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山河》转载请注明来源:晨曦小说(www.chenxixsw.com)
同城外的紧张气氛不一样,镇南关内完全是别样的风景。
在战斗经验丰富的虞军官兵眼中,安南人发起的佯攻,纯粹就是一场儿戏。
长期和敌军对峙,枯燥乏味的生活,都快让他们闲出毛病来。
隔三差五向李牧请战,闹着要杀出去给敌人一个好看。
一度李牧都想提前发起决战算了,考虑到安南地区的长治久安,最终他还是打消了速战速决的念头。
安南地区脱离中原王朝数百年,对中原王朝的认同度,早就下降到了冰点。
覆灭安南国容易,难的是怎么长期统治地方。
纯粹靠武力强压,就算现在压制了下去,未来某个时间点也会爆发。
最佳选择是利用战争,不断消耗安南的国力、民力,瓦解他们的抵抗意志。
何况还要考虑大虞朝廷的影响。
一举击败敌军,人家立即就跪了,降表一收永宁帝大概率会下旨停战。
眼下的大虞朝,很难生出经营交趾布政司的念头。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一仗就白打了。
想要谋划成功,既要让皇帝和百官看到安南危险,又要让大家认为安南是泥潭。
“侯爷,刚刚收到消息,敌人分兵了!”
话间,武大个把情报递到了李牧中。
“侯爷,战出现了!”
桂林左卫指挥使李三七,神色激动的道。
现在的镇南关,就是一座战争堡垒。
居民早在战争爆发前,就疏散到了后方,商业更是不复存在。
李牧治军森严,没人敢在他的眼皮底下搞事情。
每天除了日常训练外,一群将领就只剩下战术推演。
反攻的方案,制定了数十个本,大家都憋了一口气。
“慌什么!”
“敌军才抽走了两万,城外还有十八万军队。
你若是有能力全歼敌军,老子立马授权你指挥全军。
如果做不到,就先回到位置上坐着,别一惊一乍的。”
听到李牧的训斥,李三七瞬间萎了。
击败敌军容易,全歼敌军难。
偏偏要经略安南,又必须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
“侯爷,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安南国一共也就那么点儿地方,我不信他们还能跑到天上去。
在镇南关下,末将是没本身全歼敌军。
可若是一直打到敌人境内,把他们逼到绝境上,那就不一样了。
反正都是打仗,在哪儿打不是打!”
迟疑了一下,李三七愤愤不平的道。
虽然他的学习成绩不怎么样,但追随李牧的时间长,还是学到了不少兵法套路。
对这种束束脚的打法,非常不习惯。
“你这憨货,满脑子就知道打仗。
这么快击败安南人,朝廷那边怎么解释?
别忘了,这次战争是怎么爆发的。
我们做的再怎么隐秘,还是留下了大量的漏洞。
若是把安南人逼急眼,人家直接向朝廷称臣,这仗还能继续打下去么!”
李牧故作愤怒的训斥道。
下属有自己的想法,他不怒反喜。
能够提出不同意见,代表着开始动脑子了。
尽管考虑问题不够全面,这依然是一大进步。
只要肯用心学习,眼界和个人能力,都可以慢慢培养。
“侯爷,安南人想投降,也要看我们是否答应。
作为交战国,我们没有义务保障他们使团成员的安全。
只要安南国的使臣,进不了京师,那么和谈就无从谈起。”
广西卫指挥使谭辰风开口提议道。
大虞不是大宋,从皇帝到百官,都有一身傲骨。
在战场上占优势的情况下,不可能主动派人去找安南求和。
在这种背景下,想要让战争持续下去,只需截断安南人和朝廷的联络即可。
以李牧的权势,要在半路上截杀安南使团,根本费不了多少力气。
“这是一个思路,不过不够完善。
截杀安南使团容易,难的是不留下蛛丝马迹。
从安南到京师,可供选择的路线很多。
这场战争爆发的太突然,国内是糊弄了过去,但安南人那边肯定有所怀疑。
他们就算派出使团,也不会从两广进京。
沿途的地方官那么多,谁也无法保证,没人把消息捅给朝廷。
虽然这些问题,能够在京中压下来,但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要经略安南,后面少不了朝廷的支持,政治资源现在能少用尽量少用。”
李牧摇了摇头道。
事实上,他在向下属吹牛逼。
勋贵集团的势力,主要集中在武将阵营。
文官中虽然也拉拢的有人,但大都是非实权岗位,在朝中影响力有限。
平常时期,遇上这些事情还好。
死几个安南人,没有谁会较真。
若是赶上了文武之争,那就是送给文官集团的刀。
朝廷只要想查,许多隐藏的问题,都会被揭露出来。
要不了命,却能让他的谋划失败。
“侯爷,要经略安南,必须先把敌人的脊梁打断。
不杀个血流成河,很难实现战略目的。
如果海盗完成不了任务,那就让叛军上,最好是让敌人自相残杀。
末将建议,从战俘中挑选一些造反经验丰富的,送入安南境内。
此战抓捕的安南俘虏,连同战俘家属,全部流放辽东。”
桂林右卫指挥使孔玉堂起身道。
相较于大虞朝来,安南只是弹丸国。
可对李牧集团来,要吞并安南,绝非一件易事。
当地有五六百万人口,比广西地区的人口都多。
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想要长治久安,除了向当地输送移民外,还要进行减丁。
“办法不错,可惜朝廷太穷了。
把上百万安南人送往辽东前线,需要不菲的开销,户部不会掏这笔钱的。
不过输送一些青壮过去服徭役,倒是问题不大。
祸乱安南之事,你可有信心担此大任?”
李牧笑着问道。
坦率的,孔玉堂提出的两条策略,都非常的歹毒。
一旦采用,安南国将血流成河。
不过身份决定立场。
站在大虞的立场上,要收复交趾布政司,就必须把安南国搞趴下。
“末将愿意!”
孔玉堂当即表态道。
安南战争从一开始,李牧就在战略上控了盘。
按照目前的打法,等到大决战的时候,安南军队顶多剩下一半的战斗力。
以最的代价赢得胜利,符合团体的利益,却难以体现个人的军功。
看着两广六镇在前线建功立业,他们早就眼红了,好不容易等来会,大家都想表现一下。
如果不自己寻找会,光靠主帅分配任务,那点儿功劳很难支持他们更进一步。
毕竟,他们都是草根将领,朝中的唯一人脉关系只有李牧。
竞争对全是自己人,心背都是肉,肯定是能者上。
“那好,你去战俘营中挑选三万人,分成十个批次送往安南境内。
告诉这些战俘,本侯不会让他们白白卖命。
劫掠来的财富,大家五五分账。
斩杀一名安南士兵的首级,就赦免一人的罪责。
只要斩杀的敌人足够多,被他们牵连的家眷,全部都可以获得朝廷赦免。
倘若超出了赦免人数,每一个首级可以换取一亩免税田,或者是五两白银。”
李牧当即画饼道。
坦率的,他开出了的赏赐,并不算高。
同正规军不一样。
这些战俘兵送出去之后,全靠自力更生解决后勤问题,不需要他花钱养活。
祸害安南人的同时,也无需担心这些人做大。
在本土造反,都没有成气候,到了异国他乡只会更难。
倘若有人能在安南拉起义军,成为一方草头王,李牧只会更加高兴。
只有经历过,才知道义军的破坏力有多大。
成都府。
“朝廷有意召老夫回京,让镇远侯过来主持大局,老夫答应了。
等熬过了这段时间,你们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啦!”
徐文岳略显失落的道。
努力了这么久,最后还是要让勋贵系过来善后,对他来也是不的打击。
可是没有办法,皇帝和百官的耐心,都被叛军耗光了。
大家现在只有一个想法,尽快把叛乱镇压下去。
按照他的计划,一样可以磨死叛军,但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
有现成的军队可用,朝廷明显不可能花大代价,让他在蜀地再练一支精锐出来。
确切的,皇帝和百官都不认为他能够练出精锐来。
包括清流系的弟,也不希望一直在战场上耗着。
现在奉召回京,虽然没有显赫的战功,但也没有捅出大篓子。
倘若前线吃了大败仗,他这位清流领袖,可折进去了。
“阁老,蜀地局势离不开您啊!”
路俊良神色激动的道。
对他来,徐文岳的离开,无疑是天塌了。
为了镇压叛军,他们可许诺了土司不少利益。
徐文岳担任总督,朝廷那边就算问责,也有这位辅政大臣在前面顶着。
一旦徐文岳离开,他这个巡抚,就成了第一责任人。
倘若镇远侯肯承认之前的许诺,愿意兑现了徐阁老许出去的条件,朝廷那边多半会默认。
万一镇远侯不愿意担责,拒绝兑现他们之前承诺的条件,那就麻烦大了。
人家土司出兵为大虞流了血,战后拿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哪有什么离不开的!”
“老夫主持平叛,不仅没有把叛军扑灭,反而让叛军越发壮大。
镇远侯用兵如神,仅仅数月的功夫,便为朝廷收复了湖广。
他过来主持平叛大局,蜀地叛军撑不了多久。”
嘴上的好听,内心深处徐文岳却是憋了一肚子的火。
明面上在他主持平叛期间,朝廷花费了巨额的钱粮;勋贵系主持平叛,钱粮大部分都是自筹。
貌似他占了不的便宜,可他中没有嫡系军队啊!
换成勋贵系主持大局时,一大帮勋贵子弟带着私军,加入到了平叛队伍中。
毫不费力,就拉起了十几个镇。
换他在位置上,想要勋贵集团拿出老本支持,根本没有任何可能。
别扩编新军,想要获得老部队的支持,都是困难重重。
调兵遣将,先给开拔费。
哪怕知道干活。
谁能打,谁不能打,需要战争来检验。
李牧为勋贵系带出了一大帮的将领,人家可以优中选优,他却只能拿原来的将领凑合着用。
不对等的军事资源,决定了甭管他如何努力,战场上都赶不上人家。
“阁老,话不能这么。
镇远侯固然能打,可也是得益于您之前的努力,不然湖广绝对没那么快被收复。
蜀地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
在您的努力下,我们整顿了蜀中军务,还拉拢了土司参战,才稳定住了战局。
我们真离不开您啊!”
布政使李永良跟着劝道。
蜀地的坑太大,光一个巡抚填不上。
朝廷问责下来,他这个布政使一样跑不掉。
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也要把徐文岳留下来。
最少留到镇远侯赶过来完成交接前。
有徐阁老在前面顶着,才有资格和勋贵系谈条件,不然他们这些有污点的倒霉蛋,就是人家案板上的肉。
“放心好了,老夫并非不负责任之人。
镇远侯那边,估摸着也就刚收到圣旨没几天。
预计再过一两个月,江南战事就会结束,到时候就会出兵蜀地。
老夫要等他过来,完成了权力移交,才会离开蜀地。”
徐文岳冷漠的道。
眼前这些人的算盘,他是一清二楚。
选择留下来,并不是他想要收拾烂摊子,主要是现在根本走不了。
蜀地的三大门户,只有北大门在朝廷控制中。
这一路上,并不太平。
中间不少地方,都是双方争夺的焦点。
以他对这些同僚的了解,若是把烂摊子留下来让他们背锅,这些人就敢把他的行踪泄露给叛军。
在主持平叛的过程中,杀了那么多白莲教的人,人家早就视他为眼中钉。
“阁老英明!”
“阁老勇于任事,实乃江山社稷之福!”
众人的吹捧,落入徐文岳耳中,却是无尽的悲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虞朝的官僚集团就堕落成这般模样。
一个个不考虑,怎么尽快把叛军镇压下去,反而盘算着怎么避免自己被朝廷追责。
“够了!”
“老夫没有功夫,听你们在这里废话。
镇远侯要带兵过来支援,平叛战争我们依旧要努力打。
主力决战的时间虽然没到,却也不能让叛军闲着。
传令各部,伺袭扰叛军,尽可能给他们制造麻烦。
仲总兵,此事你亲自去负责。
如果没有战绩,镇远侯可没有老夫这么好话!”
徐文岳当即警告道。
落入仲辰良耳中,却是天塌了。
在和叛军的交战中,他一直都是屡战屡败,对自己的军事水平,早就丧失了信心。
让他出兵寻找叛军的麻烦,完全是强人所难。
偏偏不行动不行,前面官军的战败,他负有直接责任。
徐文岳没处理他,那是军中需要稳定。
砍了他的脑袋,换一个人上来,能力也未必比他强。
换成镇远侯过来,就没这么多顾虑了。
人家自己带着部队过来的,离开了他这位总兵,仗还是照样打。
竞争对全是自己人,心背都是肉,肯定是能者上。
“那好,你去战俘营中挑选三万人,分成十个批次送往安南境内。
告诉这些战俘,本侯不会让他们白白卖命。
劫掠来的财富,大家五五分账。
斩杀一名安南士兵的首级,就赦免一人的罪责。
只要斩杀的敌人足够多,被他们牵连的家眷,全部都可以获得朝廷赦免。
倘若超出了赦免人数,每一个首级可以换取一亩免税田,或者是五两白银。”
李牧当即画饼道。
坦率的,他开出了的赏赐,并不算高。
同正规军不一样。
这些战俘兵送出去之后,全靠自力更生解决后勤问题,不需要他花钱养活。
祸害安南人的同时,也无需担心这些人做大。
在本土造反,都没有成气候,到了异国他乡只会更难。
倘若有人能在安南拉起义军,成为一方草头王,李牧只会更加高兴。
只有经历过,才知道义军的破坏力有多大。
成都府。
“朝廷有意召老夫回京,让镇远侯过来主持大局,老夫答应了。
等熬过了这段时间,你们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啦!”
徐文岳略显失落的道。
努力了这么久,最后还是要让勋贵系过来善后,对他来也是不的打击。
可是没有办法,皇帝和百官的耐心,都被叛军耗光了。
大家现在只有一个想法,尽快把叛乱镇压下去。
按照他的计划,一样可以磨死叛军,但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
有现成的军队可用,朝廷明显不可能花大代价,让他在蜀地再练一支精锐出来。
确切的,皇帝和百官都不认为他能够练出精锐来。
包括清流系的弟,也不希望一直在战场上耗着。
现在奉召回京,虽然没有显赫的战功,但也没有捅出大篓子。
倘若前线吃了大败仗,他这位清流领袖,可折进去了。
“阁老,蜀地局势离不开您啊!”
路俊良神色激动的道。
对他来,徐文岳的离开,无疑是天塌了。
为了镇压叛军,他们可许诺了土司不少利益。
徐文岳担任总督,朝廷那边就算问责,也有这位辅政大臣在前面顶着。
一旦徐文岳离开,他这个巡抚,就成了第一责任人。
倘若镇远侯肯承认之前的许诺,愿意兑现了徐阁老许出去的条件,朝廷那边多半会默认。
万一镇远侯不愿意担责,拒绝兑现他们之前承诺的条件,那就麻烦大了。
人家土司出兵为大虞流了血,战后拿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哪有什么离不开的!”
“老夫主持平叛,不仅没有把叛军扑灭,反而让叛军越发壮大。
镇远侯用兵如神,仅仅数月的功夫,便为朝廷收复了湖广。
他过来主持平叛大局,蜀地叛军撑不了多久。”
嘴上的好听,内心深处徐文岳却是憋了一肚子的火。
明面上在他主持平叛期间,朝廷花费了巨额的钱粮;勋贵系主持平叛,钱粮大部分都是自筹。
貌似他占了不的便宜,可他中没有嫡系军队啊!
换成勋贵系主持大局时,一大帮勋贵子弟带着私军,加入到了平叛队伍中。
毫不费力,就拉起了十几个镇。
换他在位置上,想要勋贵集团拿出老本支持,根本没有任何可能。
别扩编新军,想要获得老部队的支持,都是困难重重。
调兵遣将,先给开拔费。
哪怕知道干活。
谁能打,谁不能打,需要战争来检验。
李牧为勋贵系带出了一大帮的将领,人家可以优中选优,他却只能拿原来的将领凑合着用。
不对等的军事资源,决定了甭管他如何努力,战场上都赶不上人家。
“阁老,话不能这么。
镇远侯固然能打,可也是得益于您之前的努力,不然湖广绝对没那么快被收复。
蜀地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
在您的努力下,我们整顿了蜀中军务,还拉拢了土司参战,才稳定住了战局。
我们真离不开您啊!”
布政使李永良跟着劝道。
蜀地的坑太大,光一个巡抚填不上。
朝廷问责下来,他这个布政使一样跑不掉。
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也要把徐文岳留下来。
最少留到镇远侯赶过来完成交接前。
有徐阁老在前面顶着,才有资格和勋贵系谈条件,不然他们这些有污点的倒霉蛋,就是人家案板上的肉。
“放心好了,老夫并非不负责任之人。
镇远侯那边,估摸着也就刚收到圣旨没几天。
预计再过一两个月,江南战事就会结束,到时候就会出兵蜀地。
老夫要等他过来,完成了权力移交,才会离开蜀地。”
徐文岳冷漠的道。
眼前这些人的算盘,他是一清二楚。
选择留下来,并不是他想要收拾烂摊子,主要是现在根本走不了。
蜀地的三大门户,只有北大门在朝廷控制中。
这一路上,并不太平。
中间不少地方,都是双方争夺的焦点。
以他对这些同僚的了解,若是把烂摊子留下来让他们背锅,这些人就敢把他的行踪泄露给叛军。
在主持平叛的过程中,杀了那么多白莲教的人,人家早就视他为眼中钉。
“阁老英明!”
“阁老勇于任事,实乃江山社稷之福!”
众人的吹捧,落入徐文岳耳中,却是无尽的悲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虞朝的官僚集团就堕落成这般模样。
一个个不考虑,怎么尽快把叛军镇压下去,反而盘算着怎么避免自己被朝廷追责。
“够了!”
“老夫没有功夫,听你们在这里废话。
镇远侯要带兵过来支援,平叛战争我们依旧要努力打。
主力决战的时间虽然没到,却也不能让叛军闲着。
传令各部,伺袭扰叛军,尽可能给他们制造麻烦。
仲总兵,此事你亲自去负责。
如果没有战绩,镇远侯可没有老夫这么好话!”
徐文岳当即警告道。
落入仲辰良耳中,却是天塌了。
在和叛军的交战中,他一直都是屡战屡败,对自己的军事水平,早就丧失了信心。
让他出兵寻找叛军的麻烦,完全是强人所难。
偏偏不行动不行,前面官军的战败,他负有直接责任。
徐文岳没处理他,那是军中需要稳定。
砍了他的脑袋,换一个人上来,能力也未必比他强。
换成镇远侯过来,就没这么多顾虑了。
人家自己带着部队过来的,离开了他这位总兵,仗还是照样打。
竞争对全是自己人,心背都是肉,肯定是能者上。
“那好,你去战俘营中挑选三万人,分成十个批次送往安南境内。
告诉这些战俘,本侯不会让他们白白卖命。
劫掠来的财富,大家五五分账。
斩杀一名安南士兵的首级,就赦免一人的罪责。
只要斩杀的敌人足够多,被他们牵连的家眷,全部都可以获得朝廷赦免。
倘若超出了赦免人数,每一个首级可以换取一亩免税田,或者是五两白银。”
李牧当即画饼道。
坦率的,他开出了的赏赐,并不算高。
同正规军不一样。
这些战俘兵送出去之后,全靠自力更生解决后勤问题,不需要他花钱养活。
祸害安南人的同时,也无需担心这些人做大。
在本土造反,都没有成气候,到了异国他乡只会更难。
倘若有人能在安南拉起义军,成为一方草头王,李牧只会更加高兴。
只有经历过,才知道义军的破坏力有多大。
成都府。
“朝廷有意召老夫回京,让镇远侯过来主持大局,老夫答应了。
等熬过了这段时间,你们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啦!”
徐文岳略显失落的道。
努力了这么久,最后还是要让勋贵系过来善后,对他来也是不的打击。
可是没有办法,皇帝和百官的耐心,都被叛军耗光了。
大家现在只有一个想法,尽快把叛乱镇压下去。
按照他的计划,一样可以磨死叛军,但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
有现成的军队可用,朝廷明显不可能花大代价,让他在蜀地再练一支精锐出来。
确切的,皇帝和百官都不认为他能够练出精锐来。
包括清流系的弟,也不希望一直在战场上耗着。
现在奉召回京,虽然没有显赫的战功,但也没有捅出大篓子。
倘若前线吃了大败仗,他这位清流领袖,可折进去了。
“阁老,蜀地局势离不开您啊!”
路俊良神色激动的道。
对他来,徐文岳的离开,无疑是天塌了。
为了镇压叛军,他们可许诺了土司不少利益。
徐文岳担任总督,朝廷那边就算问责,也有这位辅政大臣在前面顶着。
一旦徐文岳离开,他这个巡抚,就成了第一责任人。
倘若镇远侯肯承认之前的许诺,愿意兑现了徐阁老许出去的条件,朝廷那边多半会默认。
万一镇远侯不愿意担责,拒绝兑现他们之前承诺的条件,那就麻烦大了。
人家土司出兵为大虞流了血,战后拿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哪有什么离不开的!”
“老夫主持平叛,不仅没有把叛军扑灭,反而让叛军越发壮大。
镇远侯用兵如神,仅仅数月的功夫,便为朝廷收复了湖广。
他过来主持平叛大局,蜀地叛军撑不了多久。”
嘴上的好听,内心深处徐文岳却是憋了一肚子的火。
明面上在他主持平叛期间,朝廷花费了巨额的钱粮;勋贵系主持平叛,钱粮大部分都是自筹。
貌似他占了不的便宜,可他中没有嫡系军队啊!
换成勋贵系主持大局时,一大帮勋贵子弟带着私军,加入到了平叛队伍中。
毫不费力,就拉起了十几个镇。
换他在位置上,想要勋贵集团拿出老本支持,根本没有任何可能。
别扩编新军,想要获得老部队的支持,都是困难重重。
调兵遣将,先给开拔费。
哪怕知道干活。
谁能打,谁不能打,需要战争来检验。
李牧为勋贵系带出了一大帮的将领,人家可以优中选优,他却只能拿原来的将领凑合着用。
不对等的军事资源,决定了甭管他如何努力,战场上都赶不上人家。
“阁老,话不能这么。
镇远侯固然能打,可也是得益于您之前的努力,不然湖广绝对没那么快被收复。
蜀地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
在您的努力下,我们整顿了蜀中军务,还拉拢了土司参战,才稳定住了战局。
我们真离不开您啊!”
布政使李永良跟着劝道。
蜀地的坑太大,光一个巡抚填不上。
朝廷问责下来,他这个布政使一样跑不掉。
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也要把徐文岳留下来。
最少留到镇远侯赶过来完成交接前。
有徐阁老在前面顶着,才有资格和勋贵系谈条件,不然他们这些有污点的倒霉蛋,就是人家案板上的肉。
“放心好了,老夫并非不负责任之人。
镇远侯那边,估摸着也就刚收到圣旨没几天。
预计再过一两个月,江南战事就会结束,到时候就会出兵蜀地。
老夫要等他过来,完成了权力移交,才会离开蜀地。”
徐文岳冷漠的道。
眼前这些人的算盘,他是一清二楚。
选择留下来,并不是他想要收拾烂摊子,主要是现在根本走不了。
蜀地的三大门户,只有北大门在朝廷控制中。
这一路上,并不太平。
中间不少地方,都是双方争夺的焦点。
以他对这些同僚的了解,若是把烂摊子留下来让他们背锅,这些人就敢把他的行踪泄露给叛军。
在主持平叛的过程中,杀了那么多白莲教的人,人家早就视他为眼中钉。
“阁老英明!”
“阁老勇于任事,实乃江山社稷之福!”
众人的吹捧,落入徐文岳耳中,却是无尽的悲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虞朝的官僚集团就堕落成这般模样。
一个个不考虑,怎么尽快把叛军镇压下去,反而盘算着怎么避免自己被朝廷追责。
“够了!”
“老夫没有功夫,听你们在这里废话。
镇远侯要带兵过来支援,平叛战争我们依旧要努力打。
主力决战的时间虽然没到,却也不能让叛军闲着。
传令各部,伺袭扰叛军,尽可能给他们制造麻烦。
仲总兵,此事你亲自去负责。
如果没有战绩,镇远侯可没有老夫这么好话!”
徐文岳当即警告道。
落入仲辰良耳中,却是天塌了。
在和叛军的交战中,他一直都是屡战屡败,对自己的军事水平,早就丧失了信心。
让他出兵寻找叛军的麻烦,完全是强人所难。
偏偏不行动不行,前面官军的战败,他负有直接责任。
徐文岳没处理他,那是军中需要稳定。
砍了他的脑袋,换一个人上来,能力也未必比他强。
换成镇远侯过来,就没这么多顾虑了。
人家自己带着部队过来的,离开了他这位总兵,仗还是照样打。
竞争对全是自己人,心背都是肉,肯定是能者上。
“那好,你去战俘营中挑选三万人,分成十个批次送往安南境内。
告诉这些战俘,本侯不会让他们白白卖命。
劫掠来的财富,大家五五分账。
斩杀一名安南士兵的首级,就赦免一人的罪责。
只要斩杀的敌人足够多,被他们牵连的家眷,全部都可以获得朝廷赦免。
倘若超出了赦免人数,每一个首级可以换取一亩免税田,或者是五两白银。”
李牧当即画饼道。
坦率的,他开出了的赏赐,并不算高。
同正规军不一样。
这些战俘兵送出去之后,全靠自力更生解决后勤问题,不需要他花钱养活。
祸害安南人的同时,也无需担心这些人做大。
在本土造反,都没有成气候,到了异国他乡只会更难。
倘若有人能在安南拉起义军,成为一方草头王,李牧只会更加高兴。
只有经历过,才知道义军的破坏力有多大。
成都府。
“朝廷有意召老夫回京,让镇远侯过来主持大局,老夫答应了。
等熬过了这段时间,你们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啦!”
徐文岳略显失落的道。
努力了这么久,最后还是要让勋贵系过来善后,对他来也是不的打击。
可是没有办法,皇帝和百官的耐心,都被叛军耗光了。
大家现在只有一个想法,尽快把叛乱镇压下去。
按照他的计划,一样可以磨死叛军,但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
有现成的军队可用,朝廷明显不可能花大代价,让他在蜀地再练一支精锐出来。
确切的,皇帝和百官都不认为他能够练出精锐来。
包括清流系的弟,也不希望一直在战场上耗着。
现在奉召回京,虽然没有显赫的战功,但也没有捅出大篓子。
倘若前线吃了大败仗,他这位清流领袖,可折进去了。
“阁老,蜀地局势离不开您啊!”
路俊良神色激动的道。
对他来,徐文岳的离开,无疑是天塌了。
为了镇压叛军,他们可许诺了土司不少利益。
徐文岳担任总督,朝廷那边就算问责,也有这位辅政大臣在前面顶着。
一旦徐文岳离开,他这个巡抚,就成了第一责任人。
倘若镇远侯肯承认之前的许诺,愿意兑现了徐阁老许出去的条件,朝廷那边多半会默认。
万一镇远侯不愿意担责,拒绝兑现他们之前承诺的条件,那就麻烦大了。
人家土司出兵为大虞流了血,战后拿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哪有什么离不开的!”
“老夫主持平叛,不仅没有把叛军扑灭,反而让叛军越发壮大。
镇远侯用兵如神,仅仅数月的功夫,便为朝廷收复了湖广。
他过来主持平叛大局,蜀地叛军撑不了多久。”
嘴上的好听,内心深处徐文岳却是憋了一肚子的火。
明面上在他主持平叛期间,朝廷花费了巨额的钱粮;勋贵系主持平叛,钱粮大部分都是自筹。
貌似他占了不的便宜,可他中没有嫡系军队啊!
换成勋贵系主持大局时,一大帮勋贵子弟带着私军,加入到了平叛队伍中。
毫不费力,就拉起了十几个镇。
换他在位置上,想要勋贵集团拿出老本支持,根本没有任何可能。
别扩编新军,想要获得老部队的支持,都是困难重重。
调兵遣将,先给开拔费。
哪怕知道干活。
谁能打,谁不能打,需要战争来检验。
李牧为勋贵系带出了一大帮的将领,人家可以优中选优,他却只能拿原来的将领凑合着用。
不对等的军事资源,决定了甭管他如何努力,战场上都赶不上人家。
“阁老,话不能这么。
镇远侯固然能打,可也是得益于您之前的努力,不然湖广绝对没那么快被收复。
蜀地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
在您的努力下,我们整顿了蜀中军务,还拉拢了土司参战,才稳定住了战局。
我们真离不开您啊!”
布政使李永良跟着劝道。
蜀地的坑太大,光一个巡抚填不上。
朝廷问责下来,他这个布政使一样跑不掉。
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也要把徐文岳留下来。
最少留到镇远侯赶过来完成交接前。
有徐阁老在前面顶着,才有资格和勋贵系谈条件,不然他们这些有污点的倒霉蛋,就是人家案板上的肉。
“放心好了,老夫并非不负责任之人。
镇远侯那边,估摸着也就刚收到圣旨没几天。
预计再过一两个月,江南战事就会结束,到时候就会出兵蜀地。
老夫要等他过来,完成了权力移交,才会离开蜀地。”
徐文岳冷漠的道。
眼前这些人的算盘,他是一清二楚。
选择留下来,并不是他想要收拾烂摊子,主要是现在根本走不了。
蜀地的三大门户,只有北大门在朝廷控制中。
这一路上,并不太平。
中间不少地方,都是双方争夺的焦点。
以他对这些同僚的了解,若是把烂摊子留下来让他们背锅,这些人就敢把他的行踪泄露给叛军。
在主持平叛的过程中,杀了那么多白莲教的人,人家早就视他为眼中钉。
“阁老英明!”
“阁老勇于任事,实乃江山社稷之福!”
众人的吹捧,落入徐文岳耳中,却是无尽的悲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虞朝的官僚集团就堕落成这般模样。
一个个不考虑,怎么尽快把叛军镇压下去,反而盘算着怎么避免自己被朝廷追责。
“够了!”
“老夫没有功夫,听你们在这里废话。
镇远侯要带兵过来支援,平叛战争我们依旧要努力打。
主力决战的时间虽然没到,却也不能让叛军闲着。
传令各部,伺袭扰叛军,尽可能给他们制造麻烦。
仲总兵,此事你亲自去负责。
如果没有战绩,镇远侯可没有老夫这么好话!”
徐文岳当即警告道。
落入仲辰良耳中,却是天塌了。
在和叛军的交战中,他一直都是屡战屡败,对自己的军事水平,早就丧失了信心。
让他出兵寻找叛军的麻烦,完全是强人所难。
偏偏不行动不行,前面官军的战败,他负有直接责任。
徐文岳没处理他,那是军中需要稳定。
砍了他的脑袋,换一个人上来,能力也未必比他强。
换成镇远侯过来,就没这么多顾虑了。
人家自己带着部队过来的,离开了他这位总兵,仗还是照样打。
竞争对全是自己人,心背都是肉,肯定是能者上。
“那好,你去战俘营中挑选三万人,分成十个批次送往安南境内。
告诉这些战俘,本侯不会让他们白白卖命。
劫掠来的财富,大家五五分账。
斩杀一名安南士兵的首级,就赦免一人的罪责。
只要斩杀的敌人足够多,被他们牵连的家眷,全部都可以获得朝廷赦免。
倘若超出了赦免人数,每一个首级可以换取一亩免税田,或者是五两白银。”
李牧当即画饼道。
坦率的,他开出了的赏赐,并不算高。
同正规军不一样。
这些战俘兵送出去之后,全靠自力更生解决后勤问题,不需要他花钱养活。
祸害安南人的同时,也无需担心这些人做大。
在本土造反,都没有成气候,到了异国他乡只会更难。
倘若有人能在安南拉起义军,成为一方草头王,李牧只会更加高兴。
只有经历过,才知道义军的破坏力有多大。
成都府。
“朝廷有意召老夫回京,让镇远侯过来主持大局,老夫答应了。
等熬过了这段时间,你们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啦!”
徐文岳略显失落的道。
努力了这么久,最后还是要让勋贵系过来善后,对他来也是不的打击。
可是没有办法,皇帝和百官的耐心,都被叛军耗光了。
大家现在只有一个想法,尽快把叛乱镇压下去。
按照他的计划,一样可以磨死叛军,但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
有现成的军队可用,朝廷明显不可能花大代价,让他在蜀地再练一支精锐出来。
确切的,皇帝和百官都不认为他能够练出精锐来。
包括清流系的弟,也不希望一直在战场上耗着。
现在奉召回京,虽然没有显赫的战功,但也没有捅出大篓子。
倘若前线吃了大败仗,他这位清流领袖,可折进去了。
“阁老,蜀地局势离不开您啊!”
路俊良神色激动的道。
对他来,徐文岳的离开,无疑是天塌了。
为了镇压叛军,他们可许诺了土司不少利益。
徐文岳担任总督,朝廷那边就算问责,也有这位辅政大臣在前面顶着。
一旦徐文岳离开,他这个巡抚,就成了第一责任人。
倘若镇远侯肯承认之前的许诺,愿意兑现了徐阁老许出去的条件,朝廷那边多半会默认。
万一镇远侯不愿意担责,拒绝兑现他们之前承诺的条件,那就麻烦大了。
人家土司出兵为大虞流了血,战后拿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哪有什么离不开的!”
“老夫主持平叛,不仅没有把叛军扑灭,反而让叛军越发壮大。
镇远侯用兵如神,仅仅数月的功夫,便为朝廷收复了湖广。
他过来主持平叛大局,蜀地叛军撑不了多久。”
嘴上的好听,内心深处徐文岳却是憋了一肚子的火。
明面上在他主持平叛期间,朝廷花费了巨额的钱粮;勋贵系主持平叛,钱粮大部分都是自筹。
貌似他占了不的便宜,可他中没有嫡系军队啊!
换成勋贵系主持大局时,一大帮勋贵子弟带着私军,加入到了平叛队伍中。
毫不费力,就拉起了十几个镇。
换他在位置上,想要勋贵集团拿出老本支持,根本没有任何可能。
别扩编新军,想要获得老部队的支持,都是困难重重。
调兵遣将,先给开拔费。
哪怕知道干活。
谁能打,谁不能打,需要战争来检验。
李牧为勋贵系带出了一大帮的将领,人家可以优中选优,他却只能拿原来的将领凑合着用。
不对等的军事资源,决定了甭管他如何努力,战场上都赶不上人家。
“阁老,话不能这么。
镇远侯固然能打,可也是得益于您之前的努力,不然湖广绝对没那么快被收复。
蜀地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
在您的努力下,我们整顿了蜀中军务,还拉拢了土司参战,才稳定住了战局。
我们真离不开您啊!”
布政使李永良跟着劝道。
蜀地的坑太大,光一个巡抚填不上。
朝廷问责下来,他这个布政使一样跑不掉。
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也要把徐文岳留下来。
最少留到镇远侯赶过来完成交接前。
有徐阁老在前面顶着,才有资格和勋贵系谈条件,不然他们这些有污点的倒霉蛋,就是人家案板上的肉。
“放心好了,老夫并非不负责任之人。
镇远侯那边,估摸着也就刚收到圣旨没几天。
预计再过一两个月,江南战事就会结束,到时候就会出兵蜀地。
老夫要等他过来,完成了权力移交,才会离开蜀地。”
徐文岳冷漠的道。
眼前这些人的算盘,他是一清二楚。
选择留下来,并不是他想要收拾烂摊子,主要是现在根本走不了。
蜀地的三大门户,只有北大门在朝廷控制中。
这一路上,并不太平。
中间不少地方,都是双方争夺的焦点。
以他对这些同僚的了解,若是把烂摊子留下来让他们背锅,这些人就敢把他的行踪泄露给叛军。
在主持平叛的过程中,杀了那么多白莲教的人,人家早就视他为眼中钉。
“阁老英明!”
“阁老勇于任事,实乃江山社稷之福!”
众人的吹捧,落入徐文岳耳中,却是无尽的悲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虞朝的官僚集团就堕落成这般模样。
一个个不考虑,怎么尽快把叛军镇压下去,反而盘算着怎么避免自己被朝廷追责。
“够了!”
“老夫没有功夫,听你们在这里废话。
镇远侯要带兵过来支援,平叛战争我们依旧要努力打。
主力决战的时间虽然没到,却也不能让叛军闲着。
传令各部,伺袭扰叛军,尽可能给他们制造麻烦。
仲总兵,此事你亲自去负责。
如果没有战绩,镇远侯可没有老夫这么好话!”
徐文岳当即警告道。
落入仲辰良耳中,却是天塌了。
在和叛军的交战中,他一直都是屡战屡败,对自己的军事水平,早就丧失了信心。
让他出兵寻找叛军的麻烦,完全是强人所难。
偏偏不行动不行,前面官军的战败,他负有直接责任。
徐文岳没处理他,那是军中需要稳定。
砍了他的脑袋,换一个人上来,能力也未必比他强。
换成镇远侯过来,就没这么多顾虑了。
人家自己带着部队过来的,离开了他这位总兵,仗还是照样打。
竞争对全是自己人,心背都是肉,肯定是能者上。
“那好,你去战俘营中挑选三万人,分成十个批次送往安南境内。
告诉这些战俘,本侯不会让他们白白卖命。
劫掠来的财富,大家五五分账。
斩杀一名安南士兵的首级,就赦免一人的罪责。
只要斩杀的敌人足够多,被他们牵连的家眷,全部都可以获得朝廷赦免。
倘若超出了赦免人数,每一个首级可以换取一亩免税田,或者是五两白银。”
李牧当即画饼道。
坦率的,他开出了的赏赐,并不算高。
同正规军不一样。
这些战俘兵送出去之后,全靠自力更生解决后勤问题,不需要他花钱养活。
祸害安南人的同时,也无需担心这些人做大。
在本土造反,都没有成气候,到了异国他乡只会更难。
倘若有人能在安南拉起义军,成为一方草头王,李牧只会更加高兴。
只有经历过,才知道义军的破坏力有多大。
成都府。
“朝廷有意召老夫回京,让镇远侯过来主持大局,老夫答应了。
等熬过了这段时间,你们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啦!”
徐文岳略显失落的道。
努力了这么久,最后还是要让勋贵系过来善后,对他来也是不的打击。
可是没有办法,皇帝和百官的耐心,都被叛军耗光了。
大家现在只有一个想法,尽快把叛乱镇压下去。
按照他的计划,一样可以磨死叛军,但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
有现成的军队可用,朝廷明显不可能花大代价,让他在蜀地再练一支精锐出来。
确切的,皇帝和百官都不认为他能够练出精锐来。
包括清流系的弟,也不希望一直在战场上耗着。
现在奉召回京,虽然没有显赫的战功,但也没有捅出大篓子。
倘若前线吃了大败仗,他这位清流领袖,可折进去了。
“阁老,蜀地局势离不开您啊!”
路俊良神色激动的道。
对他来,徐文岳的离开,无疑是天塌了。
为了镇压叛军,他们可许诺了土司不少利益。
徐文岳担任总督,朝廷那边就算问责,也有这位辅政大臣在前面顶着。
一旦徐文岳离开,他这个巡抚,就成了第一责任人。
倘若镇远侯肯承认之前的许诺,愿意兑现了徐阁老许出去的条件,朝廷那边多半会默认。
万一镇远侯不愿意担责,拒绝兑现他们之前承诺的条件,那就麻烦大了。
人家土司出兵为大虞流了血,战后拿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哪有什么离不开的!”
“老夫主持平叛,不仅没有把叛军扑灭,反而让叛军越发壮大。
镇远侯用兵如神,仅仅数月的功夫,便为朝廷收复了湖广。
他过来主持平叛大局,蜀地叛军撑不了多久。”
嘴上的好听,内心深处徐文岳却是憋了一肚子的火。
明面上在他主持平叛期间,朝廷花费了巨额的钱粮;勋贵系主持平叛,钱粮大部分都是自筹。
貌似他占了不的便宜,可他中没有嫡系军队啊!
换成勋贵系主持大局时,一大帮勋贵子弟带着私军,加入到了平叛队伍中。
毫不费力,就拉起了十几个镇。
换他在位置上,想要勋贵集团拿出老本支持,根本没有任何可能。
别扩编新军,想要获得老部队的支持,都是困难重重。
调兵遣将,先给开拔费。
哪怕知道干活。
谁能打,谁不能打,需要战争来检验。
李牧为勋贵系带出了一大帮的将领,人家可以优中选优,他却只能拿原来的将领凑合着用。
不对等的军事资源,决定了甭管他如何努力,战场上都赶不上人家。
“阁老,话不能这么。
镇远侯固然能打,可也是得益于您之前的努力,不然湖广绝对没那么快被收复。
蜀地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
在您的努力下,我们整顿了蜀中军务,还拉拢了土司参战,才稳定住了战局。
我们真离不开您啊!”
布政使李永良跟着劝道。
蜀地的坑太大,光一个巡抚填不上。
朝廷问责下来,他这个布政使一样跑不掉。
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也要把徐文岳留下来。
最少留到镇远侯赶过来完成交接前。
有徐阁老在前面顶着,才有资格和勋贵系谈条件,不然他们这些有污点的倒霉蛋,就是人家案板上的肉。
“放心好了,老夫并非不负责任之人。
镇远侯那边,估摸着也就刚收到圣旨没几天。
预计再过一两个月,江南战事就会结束,到时候就会出兵蜀地。
老夫要等他过来,完成了权力移交,才会离开蜀地。”
徐文岳冷漠的道。
眼前这些人的算盘,他是一清二楚。
选择留下来,并不是他想要收拾烂摊子,主要是现在根本走不了。
蜀地的三大门户,只有北大门在朝廷控制中。
这一路上,并不太平。
中间不少地方,都是双方争夺的焦点。
以他对这些同僚的了解,若是把烂摊子留下来让他们背锅,这些人就敢把他的行踪泄露给叛军。
在主持平叛的过程中,杀了那么多白莲教的人,人家早就视他为眼中钉。
“阁老英明!”
“阁老勇于任事,实乃江山社稷之福!”
众人的吹捧,落入徐文岳耳中,却是无尽的悲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虞朝的官僚集团就堕落成这般模样。
一个个不考虑,怎么尽快把叛军镇压下去,反而盘算着怎么避免自己被朝廷追责。
“够了!”
“老夫没有功夫,听你们在这里废话。
镇远侯要带兵过来支援,平叛战争我们依旧要努力打。
主力决战的时间虽然没到,却也不能让叛军闲着。
传令各部,伺袭扰叛军,尽可能给他们制造麻烦。
仲总兵,此事你亲自去负责。
如果没有战绩,镇远侯可没有老夫这么好话!”
徐文岳当即警告道。
落入仲辰良耳中,却是天塌了。
在和叛军的交战中,他一直都是屡战屡败,对自己的军事水平,早就丧失了信心。
让他出兵寻找叛军的麻烦,完全是强人所难。
偏偏不行动不行,前面官军的战败,他负有直接责任。
徐文岳没处理他,那是军中需要稳定。
砍了他的脑袋,换一个人上来,能力也未必比他强。
换成镇远侯过来,就没这么多顾虑了。
人家自己带着部队过来的,离开了他这位总兵,仗还是照样打。
竞争对全是自己人,心背都是肉,肯定是能者上。
“那好,你去战俘营中挑选三万人,分成十个批次送往安南境内。
告诉这些战俘,本侯不会让他们白白卖命。
劫掠来的财富,大家五五分账。
斩杀一名安南士兵的首级,就赦免一人的罪责。
只要斩杀的敌人足够多,被他们牵连的家眷,全部都可以获得朝廷赦免。
倘若超出了赦免人数,每一个首级可以换取一亩免税田,或者是五两白银。”
李牧当即画饼道。
坦率的,他开出了的赏赐,并不算高。
同正规军不一样。
这些战俘兵送出去之后,全靠自力更生解决后勤问题,不需要他花钱养活。
祸害安南人的同时,也无需担心这些人做大。
在本土造反,都没有成气候,到了异国他乡只会更难。
倘若有人能在安南拉起义军,成为一方草头王,李牧只会更加高兴。
只有经历过,才知道义军的破坏力有多大。
成都府。
“朝廷有意召老夫回京,让镇远侯过来主持大局,老夫答应了。
等熬过了这段时间,你们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啦!”
徐文岳略显失落的道。
努力了这么久,最后还是要让勋贵系过来善后,对他来也是不的打击。
可是没有办法,皇帝和百官的耐心,都被叛军耗光了。
大家现在只有一个想法,尽快把叛乱镇压下去。
按照他的计划,一样可以磨死叛军,但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
有现成的军队可用,朝廷明显不可能花大代价,让他在蜀地再练一支精锐出来。
确切的,皇帝和百官都不认为他能够练出精锐来。
包括清流系的弟,也不希望一直在战场上耗着。
现在奉召回京,虽然没有显赫的战功,但也没有捅出大篓子。
倘若前线吃了大败仗,他这位清流领袖,可折进去了。
“阁老,蜀地局势离不开您啊!”
路俊良神色激动的道。
对他来,徐文岳的离开,无疑是天塌了。
为了镇压叛军,他们可许诺了土司不少利益。
徐文岳担任总督,朝廷那边就算问责,也有这位辅政大臣在前面顶着。
一旦徐文岳离开,他这个巡抚,就成了第一责任人。
倘若镇远侯肯承认之前的许诺,愿意兑现了徐阁老许出去的条件,朝廷那边多半会默认。
万一镇远侯不愿意担责,拒绝兑现他们之前承诺的条件,那就麻烦大了。
人家土司出兵为大虞流了血,战后拿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哪有什么离不开的!”
“老夫主持平叛,不仅没有把叛军扑灭,反而让叛军越发壮大。
镇远侯用兵如神,仅仅数月的功夫,便为朝廷收复了湖广。
他过来主持平叛大局,蜀地叛军撑不了多久。”
嘴上的好听,内心深处徐文岳却是憋了一肚子的火。
明面上在他主持平叛期间,朝廷花费了巨额的钱粮;勋贵系主持平叛,钱粮大部分都是自筹。
貌似他占了不的便宜,可他中没有嫡系军队啊!
换成勋贵系主持大局时,一大帮勋贵子弟带着私军,加入到了平叛队伍中。
毫不费力,就拉起了十几个镇。
换他在位置上,想要勋贵集团拿出老本支持,根本没有任何可能。
别扩编新军,想要获得老部队的支持,都是困难重重。
调兵遣将,先给开拔费。
哪怕知道干活。
谁能打,谁不能打,需要战争来检验。
李牧为勋贵系带出了一大帮的将领,人家可以优中选优,他却只能拿原来的将领凑合着用。
不对等的军事资源,决定了甭管他如何努力,战场上都赶不上人家。
“阁老,话不能这么。
镇远侯固然能打,可也是得益于您之前的努力,不然湖广绝对没那么快被收复。
蜀地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
在您的努力下,我们整顿了蜀中军务,还拉拢了土司参战,才稳定住了战局。
我们真离不开您啊!”
布政使李永良跟着劝道。
蜀地的坑太大,光一个巡抚填不上。
朝廷问责下来,他这个布政使一样跑不掉。
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也要把徐文岳留下来。
最少留到镇远侯赶过来完成交接前。
有徐阁老在前面顶着,才有资格和勋贵系谈条件,不然他们这些有污点的倒霉蛋,就是人家案板上的肉。
“放心好了,老夫并非不负责任之人。
镇远侯那边,估摸着也就刚收到圣旨没几天。
预计再过一两个月,江南战事就会结束,到时候就会出兵蜀地。
老夫要等他过来,完成了权力移交,才会离开蜀地。”
徐文岳冷漠的道。
眼前这些人的算盘,他是一清二楚。
选择留下来,并不是他想要收拾烂摊子,主要是现在根本走不了。
蜀地的三大门户,只有北大门在朝廷控制中。
这一路上,并不太平。
中间不少地方,都是双方争夺的焦点。
以他对这些同僚的了解,若是把烂摊子留下来让他们背锅,这些人就敢把他的行踪泄露给叛军。
在主持平叛的过程中,杀了那么多白莲教的人,人家早就视他为眼中钉。
“阁老英明!”
“阁老勇于任事,实乃江山社稷之福!”
众人的吹捧,落入徐文岳耳中,却是无尽的悲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虞朝的官僚集团就堕落成这般模样。
一个个不考虑,怎么尽快把叛军镇压下去,反而盘算着怎么避免自己被朝廷追责。
“够了!”
“老夫没有功夫,听你们在这里废话。
镇远侯要带兵过来支援,平叛战争我们依旧要努力打。
主力决战的时间虽然没到,却也不能让叛军闲着。
传令各部,伺袭扰叛军,尽可能给他们制造麻烦。
仲总兵,此事你亲自去负责。
如果没有战绩,镇远侯可没有老夫这么好话!”
徐文岳当即警告道。
落入仲辰良耳中,却是天塌了。
在和叛军的交战中,他一直都是屡战屡败,对自己的军事水平,早就丧失了信心。
让他出兵寻找叛军的麻烦,完全是强人所难。
偏偏不行动不行,前面官军的战败,他负有直接责任。
徐文岳没处理他,那是军中需要稳定。
砍了他的脑袋,换一个人上来,能力也未必比他强。
换成镇远侯过来,就没这么多顾虑了。
人家自己带着部队过来的,离开了他这位总兵,仗还是照样打。
竞争对全是自己人,心背都是肉,肯定是能者上。
“那好,你去战俘营中挑选三万人,分成十个批次送往安南境内。
告诉这些战俘,本侯不会让他们白白卖命。
劫掠来的财富,大家五五分账。
斩杀一名安南士兵的首级,就赦免一人的罪责。
只要斩杀的敌人足够多,被他们牵连的家眷,全部都可以获得朝廷赦免。
倘若超出了赦免人数,每一个首级可以换取一亩免税田,或者是五两白银。”
李牧当即画饼道。
坦率的,他开出了的赏赐,并不算高。
同正规军不一样。
这些战俘兵送出去之后,全靠自力更生解决后勤问题,不需要他花钱养活。
祸害安南人的同时,也无需担心这些人做大。
在本土造反,都没有成气候,到了异国他乡只会更难。
倘若有人能在安南拉起义军,成为一方草头王,李牧只会更加高兴。
只有经历过,才知道义军的破坏力有多大。
成都府。
“朝廷有意召老夫回京,让镇远侯过来主持大局,老夫答应了。
等熬过了这段时间,你们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啦!”
徐文岳略显失落的道。
努力了这么久,最后还是要让勋贵系过来善后,对他来也是不的打击。
可是没有办法,皇帝和百官的耐心,都被叛军耗光了。
大家现在只有一个想法,尽快把叛乱镇压下去。
按照他的计划,一样可以磨死叛军,但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
有现成的军队可用,朝廷明显不可能花大代价,让他在蜀地再练一支精锐出来。
确切的,皇帝和百官都不认为他能够练出精锐来。
包括清流系的弟,也不希望一直在战场上耗着。
现在奉召回京,虽然没有显赫的战功,但也没有捅出大篓子。
倘若前线吃了大败仗,他这位清流领袖,可折进去了。
“阁老,蜀地局势离不开您啊!”
路俊良神色激动的道。
对他来,徐文岳的离开,无疑是天塌了。
为了镇压叛军,他们可许诺了土司不少利益。
徐文岳担任总督,朝廷那边就算问责,也有这位辅政大臣在前面顶着。
一旦徐文岳离开,他这个巡抚,就成了第一责任人。
倘若镇远侯肯承认之前的许诺,愿意兑现了徐阁老许出去的条件,朝廷那边多半会默认。
万一镇远侯不愿意担责,拒绝兑现他们之前承诺的条件,那就麻烦大了。
人家土司出兵为大虞流了血,战后拿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哪有什么离不开的!”
“老夫主持平叛,不仅没有把叛军扑灭,反而让叛军越发壮大。
镇远侯用兵如神,仅仅数月的功夫,便为朝廷收复了湖广。
他过来主持平叛大局,蜀地叛军撑不了多久。”
嘴上的好听,内心深处徐文岳却是憋了一肚子的火。
明面上在他主持平叛期间,朝廷花费了巨额的钱粮;勋贵系主持平叛,钱粮大部分都是自筹。
貌似他占了不的便宜,可他中没有嫡系军队啊!
换成勋贵系主持大局时,一大帮勋贵子弟带着私军,加入到了平叛队伍中。
毫不费力,就拉起了十几个镇。
换他在位置上,想要勋贵集团拿出老本支持,根本没有任何可能。
别扩编新军,想要获得老部队的支持,都是困难重重。
调兵遣将,先给开拔费。
哪怕知道干活。
谁能打,谁不能打,需要战争来检验。
李牧为勋贵系带出了一大帮的将领,人家可以优中选优,他却只能拿原来的将领凑合着用。
不对等的军事资源,决定了甭管他如何努力,战场上都赶不上人家。
“阁老,话不能这么。
镇远侯固然能打,可也是得益于您之前的努力,不然湖广绝对没那么快被收复。
蜀地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
在您的努力下,我们整顿了蜀中军务,还拉拢了土司参战,才稳定住了战局。
我们真离不开您啊!”
布政使李永良跟着劝道。
蜀地的坑太大,光一个巡抚填不上。
朝廷问责下来,他这个布政使一样跑不掉。
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也要把徐文岳留下来。
最少留到镇远侯赶过来完成交接前。
有徐阁老在前面顶着,才有资格和勋贵系谈条件,不然他们这些有污点的倒霉蛋,就是人家案板上的肉。
“放心好了,老夫并非不负责任之人。
镇远侯那边,估摸着也就刚收到圣旨没几天。
预计再过一两个月,江南战事就会结束,到时候就会出兵蜀地。
老夫要等他过来,完成了权力移交,才会离开蜀地。”
徐文岳冷漠的道。
眼前这些人的算盘,他是一清二楚。
选择留下来,并不是他想要收拾烂摊子,主要是现在根本走不了。
蜀地的三大门户,只有北大门在朝廷控制中。
这一路上,并不太平。
中间不少地方,都是双方争夺的焦点。
以他对这些同僚的了解,若是把烂摊子留下来让他们背锅,这些人就敢把他的行踪泄露给叛军。
在主持平叛的过程中,杀了那么多白莲教的人,人家早就视他为眼中钉。
“阁老英明!”
“阁老勇于任事,实乃江山社稷之福!”
众人的吹捧,落入徐文岳耳中,却是无尽的悲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虞朝的官僚集团就堕落成这般模样。
一个个不考虑,怎么尽快把叛军镇压下去,反而盘算着怎么避免自己被朝廷追责。
“够了!”
“老夫没有功夫,听你们在这里废话。
镇远侯要带兵过来支援,平叛战争我们依旧要努力打。
主力决战的时间虽然没到,却也不能让叛军闲着。
传令各部,伺袭扰叛军,尽可能给他们制造麻烦。
仲总兵,此事你亲自去负责。
如果没有战绩,镇远侯可没有老夫这么好话!”
徐文岳当即警告道。
落入仲辰良耳中,却是天塌了。
在和叛军的交战中,他一直都是屡战屡败,对自己的军事水平,早就丧失了信心。
让他出兵寻找叛军的麻烦,完全是强人所难。
偏偏不行动不行,前面官军的战败,他负有直接责任。
徐文岳没处理他,那是军中需要稳定。
砍了他的脑袋,换一个人上来,能力也未必比他强。
换成镇远侯过来,就没这么多顾虑了。
人家自己带着部队过来的,离开了他这位总兵,仗还是照样打。
简介:关于双穿:开局面包换女仆:两界穿梭+不系统+校园日常+多女主+商业职场+异世修行。高考结束,主角被害意外获得法宝空间,可在现代都市和玄幻世界来回穿越。战乱的异世界中,几个面包就能换个丫鬟;几袋盐就能换野山参;翡翠原石更不值钱,可以随便拿。碰见强大的修仙者怎么办?别怕,主角有枪支、手雷、大炮。机枪VS护身符箓,火箭弹VS飞剑。主角将玄幻世界的廉价物品带回现代,竟是价值连城的宝物,将现代都市的
都市 205万字 4天前
简介:关于玄门师姐直播算命,猫咪师弟在线卖萌:程书雪是玄天宗第一百五十八代传人,也是玄门天才,结果飞升的最后一道雷劫没挡下来,和自己的师弟江回舟一起穿越到千年以后的现代世界。只是江回舟运气不好,穿越后成了程书雪养的一只异瞳纯白狮子猫。程书雪的运气也一般,开场就把自己作恶多端的老爹收了,她爹留下的不义之财还尽数充公,她从程家大小姐一朝沦为两毛钱都没有的小乞丐。为了帮师弟化形,她只能开启自己直播算命
其他 78万字 18天前
陆霆川一辈子就爱过一个女人,理智如她,向来知道豪门婚姻利益最重。当有女人靠近他时,她一股子怒意喷发,立马回怼什么姐姐不姐姐的又不是亲的当他看到他带着别的女人参加晚宴,她立马上前冷嘲热讽“陆先生,玩的不错啊。暗渡陈仓被你玩的挺溜”陆霆川一脸的无奈。哄着她“老婆,别担心,我只会爱你一个”
都市 63万字 18天前
简介:关于风雷魔神剑:数百年前,一位武学奇才被陷害而死,留下一幅旷世宝图,乾坤八卦图。相传找到宝图并且能够破译其中玄机的人,可以得到这位奇才留下的四种宝物,一把旷世神兵,一部武学奇书,一笔富可敌国的财物,还有一支神兵奇旅。得到这四样东西,无疑江湖天下全都唾手可得!可是,数百年的无尽纷争,血雨腥风后,江湖中各门派人才凋零,武学失传,江湖中武者的功夫竟不及百年前的一半。到了此时,一座村庄中的武林仇杀
其他 130万字 1天前
简介:关于洪荒:截教女仙:金灵圣母,本是通天教主座下四大亲传弟子之一,截教女仙之首。法力高强,拥有众多法宝。在万仙阵中,金灵圣母曾以一敌三,大战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三位大士,虽最终遭燃灯道人偷袭而亡,但她的实力毋庸置疑。金凌,一个21世纪道教学院的学生,一个偶然的机会,穿越洪荒,重生金灵圣母,凭借前世的记忆和对洪荒的了解,她是否能改写命运,证道洪荒?
其他 210万字 4天前
简介:关于重回80年代,我觉醒了猎人系统:陆东努力奋斗了小半生,一觉醒来,重回80年代,觉醒无敌猎人系统。数十年的积蓄化为泡影,但他却并不在乎。只因为他重生回了妹妹出意外的那天。无家可归,缺衣少食。一切都不是问题!背靠系统手持钢枪,身后的大山遍地都是黄金。在这个别人还在为生计发愁的年代。陆东靠着身后的大山,过上了别人梦寐以求的生活。
都市 107万字 18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