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转载请注明来源:晨曦小说(www.chenxixsw.com)
还不算那些厂之间运水泥的成本,还有修桥劈山这些额外开销。
这么远的距离,就是派工匠去勘测,也不是一年半载能弄好的,至少三五年吧。”
朱高炽自然不是糊涂人,只是心中焦虑,毕竟若真有一条应天至顺天的水泥路,对他这种反对迁都的人来,确实是大好事。
他反对迁都,正是因为迁都后顺天全依赖南方供给,长距离的物资输送必然损耗巨大,那笔开支实在不。
而有了水泥路,这种损耗就能减半。
即便仍有损耗,也比没路之前强得多。
所以听到孙子提到修路花费这么多时,心里也犯起了嘀咕。
毕竟修路是为了省事省钱,要是花太多钱,这路修得值不值得就有疑问了。
朱瞻基见父亲有些泄气,不想让他完全打消念头,便笑了笑,话锋一转道:“虽然后期投入确实多,但路一旦修好,将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比如对南北的商人们,货物往来肯定会更便捷。”
“商人们?”
朱高炽听后皱了皱眉。
他不反感商业,甚至还很支持朱瞻基搞些与商业相关的事。
但一到商人,他还是忍不住皱眉。
这和商人身份高低、阶层排序无关。
他从在太祖身边长大,听得太多商人奸猾之事,从不信任商人,更别帮他们便利行商了。
对他而言,不打压已是宽容,怎会特意为商人提供方便?
朱瞻基深知父亲的脾性,于是压低嗓音道:
“祖父,如今的大明已非太祖时的大明,那时我们与张士诚相争,与陈友谅对峙,还得提防流窜海外的方国珍。
那时我们需要钱粮,而富商巨贾坐拥资财,我们匮乏资源,便不得不与之争斗掠夺。
可今时不同往日。”
朱瞻基语调低微,旁人听不清他的话。
众人见太子与皇太孙低声密谈,虽心生疑惑,却也知趣地退开几步。
朱瞻基见状,续道:
“如今的大明虽看似强盛,实则百业待兴。
在这种情况下,商人的作用便显得尤为重要。”
听罢此言,朱高炽眉头微蹙:“自古商人唯利是图,见利而弃大义,何来价值之?”
“祖父难道想将所有人都一概而论吗?”
朱瞻基翻了个白眼,心中虽认同祖父的法,但也不得不承认,商人群体中确有贤者。
朱高炽听罢,冷笑道:“若将商人都聚在一起,挨个儿除掉,总不会出错吧。”
朱瞻基:“”
这话听着没错啊!
“若是这般讲,我也没法反驳。”
朱瞻基撇了撇嘴,稍作停顿,道:
“不过有一事,您须得明白。
倘若没有商人,对百姓或对朝廷而言,将会是怎样的局面?”
“农民一年辛苦耕种的粮食,若无人收购,也无法换得所需物资,最终只能囤积家中,直至霉烂。”
“至于猎户和其他人,他们捕获的猎物,也只能自食其力,剩余部分必然浪费。”
“这只是对普通百姓而言,对官府及朝廷的影响更为深远。
官员家中不乏田产千顷者,也有靠微薄俸禄勉强度日之人。
无论贫富,前者需卖粮,后者需购粮,这中间都需要商人从中协调。”
“再朝廷自身,‘开中法’若无盐引为酬,前线所需的粮草如何能迅速运抵?”
“这”
朱高炽一时语塞。
虽然商人每次交易都在谋取利益,但不可否认,如今的世道已经离不开他们了。
他沉吟片刻,开口道:
“即便如此,商贾如何能与大明的繁荣挂钩?商贾所得,皆为黎民膏脂,他们愈富,岂非意味着掠夺百姓愈甚?”
“此言虽对,可你是否曾思虑,商贾在其中承当了多少本应由黎民承受的风险?”
朱瞻基摇头道:“农夫耕种出粮食,商贾购入后再售于他人,其间纵使价格高昂,却未曾论及运输耗费,单是粮价波动,已令商贾面临极大危难。
若高价购入后粮价骤跌,其亏损岂非正是代百姓消弭了风险?”
“这”
朱高炽虽非愚钝之人,甚至多有智谋,却仍受传统观念束缚。
听罢朱瞻基之言,恍然有所悟,但内心深处却本能地觉其理悖俗常。
朱瞻基见朱高炽反应,知其父虽表面糊涂,实则已然心明。
只是长久根深的思想,难以瞬间接受新。
对此,朱瞻基早已满足。
有些道理一旦埋下伏笔,只需时日培养,终会开花结果。
于是朱瞻基见时成熟,便低声续道:
“所以,我们需依赖商贾,而大明之兴盛亦仰仗他们。
一方面可带动百姓增收,另一方面也可容许百姓涉足商业,例如饲养家禽牲畜,或种植更有价值的作物,收获之后直接出售给商贾,而非一味耕作稻谷!”
“毕竟即使丰收,百姓所得依旧有限,逢歉收年份,生活依旧艰难。”
“唯有拓展粮食以外的收入,百姓方能脱离单纯靠天维生的困境,获取更多收益。
即便遭遇天灾,也有其他收入支持度日。
况且这些行业比种粮获利更快,更易让百姓富足,中有闲钱,自然生活更好。”
“如此一来,岂非人人都逐利而行?”
“若种别的高值作物或养牲口利润更大,谁还愿种粮?”
“自然没人!”
朱瞻基摇头道:“虽逐利乃人之常情,但避险亦是啊。”
“养牲口也好,种别的高值作物也罢,都得因地制宜。
违背这道理,必无益处。”
“比如南方的好田地,种占城稻一年可收两次甚至三次,稳产,百姓因之富裕。
可若改种北方的高值作物,风险就大了些!”
“没十足把握,谁敢冒险?还是会选择稳妥的水稻。
再,有些地天生就只适合种粮,总不能因种不了别的就荒着吧?”
“退一步,要是人人都不种粮,粮价岂不飞涨?那时必有人眼见商。”
占城稻是郑和从海外带回的,如今南方已广泛种植,朱高炽对此很熟悉。
听朱瞻基这么讲,他也陷入思索。
不可否认,朱瞻基所,无论怎么看,都有几分道理。
“这类事朝廷该管。
粮少,提价便能吸引更多人种粮;别的多,价格自降。
当然,为防奸商哄抬物价,朝廷不仅要管控价格,还得立法约束。
给商方便,商就得守规矩,不守规矩的,留他何用?”
“给商立规矩?”
朱高炽点头,对大明商律颇为清楚,连商衣都有规定,所以他不觉新奇。
不过他仍犹豫地问:“虽如此,这路怎么修?你的事确利于南来北往的商客,但花费庞大,户部怕是不会答应。”
“毕竟你祖父如今还在北伐,不知何时方能结束,钱粮之事倒还好解决,户部并不短缺。
但若要修筑这般规模的水泥路,少也需耗时数载,期间招募民夫,每日所需粮草便是不一笔开销。
户部为筹备此次北伐军饷,已将粮价上调不少,再加修路之事,夏原吉怕是不会答应,且粮价高涨,对百姓而言亦非好事。”
朱高炽仍有些犹豫,应天至顺天的水泥路虽是他提议的。
可听朱瞻基这么一,他也意识到此事并非易事。
耗费钱财倒还在其次。
户部虽不算贫乏,修这条路的资金确是不成问题。
然而钱粮虽足,有时有钱也未必能顺利支出,尤其涉及关乎民生的粮食。
若修路时间拖得太久,每日征调民夫,消耗的粮草数额庞大。
加上北伐所需,朝廷大量购粮,结果必如朱瞻基所言,粮价飞涨。
如此一来,有余粮的还好,无粮的百姓就惨了。
这也是朱高炽犹豫的关键。
尽管修路好处多多,但若累及百姓,他断不会做。
“这事儿好办!”
朱瞻基笑着问:“你知道大明第一建筑公司吧?”
朱高炽点头:“你是你在户部增设的那个?”
见朱瞻基点头,他又看了眼不远处的周忱,道:
“你这事儿办得挺不错,这建筑公司名字虽怪,却确实使很多事情更清晰明了,比如拨款,再没以前那种推诿扯皮的情况。”
“那是自然!”
朱瞻基扬起下巴,颇为得意。
他煞费苦心给工部弄了个建筑公司,无利可图的事儿他是不会做的。
不过朱高炽仅知表面,若让他那糊涂爹知道了,这条成本不过三百两银子的水泥路,在户部净赚两千多两,接近十倍利润,其中一半归他这个投资人,估计下巴都要惊掉。
此时建筑公司刚成立不久,未来随着规模扩大,收益自然会迅速增加。
不过朱瞻基没打算向他父亲解释这些,毕竟这些钱到底不过是户部的钱,在他们家里看来,就像左口袋的钱挪到了右口袋一样。
得意一番后,朱瞻基也没忘初衷,道:“我的意思是让建筑公司参与进来。
以后修水泥路时,只需交由建筑公司处理即可。
他们会先对路线进行测量和规划,再找些商人,按不同路段划分工程,支付商人相应报酬让他们负责修建。”
“让商人来修?”
朱高炽满脸疑惑,还以为儿子提建筑公司是因为它有修路的能力。
但听让商人修路,他下意识皱眉,不解地问:“为何要商人来修?要是出了问题怎么办?”
“出了问题,自然是修建该路段的商人负责。”
朱瞻基毫不犹豫地答道:“就像建筑公司一样,他们修的路得经过工部验收,只有合格的路才能拿到尾款,不合格的话,户部不会给尾款,建筑公司就得重修。”
“这样行得通吗?”
朱高炽忍不住问。
“当然行得通!”
朱瞻基肯定地,“商人逐利,有利可图的事他们都会去做,修路同样有利可图。
这样一来,朝廷不必辛苦筹备粮草,商人自会寻找廉价粮食招募民夫,也不会因大规模建设引发民怨。”
“而且我们修路不是免费的,建成后可以设卡收费。
例如运输货物需按重量收过路费,马车通行也定个收费标准。
不用几年,修路的成本就能收回。”
“甚至我们可以与商人协商,将收费权按期限折抵修路费用转让给他们,朝廷无需花一分钱就能得到一条水泥路。”
简介:关于提前登陆神话世界,举国助我修魔:千亿富豪突然变卖资产,圈内震动。只因苏北激活了提前登陆神话世界的资格,为了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并且应对即将到来现实世界的凶兽。苏北背靠国家,以举国之力让他在神话世界氪服困难。同时,苏北也带领着整个大夏修炼魔功,让他们一同对抗即将到来的凶兽。一年后大夏大街小巷,上至八十岁老太,下至刚刚满月的婴儿,全身上下都散发着阵阵黑气。当其他国家还在因为凶兽苟延残喘时,
都市 41万字 1个月前
简介:关于我在深山打猎遇到的那些邪乎事:我叫林三七,在我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里,还是充满怅然夹杂着慌乱。坟包里能发出,像是人呜咽声的毒蜂子、蟒头狼身专门,吃小孩手指头的长鬼子、还有能瞬间把人吸干,随后嘎嘎笑的血草巴子、......但是很多年以后,我明白:老林子里最可怕的,不是毒蜂子、熊瞎子、长鬼子,血草把子。而是人心。
其他 59万字 1个月前
穿越成为赵王嫡次子朱瞻塙,靠着先知先觉,势必要帮便宜老爹夺得皇位。明面憨厚背地老谋深算的大胖,桀骜不驯仗着朱棣偏宠的皇太孙,自认为聪明一世的汉王瓦罐鸡。不好意思,你们的台词我都知道,你们的图谋我都一清二楚。大胖:小侄子,放我回南京吧,大伯绝对老老实实在家看书。朱瞻塙:太子爷,你觉得我信吗?瓦罐鸡:小侄子,给我一万兵,我保证去就藩。朱瞻塙:二伯,给你十万兵,敢不敢把倭寇杀干净了?铜豌豆:儿啊,爹也
其他 70万字 1个月前
简介:关于乱纪元混沌之局:天火降临,噩梦开始。乱世纷争,谁勇谁怂。黎明的曙光,风中的黑白,孤城的铠甲,狂沙的棋子……多少纷争忧愁,好似多少遗憾。孤独的帝王梦,亡于仇人的伪装;杀戮的永生梦,终于阳光的焚烧;膨胀的权利梦,成为提线的傀儡……世界不是黑白,是无尽的五彩,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刀光剑影,五行太极,纵横捭阖,琴棋书画。至高无上,无非一场梦罢了……
其他 73万字 7天前
圣洁的羽翼沾染着年轻女巫的鲜血,贪婪的魔鬼在酒吧和舞池中蛊惑着不坚定的灵魂。最深邃的海沟中伫立着失落的亚特兰蒂斯,数个世纪前建立的秘密结社正在试图复活古老的魔法之王,月球的阴暗面驻扎着来自星海的战争前哨。就在宇宙即将陷入崩溃的前夕,神秘莫测的异常控制局悄然浮出水面,这时他们才意识到……控制局一直都在使用记忆删除掩盖自己的行踪,并在暗中监视着世界。而那些察觉到控制局存在,并尝试反抗他们的种
其他 70万字 1个月前
【果断不圣母+全家不洗白+一爽到底】在孤儿院长大的李源,被父母找到接回了家。他无比珍惜这失而复得的亲情,小心翼翼讨好着所有人,努力把一切都做到最好,只为融入这个家。可换来的却是父母的冷漠和绝情,姐姐们的污蔑和排斥,一次次刻骨铭心的伤害,让李源终于彻底醒悟!这一次,他绝不留情!
都市 49万字 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