好,要是不成也无碍,大姐姐成为固伦公主就好。”

额娘没有阿哥,大姐姐作为额娘长女受封固伦公主,就是给额娘脸面添彩。

无论何时,姐妹仨想的还是在宫里的额娘,额娘待她们好,她们必然要让额娘安享晚年,不让任何人欺负额娘。

三公主暗忖,若是皇阿玛只封大姐姐为固伦公主,她就对跟皇阿玛撒娇,争取让皇阿玛将她们三姐妹都封做固伦公主,到时候,宫里子嗣再多都无碍了,她估摸着三十三个阿哥,能封亲王的寥寥无几。

但是固伦公主便堪比和硕亲王身份了,有她们三姐妹在,额娘在宫里底气十足。

事实证明,皇帝儿子多了也是种烦恼。

整整九个阿哥到了待婚年纪。

嫡福晋在承干宫不光要安排太妃们去处,还得想着怎么给这九个阿哥相看嫡福晋。

阿哥们多了就不那么招人待见了,并非人人都能娶上名门贵女,即便是皇子阿哥。

嫡福晋暂且将这事压下去,先管好太妃们,等皇上大封后宫后,她那时再给九个阿哥考虑嫡福晋也不迟。

新帝勉强将朝廷之事安置好,百忙之中抽空去承干宫坐下,目的是为了商量潜邸旧人们的册封。

嫡福晋的意思是效仿先帝,破格册封七嫔,四妃照常,如此一来,整整十一个格格都能居于主位。

而两个侧妃就自然而然坐上贵妃之位。

但皇帝并不这么想,他慢慢思忖,“十一位格格封贵人,箐箐封贵妃,宋氏封嫔。”

福晋大吃一惊,十一位格格封贵人也算常理之中,先帝就曾将好多身份不显但生了子嗣的妃子当作庶妃安置,这十一个格格出身不显,虽大多有三个子嗣,可出身是缺陷,且又没有侧妃身份,封做贵人也算合适——

只要是侧妃,哪怕平生没有生养、没有资历、没有出众的家世或宠爱,总能成为一宫之主。

这十一个格格败就败在她们只是格格身份,而且子嗣太多了,新帝不缺子嗣。

“宋氏封嫔?万岁爷,宋氏毕竟是您潜邸侧妃。”

福晋虽不喜宋氏,但秉着中宫之主的身份,她总得走走流程劝劝万岁爷,即便她心里是真的对这事感到惊诧,也不曾过李氏封贵妃这点,她就针对宋氏。

“箐箐给朕生下三个聪慧敏的公主,且两个公主抚蒙,功劳之大在其他妃子之上,”新帝眼睛眨也不眨出这等荒谬之话。

事实是,新帝并不准备让女儿抚蒙,还在登基前就迫不及待将二女儿接回京,便想着以后三个女儿的公主府都挨着靠着建,日后都住在京城。

而且新帝确实不心虚,他二女儿确确实实抚蒙了,劳苦功高,怎么就不能留京陪皇阿玛额娘了。

他就三个女儿,他也就三个女儿!谁敢他,他非得好好看看那是个什么样的东西。

那得是无父无母,无子无女,一生天煞孤星的东西。

“宋氏为朕生下三个儿子,按理也得有个妃位,只是十一个格格为贵人,宋氏身份倒不好太高。”

这也关宋氏两个儿子被废的原因,若是宋氏三个儿子皆好,为了巩固继承人的身份,皇帝什么也得将宋氏封妃,但宋氏不仅两个儿子被废,弘时年纪跟三十个阿哥差距不大,还不爱读书,文不成武不就。

皇帝又不是亲王,弘时当个世子还可以,毕竟只要居长将其他兄弟压下去,使后院安宁就好,可让弘时当皇太子,皇帝可得好好斟酌了。

宋氏位份不宜太高,但是也不能不为主位,那么嫔位就是最好的安排。

福晋反应过来皇帝意思,难得对宋氏起了一丝怜悯之心,宋氏早些年为自己生下三个儿子多自豪得意,到头来,也不过是嫔位。

当然,她乐见其成,甚至对李箐箐成为贵妃满意之极。

李氏不争不抢,这些年安分守己,又为万岁爷生下三位公主,当上贵妃理所当然。

帝后二人对自己的偏心视而不见,还觉得有理有据。

“那万岁爷可还等内务府拟定封号?”

皇帝摇头,“贵人不必拟封号,皇阿玛册封贵妃时从未给过封号,朕随皇阿玛,箐箐今后是李贵妃,而宋氏封嫔,是得有个封号,福晋可有主意?”

起这个,福晋就精神了。

宋氏平生最是自得自己有三个阿哥,并且屡屡不敬主母——看在宋氏后期勤勤恳恳低声下气的份上,她不在意给宋氏一个极好的封号,还望宋氏得了封号后,别再重现以往的傲慢了。

“妾身确实有个想法,万岁爷,您觉得‘懋’字如何?”

‘懋’字在满语中意为勤勉,皇帝琢磨会儿这个词,跟宋氏不是很搭配,不过福晋既然这么认为了,那便用‘懋’字吧。

“那就懋嫔了。”

帝后二人三言两语便敲定了封号之事。

数日后,为新的一年,皇帝以雍正为年号,是雍正元年。

皇帝颁布圣旨,尊生母德妃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曰仁寿皇太后。

皇帝潜邸正妃乌拉那拉氏为皇后,入主承干宫为中宫居所。

潜邸侧妃李氏封贵妃,全族从汉军镶白旗包衣擡进汉军镶黄旗,不但出了包衣籍,还成了正儿八经的上三旗人,不管皇上是因为李贵妃生下的三个公主对李氏一族格外优待,还是觉得潜邸侧妃理所应当得到这个待遇,皇帝的做法必然招来侧目。

景仁宫的奴才个个兴高采烈,兰箐箐心情更是不错,封做贵妃,这个结果跟她想的一样,果然,皇帝喜爱女儿必然不会让女儿生母位份过低,也不让女儿生母出身被人道。

生下三个公主的李贵妃都能得到这么高的位份,其他还未受册封的妾室就更是期待了。

不过显然惊喜只发生在李氏身上,依次下来,从宋氏开始,各人位份皆不尽人意。

宋氏作为潜邸第一侧妃,为万岁爷生下三个儿子,到头来只封了懋嫔,并没有格外擡旗,仍是民籍汉女。

懋嫔得知后不可置信,她怎么这辈子跟上辈子的位份一模一样,这怎么可能,她为万岁爷生下三个儿子。

她极其艰难起身,望着宣旨女官的背影喃喃自语,“为何本宫只是懋嫔,李氏生下三个女儿居然能封贵妃。”

李氏居然比上辈子的位份还高,同从前一样押在她头上,怎么会这样?

懋嫔强装镇定,想起钮祜禄氏上辈子初封便是熹妃,过了好几年才封熹贵妃,想来皇上是想让她在宫里积累几年资历,等到了时候就将她封妃,如同钮祜禄氏上辈子走过的路——

上辈子这位皇太后就是初封妃,后封贵妃。

钮祜禄氏还是满洲大姓出身,而她是民籍汉女,皇上想擡擡她的身份,不惹人道,必然要让她封嫔,日后等她资历上来了,便无人敢她出身低了。

这么一想,懋嫔能镇定下来了。

李氏能封贵妃只是因为她没有儿子,皇上大可纵容地封,但是她不一样,她是未来天子生母,皇上必然细细斟酌。

她该安心才对。

不管懋嫔是不是自欺欺人上瘾了,在十一位潜邸格格都封贵人的消息传出后,懋嫔愈发相信自己的猜测。

而十一位贵人只觉得自己天塌了,原以为公主不如皇子身份贵重,结果到头来,不管是宋侧福晋还是她们,但凡生下阿哥的,都不如李贵妃生下三位公主更招万岁爷待见。

可她们都这个岁数了,万岁爷十多年不曾来她们房里,还能指望自己怀孕生下公主?想都不要想了,三十多个阿哥,只能万岁爷儿子缘强,女儿缘弱,这几十年只有李贵妃所出的三位公主。

位份之事没了指望,九位贵人便盼着皇后娘娘给自家儿子相看出身贵重的贵女为嫡福晋。

她们儿子能争皇位,这也是她们少数能盛过李贵妃的地方,日后她们有会成为大清皇太后,而其他人不过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皇后显然为难了,还没等她跟皇帝商量这事,皇帝心思全在女儿的婚事上了。

“贵妃,朕思来想去,知溪还可再等一两年出嫁。”

“万岁爷,妾身没意见,知溪这孩子年纪还,皇家娇养长大的女孩儿留多少年都无碍,额驸能尚公主是他全家的福气。”

兰箐箐睁眼瞎话,反正三个女儿最终留京,自由进出皇宫,早嫁人和晚嫁人对她来区别不大。

只要女婿不想失圣心,就必然不会想着纳妾一事,大清的固伦公主能容得了他见异思迁?那不可能。

只不过皇上明显不愿女儿早早出嫁,顺了皇上意思又何妨,若非早年做主的不是皇上,皇上早就将大女儿和二女儿也一并久留了。

雍正深以为然,那就再留两年吧。

皇帝心情舒畅,大一挥,转就将二女儿和三女儿也晋封为固伦公主。

二公主为固伦怀淑公主,三公主为固伦怀惠公主。

先前众人猜测的皇上是特地擡举贵妃之女的身份的法顿时不成立了。

皇上这哪是擡举,分明在皇上心里,这三位公主就是固伦公主!配得上皇后嫡出女的身份和待遇。

照这样,皇帝一开始只封了固伦怀恪公主,还是皇上克制住冲动的结果,不然一下子三个固伦公主,皇上倒是高兴了,他们就刺激坏了。

也就是在这时,好多人才真正明白李贵妃有这三个女儿多幸运,而她们光是生下阿哥也不顶用,李贵妃的女儿能都是固伦公主,但她们的儿子未必都是和硕亲王,李贵妃能凭借三个女儿封贵妃,但她们有了儿子也只是贵人。

彼此身份的天差地别,终于有人后知后觉了。

因此更多的人紧抓儿子嫡福晋身份了,若是她们儿媳妇出身高贵,是不是能让她们被皇上高看一眼。

那空悬着的五个嫔位,不知招了多少人觊觎。

同样都是生下儿子,凭什么宋氏能坐上嫔位,她们却不能,宋氏又不是因为生了女儿才被万岁爷看重,她们的儿子哪里比宋氏的儿子差了。

万岁爷重视李贵妃,她们没意见,但是凭什么重视宋氏,让宋氏坐上嫔位,她们心里不服。

好些人咽不下这口气,都不将宋氏曾经是侧福晋的地位放在心上——既然都是皇上妾室,何来高低贵贱,宋氏有三个儿子,而她们大多数人也有三个儿子,宋氏能当上嫔位无疑是极其招恨的。

她们十一个人居然都沦落成宋氏的陪衬,宋氏的两个儿子还是被废了的,弘时不好学不勤奋,如何服众!

在不知不觉间,好多人盯上了宋氏的嫔位以及弘时作为皇上顺位继承人的‘长子’身份,没有谁真正将李贵妃放在心上。

毕竟李贵妃身份虽然贵重,但她只有三个女儿却是不争的事实。

即便再在意、再羡慕李贵妃,她们清楚李贵妃这辈子当上贵妃便是尽头,但她们不一样,有会图谋大清皇太后的身份。

李贵妃为高位就当是她们对后宫妃子的宽待,日后为皇太后时,李贵妃的存在便是她们忆起旧时潜邸回忆的关键人物,最重要的是,始终威胁不到她们。

皇帝登基,前朝后宫有忙不完的事,因此阿哥们的婚事都交给皇后过目,兰箐箐作为拥有协理后宫之权的妃子,也得帮皇后处理这事。

兰箐箐扫了眼贵女名册,上面都是些高官之女,但并非人人都是大姓出身,这一批贵女,有的是姓出身,有的虽然跟大家族一个姓,但祖宗不是同一个,等同于姓出身,仔细比较起来,没有一个形成四福晋董鄂氏家族那样的世家规模。

“娘娘可想好了?”兰箐箐翻了好几页,感觉排行靠前的这九位阿哥还是走运了,再过两年就轮到那二十一位阿哥的婚事了,到那时,他们匹配的贵女出身只会更低,甚至是汉军旗格格的出身——

大清甚少出现汉军旗出身的皇子嫡福晋,若是非得一个,那就是先帝大阿哥继福晋张氏,但大阿哥是继娶,继福晋的身份只会被发妻身份低。

在原剧情中,雍正帝的儿子弘曕也娶了汉军旗贵女范氏为嫡福晋,不过那时候他已经被新帝过继出去了,也就不上是皇子阿哥的尊贵身份,毕竟宗室中迎娶汉军旗贵女为正妻的子弟不少。

而今朝,估计这种情况会在皇子阿哥中盛行了,从某种意义上何曾不是满汉一家。

皇后笑了笑,“都这些了,送去给万岁爷过目吧。”

“是。”奴才恭敬接过名册。

转头皇帝圣旨颁布——

九个阿哥的嫡福晋从前到后依次是郎中顺岱之女戴佳氏,六佐领三泰之女纳喇氏,员外郎萨哈岱之女伊尔根觉罗氏,轻车都尉豪山之女巴雅拉氏,郎中雅尔布之女乌苏氏,布政使罗延泰之女完颜氏,头等侍卫都里玛之女瓜尔佳氏,副都统兆乃之女太楚鲁氏,将军富亮之女富察氏。

这些人名依次看下来足够让人眼花缭乱,更不用等二十一个阿哥娶妻时,那场景,足够震撼人心。

九位贵人见儿子迎娶世家贵女的目的不成,只得安慰自己,至少这比大阿哥和三阿哥的婚事好,万岁爷这般看重三位公主,她们只要让儿媳尽快生下孙女,必然能讨万岁爷欢心。

这些年,大阿哥夫妇和三阿哥夫妇各自生下一子,不知是不是注定没有女儿缘,熬了这么多年都不见有一个女儿出生,她们的儿子大可比谁先生下万岁爷的大孙女。

只要她们率先有了孙女,不愁万岁爷不会看重她们儿子。

于是每个刚娶妻的阿哥,一经成亲,就忙着生孩子。

他们之中没有格外敏的,皇阿玛一个月都不见得多看他们几次,不似弘时被皇阿玛精心培养,能经常被皇阿玛召见,他们想让皇阿玛眼里有他们,就得想尽办法抓住一切会。

承干宫,兰箐箐最先落座,其次是懋嫔和十一位贵人。

皇后坐在宝座上,身旁香薰燃起,见众妃到齐,皇后也就正式起选进宫之事。

皇上在潜邸多年不纳新人,登基为帝自然得选新人入宫。

每三年一次的大选还得在雍正三年时,不过那时主要给二十一位阿哥选嫡福晋。

因此今年的选必然会进不少新人。

十一位贵人是两人住一个宫殿,分别是一人住正殿,一人住后殿,即便是贵人身份,也勉勉强强算半个一宫之主了,因此皇后跟她们商量的正是新人的归属。

顾贵人等人都不情愿应下这事,她们还盼着儿子得宠,就有这么多新人要跟她们争宠了。

懋嫔一直盯着施施然坐着的李贵妃,兰箐箐注意到有人看她,擡头一笑,“懋嫔妹妹,怎么了?”

“没什么。”懋嫔收回目光。

李氏是蹭了她的光才成为贵妃的,不然以李氏上辈子的际遇,这辈子最多也就当个妃位,真是便宜李氏了。

懋嫔早就后悔了,若是当初她在生下大女儿后再跟李氏交换子嗣缘就好了,李氏的三个女儿比她那两个废掉的儿子好太多了。

李氏现在是贵妃,若是她能跟李氏联合起来,让李氏助弘时上位,到那时,她不是不能原谅李氏那些年对她的漠视,让李氏仍保留贵妃之位。

懋嫔越想越觉得这个想法可行,等李氏出去承干宫后,她急忙追上去,“李姐姐。”

“懋嫔妹妹这是怎么了,这么着急?”

兰箐箐摸不透她打的什么主意,不过懋嫔不怀好意是肯定的了。

“李姐姐,妹妹有一事想跟你好好商量。”懋嫔左右看了一眼,除了她们的奴才,四下无人。

兰箐箐笑了笑,“若是不能摆在明面上商量的事,懋嫔妹妹还是别跟本宫商量了,毕竟本宫记仇。”

懋嫔脸色微僵,捏紧帕子,目视李贵妃离去,李氏当真傲慢。

她闭了闭眼,不过是早年奚落过她,居然记到现在,也怪不得李氏这辈子只能当个贵妃了。

兰箐箐只觉得这些有子的宫妃都将别人当成傻子,仿佛自己有了儿子就能笃定她会为了她们的儿子付出一切,就为了新帝的孝顺,可是,新帝的孝顺算什么,靠人不如靠己,只要她身份足够高,自有皇子鞍前马后,那时就是她挑他们了。

尽管这挑不挑的不重要,但是懋嫔那笃定她会成为傻子的眼神让她着实不快。

不过没关系,有弘时这个儿子,接下来宋氏就倒霉了。

她特地留着弘时,就是想让宋氏体会到她争来的‘福报’。

雍正元年七月,选进宫的妃子有六个,分别是孟氏、程氏、徐氏、许氏、柏氏和平氏,都是汉军包衣旗妃子,初封封常在,没有意外,在成为妃子不到两个月都怀上身孕了。

于雍正二年分别诞下三十五阿哥、三十六阿哥、三十七阿哥、三十八阿哥、三十九阿哥和四十阿哥。

这一幕熟悉的场景让在产房外等着消息的帝后二人顿感不安,明明这回只有六个阿哥,不是九个或是十八个阿哥,他们该放心才对。

可事实证明,他们放心不了。

皇帝总不可能一辈子不踏进后宫,若是这些妃子每个都这么容易生养,每个怀孕了都会生下阿哥,放在宋朝皇室大概是皇帝们可望不可即的美事,放在从前少子的四爷身上,也一样是美事。

但问题是子嗣太多了,到头来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六位常在都封了贵人,抱着自己的孩子欢天喜地,她们没有争皇位的心思,平生能有一个出身皇室的孩子,日后便是什么都不做都能享受荣华富贵。

毕竟从包衣奴才转变成皇子阿哥的生母,就是她们这辈子能站到的最高处了。

懋嫔和十一个贵人知道这六位新人生下五个阿哥后,不约而同沉默了,往常生儿生女都往女人身上怀疑,但是这种情况真的无法不让人多想,像是万岁爷是不是这辈子注定只能生阿哥了。

雍正帝是个偶尔迷信的,或者,他明面上是极其相信祥瑞一的,成为帝王后,便光明正大找来钦天监的官员算天象历法,还隐藏身份悄悄找了民间大师。

那民间大师他子嗣缘本就兴旺,但之所以生下来的都是儿子,没有女儿,只能归功于一个缘故——

民间大师到这里时,还煞有其事问道:“老爷您爹是不是子嗣兴旺,您祖宗是不是都子嗣兴旺?”

胤禛半信半疑,“确实如此,我爹有三十多个儿子,我祖父只有八个儿子,不过他去得早,若是长命百岁,儿子不可能就八个。”

“那就对了。”大师惊觉,“老爷,您这不就是传承了您家族的福泽,您子嗣多多是件好事啊,您看您家大业大的,可不得有子嗣镇守着。”

“爷当然知道。”胤禛被这么质疑,脾气颇冲道:“可爷想要女儿,不想要儿子了,我祖父有六个女儿,我爹有二十个女儿,到了爷这里,就只有三个女儿,而且这三个女儿还是爷早年有的,现在爷已经有了整整四十个儿子,子嗣这般多,为何就没有一个女儿!难不成爷这辈子再也生不出女儿了?”

这是胤禛疑惑的,也是民间大师大为惊叹的,整整四十个儿子啊,这位老爷可真是家大业大,只是平日里他怎么没听过这么厉害的大人物,可恨他眼界短浅,接触不了这般大人物。

想到这,大师态度越发殷切了,“您这也不成问题啊,您看您和您爹、您祖宗,都是多子少女,到您这里,您有三个女儿也很正常——您该不会是您兄弟、伯父叔叔有的生的女儿多,那怎么能一概而论,您这可是族长。”

大师预测了他想的话,胤禛脾气暂时缓了缓,“依大师法,爷该怎么做?”

“老爷,您看看我这儿的符纸,您待我做法,必然将您子嗣缘逆转过来。”

大师自是胡八道,但他身上一股正气凌然的气势有模有样,胤禛半信半疑。

又在不同地方找来了有名的大师,一问,也是一样的法。

他姑且信了一半,毕竟他实在是想要女儿,这么多儿子看着头疼,姑且拿来试一试也好。

回宫后,钦天监算出了怀女儿的好日子,当然,钦天监也不敢得信誓旦旦,皇上这总是生儿子的运道太邪乎了,他们真不敢笃定万岁爷还能有公主。

要是始终没有,那万岁爷不得动怒,但要是连这生儿生女的事都不能算卦,在万岁爷眼中,他们岂不是没用的废物,尽管他们本来也不包揽这种事。

兰箐箐听皇上找来钦天监算命之事后,摇了摇头,“你皇阿玛就是念着女儿念痴迷了。”

她都不敢想象皇上这辈子有四十来个儿子,没有一个女儿该是什么模样,那大概就是看一眼儿子都不耐烦的样子吧,看两眼就得上脚踹了。

三公主嘻嘻笑道:“额娘,女儿去找皇阿玛时,正好看到皇阿玛御案上满是符纸。”

“万岁爷真这么做了?”兰箐箐着实不敢相信皇帝为了要女儿还特地去算命了。

“女儿还能骗您吗?”三公主晃悠着她的胳膊,兰箐箐笑道,“好了,你回去吧,过些日子就得成亲了,不得好好准备。”

三公主撒娇,“可女儿更想陪着额娘。”

三公主倒不觉得那未来额驸有什么值得她重视的地方,大姐二姐都过得不错,除了夫妻感情好,也跟她们是大清的固伦公主有关系。

她看过她那额驸了,长相英俊,身板也不错,估计能给她生出一个模样不错的孩子,这样就够了,毕竟大姐姐和二姐姐都只有一个孩子,她看着心痒痒的。

不过听生孩子很难熬,她要生就生一个,给她孩子最好的,至于她生下一个女儿后额驸会怎么想,就随他,她都没法给额娘留下一个孙子,还理会额驸家有没有儿子孙子?

反正在皇阿玛活着时,额驸绝不敢动纳妾的心思,皇阿玛驾崩后?三公主并不想这么遥远的事,只要保证自己现在是快乐的就好。

换句话,前半生她快乐,额驸难受,后半生她寻常过日子,额驸快乐,好似没什么不对,还挺公平公正的。

兰箐箐拍了拍女儿后背,纵容她缠着自己。

夏荷端来钩藤白术饮。

白术和水火煎煮一刻钟,依次加入钩藤、地龙,最后加入糖调味,变成了一锅褐色的汤水,主要功效是防止四肢麻木或是抽筋。

兰箐箐入了宫就没法正常下厨了,总不能在景仁宫安排一个厨房,这动刀动铲的,谁敢放任她这么来,只能吩咐夏荷去盯着御膳房厨子煮这锅汤。

“你总是练武,喝了它再去锻炼身体。”

“知道了,额娘。”三公主扮了个鬼脸,笑嘻嘻一口饮完这碗钩藤白术饮,又缠着额娘长道短。

雍正过来时就看到了母女亲昵的一幕,不免有些酸溜溜,“知溪长大了啊,都不似从前亲近皇阿玛了。”

三公主可不担不孝名声,她立马过来揽住皇阿玛胳膊,“皇阿玛,女儿好想您,而且女儿哪有不亲近您,女儿可想您了,就是您老是忙着,女儿见不到您不要紧,您别累坏身子才好,女儿给您揉揉肩膀。”

三公主立马将皇阿玛摁在椅子上,一双不住敲打,“皇阿玛,您舒不舒服?这儿累不累,额娘给您煮了钩藤白术饮,女儿尝过味道了,刚刚好,不甜!保准适合您口味,最是适合您一天批改奏折过后发麻的情况。”

女儿真是时刻不忘给她找会。

既然女儿有这份心,兰箐箐自然不会扫兴,她亲自舀了一碗钩藤白术饮递给万岁爷,“万岁爷,您喝吧,您得多看重您身子,怎好让女儿担心,她们都是最孝顺的孩子。”

雍正抿平的嘴角一下子翘起,故作矜持,“朕知道了。你们母女俩方才在什么?”

当爹的可不乐意自己被贵妃和女儿一起忽视。

三公主信誓旦旦道:“女儿在想皇阿玛什么时候给女儿添几个妹妹,总是弟弟,女儿期待好久了也不见有妹妹出生。”

三公主这话顿时将帝王高兴的心情打击得黯淡无色,“日后兴许会有吧。”

“皇阿玛,女儿觉得可不公平了,大姐姐有两个妹妹,二姐姐也有妹妹,就是到了我这儿,我一个妹妹都没有。”

她深深地叹了口气,也不捶背了,坐在皇阿玛旁边,也是不解,皇阿玛怎么生下来的都是阿哥,没有一个公主,要是再有个妹妹也好啊。

她虽然盼着皇阿玛儿子多多,但也不意味着一个女儿都没有啊。

等她出嫁后,虽然还能自由进出皇宫,但出嫁前和出嫁后是两回事,她总不能真将皇宫当家吧,会有人额娘的。

就比如现在,大姐姐和二姐姐都不在,难道是她们不想在宫里住吗?那肯定不是,还有公主府的事等她们处置。

她还想着皇阿玛要是还能生女儿,就求皇阿玛让额娘抱养妹妹,有妹妹在,额娘以后必然恩宠不断,谁叫皇阿玛实在疼宠女儿。

再不济知溪已经想到更深一层了,要是皇阿玛始终生不了女儿,皇阿玛应该会抱养宗室女儿抚蒙吧。

到那时,堂妹也是妹啊。

三公主都这般失落了,雍正帝心情不比女儿好多少,而且经女儿一,他更郁闷了,女儿这语气,好似就笃定了他再也不可能生出女儿。

不管是为了圆女儿的妹妹念想,还是不想让自己往后余生一旦临幸妃子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儿子出生,胤禛下定决心,往后只能生女儿。

都生女儿,哪怕是几十个女儿也好,总比四十个儿子好!

儿子看多了真的挺招人烦的。

可以帝王的决心一旦坚决贯彻到底,谁都无法动摇。

兰箐箐过去帮皇后打理宫务时,皇后满脸八卦要跟她分享,一起就是万岁爷特地去查了哪个家族容易生女儿,生儿子多的不要,就只要生女儿多的。

“本宫头一次见万岁爷为了生女儿这般认真。”

兰箐箐嘴角抽搐,别的不,皇后娘娘您这般幸灾乐祸真的好吗,笑容都浮在脸上了,克制一下啊。

兰箐箐咳了一声,“这样也好,想来妾身又能多几个女儿了。”

皇后挑眉,“本宫觉得现在就挺好的。”

她的弘晖夭亡了,皇位注定不属于她的儿子,但她也不乐意看到其他妃子的儿子这么轻易就接皇位,有妃子借此一飞冲天,成为圣母皇太后。

若是非得从妃子从挑一个人,那就贵妃好了。

她只能接受日后她和贵妃和万岁爷合葬,早知有今日,她当初防着贵妃干什么,让贵妃在那时怀上一个阿哥多好,可惜了。

“若是万岁爷再有几个公主,本宫就要到承干宫和景仁宫,咱们换着养。”

贵妃的女儿本就跟她一起混着养,宫里多出的公主按道理来,也得归她和贵妃养。

兰箐箐心道,万岁爷和皇后娘娘的心愿都得落空了,系统出品,必为正品。

但是同皇后娘娘一样,她也想看万岁爷为了生女儿到底有多努力!

绝不是为了看万岁爷笑话!

雍正二年三月,万岁爷最的女儿固伦怀惠公主出嫁,据当日万岁爷难得叹气,看三女婿哪哪不顺眼,偏生三女婿苦苦熬了这么多年总算能迎娶自己的心上人,别提多开心了,笑得跟个傻子似的。

这让当岳父的皇帝看着越发不顺眼了,当年他怎么给知溪选了这么个看起来不着调的丈夫。

思来想去想不通,雍正帝干脆不想了,今天是女儿的大好日子,他作为皇阿玛可不能扫兴,勉勉强强看着女儿出嫁,皇帝当晚就过来找贵妃回忆往事了。

兰箐箐笑了笑,“万岁爷别想往事了,三日后就能看到知溪带着攸宁、子莹进宫了,又不是嫁女了就没有女儿了。”

她起身给帝王按揉着太阳e,皇帝闭眼假寐,半响后拍了拍她背,“箐箐,累了吧。”

“妾身不累。”兰箐箐顺着他意放下。

夜已深,是时候安置了。

雍正记得她容易冷,耐心将她捂热了才放下来,盖好被褥。

旦日一早,就有消息传到皇帝御案上了,一下朝便看到了。

皇帝十成十的耐心,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万岁爷又在勤勤恳恳批改奏折,但实际上,皇帝想着各式各样的风水命格,就是为了日后不再生养儿子。

再来个女儿多好。



相关小说推荐

九霄凌仙诀

九霄凌仙诀

作家啊三 / 文

当戈壁的砂砾掩埋不住时空法则的锋芒,秦逸踏入了一场颠覆修仙界认知的命运征途。在“时空法则之眼”中窥见宇宙真谛的他,手持五彩长剑,以凡人之躯搅动仙魔风云。从神秘莫测的光阴墟到险象环生的时空乱流之渊,每一步都暗藏杀机——能逆转岁月的老者、操控时空乱流的远古凶兽,还有觊觎法则之力的各方势力,如跗骨之疽般穷追不舍。?秦逸在...

其他 80万字 1天前

神明化尘

神明化尘

毒不毒谁知道呢 / 文

简介:关于神明化尘:在神明陨落的时代,世界存在两种超凡力量:传统超凡者与“灵魂遗蜕”持有者。遗蜕是逝者执念所化的奇物,赋予力量却也限制上限,需融合更多遗蜕变强。主角叶络,继承母亲遗留的“指南针”以探测遗蜕,精通网络技术,是“技术流超凡者”。为向残忍制造遗蜕的“图鉴组织”复仇,他融合多种遗蜕(如空间、暗影、易容),在都市中潜行,对抗图鉴组织,破坏其阴谋。他不仅要躲避图鉴组织的追杀,还需提防官方“治

都市 100万字 1天前

龙族:我路明非不做衰仔了

龙族:我路明非不做衰仔了

潇湘溪泽 / 文

简介:关于龙族:我路明非不做衰仔了:登上王座的路明非,重回入学当日,这一次他要带领所有人走向不一样的结局。重来一次的路明非,并没有理会耳边的喧闹声,只听路明非忽吟道:早岁寄身叔婶间,忽乘高铁啸云间。孤魂绕膝衰作甲,几度轮回独行舟。千番死局铸铁骨,四度典命淬寒刀。今朝振翼撕长夜,炼人炼龙亦炼天!……单女主,路绘,楚夏,凯诺。本作为龙族同人文,作者文笔稚嫩请读者大大海涵,每日至少双更,每更至少150

其他 7万字 1天前

小师妹的土味情话让师兄们破防了

小师妹的土味情话让师兄们破防了

抓住星星 / 文

(无cp)网瘾少女许雾在熬了三天二夜后,不出意外的出了意外,猝死了。谁知道一睁眼居然穿书了,还穿成了女主的对组照。女主修无情道,原主花痴女。女主被修仙界众多天之骄子或明恋或暗恋,原主将修仙界那些天之骄子全部骚扰了一遍。女主被全宗门崇拜喜欢,原主被全宗门讨厌鄙视着。刚刚进入宗门的许雾:还好还好,剧情还未开始,她还有救。土味情话系统淳淳善诱道:“亲,想要变强吗?只要完成任务就可以变强哦~”知道系统任

其他 28万字 1天前

娱乐:惹不起,他身后有座山

娱乐:惹不起,他身后有座山

飞翔的懵懵猪 / 文

简介:关于娱乐:惹不起,他身后有座山:小透明主播南泽,意外惨遭雷击,估计是某位倒霉蛋穿越失败,将记忆留给南泽,通过一首戏腔歌曲拜师大佬。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又大佬护体,娱乐圈还不是横着走。黑幕?不存在。打压?不可能。于是南泽成为娱乐圈一条打不死的鲶鱼,

都市 42万字 1天前

原来我是令贵妃(清穿)

原来我是令贵妃(清穿)

铁剑娘子 / 文

文案:预收文《丧丧的也很可爱啊[基建]》,文案在最下方,欢迎收藏~——————本文文案:去马尔代夫旅游的路上,飞机失事了,J市小富婆魏敏眼睛一闭一睁,穿到了清朝乾隆三年,成了一名刚过小选的宫女。后宫的日子真不是人过的,要洗衣服干粗活,要卑躬屈膝伺候人,还要挨骂挨打罚跪,生活在最底层,日子只比那些没品级的太监好一丢丢。魏敏步步为营,勾搭上乾隆,从卑贱的宫女摇身一变成为尊贵的宫妃。乾隆赐她封号‘令’

其他 67万字 1天前

本页面更新于
回到顶部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