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璃光倾国:清宫科技女皇传》转载请注明来源:晨曦小说(www.chenxixsw.com)
扬州瘦西湖畔的听涛阁一改往日的盐商聚会喧嚣,檐角悬挂的青铜算盘风铃在风中叮咚作响,与远处蒸汽织的轰鸣形成奇妙和鸣。汪兆铭捏着景德镇送来的玻璃样品,透明茶盏中倒映着他眉间的川字纹——作为前汪家盐号的继承人,他刚从苏州回来,目睹了卫琳琅主持的丝绸工厂如何用蒸汽动力让绸缎产量激增三成。
"东家,卫主事派人送来了新兴产业招股章程。"账房先生老周捧着烫金文书,封面上的北斗纹火漆印还带着温热,"这次是玻璃工坊,是用西洋窑炉烧制,能透见人影的那种。"
汪兆铭的指划过章程里的"官督商办,三七分利"条款,忽然想起三年前抄家时,听涛阁地窖里那三十万两充公的银票。他望向湖面上漂浮的玻璃灯盏,烛火在透明罩子里稳定燃烧,不像从前的油纸灯遇风即灭。"去把扬州十二家盐商的帖子发出去,"他忽然扯了扯领口的算筹纹缎带,"就听涛阁要开转型茶会。"
五日后的茶会,十二名盐商代表围坐在听涛阁的楠木圆桌旁,面前摆放着天工院特制的玻璃茶碗。卫琳琅身着月白商官服,袖摆绣着运河与齿轮交织的纹样,指尖轻点着水晶沙盘:"诸位请看,这是长江沿岸的玻璃工坊选址。"她用算筹在沙盘上划出三条红线,"南京的紫金山有石英矿,镇江的运河段可通漕运,扬州的工匠能改良琉璃工艺。"
盐商之首陈继祖敲了敲茶碗,清脆的响声中带着质疑:"卫主事,我们卖盐卖了三代人,如今要去烧玻璃?窑炉火候把控比盐灶难十倍!"他的目光扫过汪兆铭,"何况当年汪家"
"当年汪家错在勾结外敌,"汪兆铭突然开口,从袖中取出苏州带回的蒸汽织图纸,"但如今的玻璃工坊,有天工院的技师驻厂指导。"他指向图纸角落的苗文标注,"贵州的阿朵主事送来配方,用苗疆的石英砂混合苏州的纯碱,能让玻璃透光率提升两成。"
卫琳琅适时展开盐商转型扶持政策:"凡转型的盐商,可优先获得皇家银行的低息贷款,子女能进入商学馆学习。"她忽然望向窗外,瘦西湖的画舫上,乐户们正在表演新编的盐商新唱,"更重要的是,玻璃制品已纳入万国通商名录,波斯商人愿用战马换我们的玻璃镜。"
真正的转在夏至。汪兆铭带着陈继祖等人走进天工院的玻璃实验室,陈墨竹正在调试高温窑炉。耐火砖垒砌的炉体上,用朱砂绘着八卦降温图,与西洋的温度计相映成趣。"温度控制分十二时辰,"陈墨竹用算筹拨弄着齿轮阀门,"子时开巽位,午时调离宫,比你们的盐灶火侯更精准。"
当第一块透明玻璃从窑炉中取出,阳光穿过玻璃在青砖上投下七彩光斑。陈继祖忽然想起去年在广州见过的洋商货船,船舱里的玻璃器皿售价是同体积瓷器的五倍。他摸着玻璃边缘的磨砂北斗纹标记,忽然低声对汪兆铭:"兆铭,咱们的盐引如今只能赚辛苦钱,这玻璃"
八月中秋,扬州玻璃工坊的奠基仪式上,汪兆铭亲埋下第一块刻有盐商与女官联名的基石。卫琳琅带来的贺礼是一套蒸汽抽水模型,底座刻着"盐卤化晶,琉璃成器"八字。当工人们将从盐场淘汰的晒盐铁锅改造成熔炉内胆,围观的百姓忽然发现,那些曾被视为"盐商标志"的铁锅,此刻正焕发新的光彩。
真正的挑战在技术磨合。玻璃工坊的窑炉首次点火便遇难题:西洋图纸上的耐火材料在江南潮湿气候中开裂。汪兆铭心急如焚时,卫琳琅带着苗疆匠人赶到,用糯米浆混合石灰的古法工艺修补炉体,竟比西洋的石棉更耐高温。"当年我们熬制苗药,用的就是这种耐火灶。"阿莎的银饰在炉火中闪烁,"火与土的学问,中西方终究是相通的。"
冬至前夜,首批玻璃镜运往广州。汪兆铭特意在镜面边缘蚀刻了瘦西湖的五亭桥图案,背面用鎏金刻着"扬州造"三字。当这些镜子出现在十三行的商馆,英国商人威廉?史密斯的眼睛亮了:"比威尼斯的镜子更清晰,图案还带着东方韵味。"他当场签下五千面的订单,付款方式竟是用最新的珍妮纺纱图纸交换。
盐商转型的蝴蝶效应迅速扩散。陈继祖在镇江开设的丝绸工厂,引进苏州女织工改良提花程序,将波斯纹样与苏绣结合,制成的"中西合璧缎"成为奥斯曼帝国的宫廷专供。他还效仿玻璃工坊,在织上镌刻盐商的算盘纹与女官的算筹纹,寓意"算筹拨响商路通"。
最让林璃欣慰的是盐商的观念转变。当汪兆铭主动提出在玻璃工坊设立女子学徒班,卫琳琅在招生简章上看到他亲添加的批注:"昔时盐场不许女子踏足,今日炉前可见巾帼。"首批二十名女学徒中,有曾在盐灶旁打杂的灶户之女,如今却能精准调配玻璃着色剂。
深冬的紫禁城,雍正帝看着盐商转型成效表,在"扬州玻璃工坊纳税超原盐场五成"处画了双圈。"宁嘉,"帝王忽然笑道,"这些盐商从前怕你怕得要死,如今却跟着你赚得盆满钵满。"林璃叩首道:"陛下,商人趋利,但若让他们看见利在长远,自然会跟着算筹走。"
立春时分,汪兆铭收到伦敦寄来的信函,随信附着泰晤士报的报道:"东方盐商变身玻璃大王,让威尼斯匠人惊呼魔法。"他摸着信纸上的英文译名"mrgwng",忽然想起在听涛阁转型茶会上,卫琳琅过的话:"盐商的算盘,不该只算盐引数目,更要算天下商路。"
当第一列载着玻璃制品的火车驶向京城,车头的北斗纹与盐商的算盘纹交相辉映。汪兆铭站在扬州码头,看着自己投资的蒸汽货船鸣笛起航,船身漆着新设计的商标:左边是传统的盐铲,右边是旋转的玻璃吹管,中间用算筹连成纽带。他知道,自己不再是人人喊打的盐商,而是新政的"转型先锋"。
天工院展览厅内,鎏金宫灯将汪兆铭的玻璃镜照得光华流转,十二面菱花镜错落悬挂,映出陈继祖进贡的云锦被面,金线绣就的缠枝莲纹在镜面中无限延展。檀木展架上,烫金封面的盐商转型记静静陈列,卫琳琅用簪花楷题写的序言泛着墨香:"盐商的转型,不是背叛祖宗的盐业,而是带着盐场的智慧,在更广阔的商海里熬制新的辉煌。"那些记载着盐引制度变革、股份制试行的竹简残片,与新式账簿、玻璃样品并置,无声诉着商道更迭。
黔东南的晨雾中,阿莎的弟子们正将苗药装入特制的扬州玻璃瓶。瓶身镌刻的北斗纹与苗绣图腾交相辉映,琥珀色的药液在晨光中折射出神秘光晕。老苗医颤抖着抚摸瓶身凸起的星芒纹路,恍惚间看见阿莎在吊脚楼前训诫弟子:"玻璃瓶能装苗药,也能装天下的生意经。"数月后,这批印着北斗标识的药瓶出现在南洋槟城码头,荷兰商人举着放大镜研究瓶底的"扬州天工坊监制"篆印,最终以十倍于药材的价格抢购一空。
京城工商大会的汉白玉阶梯上,汪兆铭踏着晨霜而来。他的缎面官服上,金线绣制的玻璃熔炉栩栩如生,风箱处暗藏关,走动时竟有金属碰撞的轻响。当他展开盐商新论时,台下二十四个州府的商人代表屏息凝神。"从前我们守着盐田,以为那是金山银山;如今才明白,算筹能算出盐的分量,也能算出天下的分量。"话音未落,陈继祖已在偏厅与西域商人签订丝绸商队协议,羊皮纸上的回鹘文与汉字并列;卫琳琅则将股份制章程递给英国使团,泛黄的宣纸与烫金的契约文书在西洋座钟的滴答声中完成文明对话。
散会后,汪兆铭独自登上天工院观星台。远处蒸汽车喷吐的白雾与天际流云相接,恍惚间化作幼年记忆里盐场蒸腾的热气。父亲临终前紧攥的盐引在月光下泛着冷光,那句"汪家的盐引,要传给能算天下的人"此刻终于有了答案。他抚摸着腰间新制的玻璃算盘,算珠碰撞声惊飞檐下夜枭,惊破千年商道的桎梏——所谓"算天下",原是要让盐商的智慧,像玻璃一样透明,像蒸汽一样充满动力,在时代的浪潮中破茧成蝶。
文案:预收文《丧丧的也很可爱啊[基建]》,文案在最下方,欢迎收藏~——————本文文案:去马尔代夫旅游的路上,飞机失事了,J市小富婆魏敏眼睛一闭一睁,穿到了清朝乾隆三年,成了一名刚过小选的宫女。后宫的日子真不是人过的,要洗衣服干粗活,要卑躬屈膝伺候人,还要挨骂挨打罚跪,生活在最底层,日子只比那些没品级的太监好一丢丢。魏敏步步为营,勾搭上乾隆,从卑贱的宫女摇身一变成为尊贵的宫妃。乾隆赐她封号‘令’
其他 67万字 1天前
简介:关于娱乐:惹不起,他身后有座山:小透明主播南泽,意外惨遭雷击,估计是某位倒霉蛋穿越失败,将记忆留给南泽,通过一首戏腔歌曲拜师大佬。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又大佬护体,娱乐圈还不是横着走。黑幕?不存在。打压?不可能。于是南泽成为娱乐圈一条打不死的鲶鱼,
都市 42万字 1天前
(无cp)网瘾少女许雾在熬了三天二夜后,不出意外的出了意外,猝死了。谁知道一睁眼居然穿书了,还穿成了女主的对组照。女主修无情道,原主花痴女。女主被修仙界众多天之骄子或明恋或暗恋,原主将修仙界那些天之骄子全部骚扰了一遍。女主被全宗门崇拜喜欢,原主被全宗门讨厌鄙视着。刚刚进入宗门的许雾:还好还好,剧情还未开始,她还有救。土味情话系统淳淳善诱道:“亲,想要变强吗?只要完成任务就可以变强哦~”知道系统任
其他 28万字 1天前
文案:晚上零点更新任务者快穿小说世界【世界一:齐妃李氏×雍正帝】【世界二:慧妃博尔济吉特氏×康熙帝】【世界三:恪妃石氏×顺治帝】【世界四:郭贵人郭络罗氏×雍正帝】【世界五:恕妃完颜氏×嘉庆帝】【世界六:白贵人柏氏×乾隆帝长子永璜】【世界七:安嫔李氏×康熙帝】【世界八:海贵人珂里叶特氏×雍正帝】……ps:清宫宫妃小说世界,目录里面的小标题是女主穿越的小世界的书名。《皇后千千岁》类似世界观女主不是好
其他 70万字 1天前
当戈壁的砂砾掩埋不住时空法则的锋芒,秦逸踏入了一场颠覆修仙界认知的命运征途。在“时空法则之眼”中窥见宇宙真谛的他,手持五彩长剑,以凡人之躯搅动仙魔风云。从神秘莫测的光阴墟到险象环生的时空乱流之渊,每一步都暗藏杀机——能逆转岁月的老者、操控时空乱流的远古凶兽,还有觊觎法则之力的各方势力,如跗骨之疽般穷追不舍。?秦逸在...
其他 80万字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