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宝》转载请注明来源:晨曦小说(www.chenxixsw.com)
不明白老爷子为什么这么有把握,也不明白老爷子昨天为什么不告诉自己,不过,老爷子肯定不会害自己。
这幅画,也在书房,卢灿抱着画匣,跟在张老身后,前往客厅。
“老张头,你家还藏着这么个好货?还瞒我这么多年?”一进门,张博驹就笑着调侃。
张淑成正在喝茶,站起身来,拿着那根长足有两尺的铜锅烟袋,敲敲桌子,“春游,还真不是有意要隐瞒,实在是老父在世的时候,定下的规矩,我磕头答应的。”
张博驹呵呵两声,示意卢灿把画匣放在客厅的八仙桌上,“阿灿,我和你张爷爷聊点私话,你自己忙去吧。”
挥挥,就把卢灿和张泽宗赶出来。
得,有老爷子帮自己扛事,更好!
卢灿和张泽宗往存放物品的西厢房走去,那里有人。虎园博物馆的一位工作人员,正在逐件统计京城购买的文物,做文表呢。
“潘奶还去美术社上班?”刚才进门,没看见潘苏,卢灿信口问道
“我潘姨奶,最近活得可滋润了。昨天姑从陕北回来,这会,俩人去双安商场买东西去了。”
记忆中潘苏有个女儿,远嫁陕北,似乎是位画家,但无甚名气。另外,双安商场是京城比较上档次的百货店,货品比较齐全,有部分涉外性质,但主要是针对国内市场。
“你刚才和老爷子提过老余家的事没有?老爷子对微雕田黄,什么意见?”
“了,可是我爷爷很奇怪,念起几句诗词。”
“哦?什么诗词?”
“第一句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句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句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具体什么意思,我没听明白。”
卢灿摸摸嘴角,他倒是有些明白,老先生应该是在一件形而上的事情——那就是收藏的多重境界。
上辈子就有很
多人谈论过,收藏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有高人“看过即拥有”;有慧根的人“看山看水”;也有人很实际的“收藏即知、行、得”。上辈子,卢灿对这些言论嗤之以鼻,那时,他对收藏的认识很简单,“得到即收藏!”
这一观点,根深蒂固,影响至深。自己也从来没感觉到,这其中有错误。
可是现如今,他已经有些动摇。人力有穷时,自己已经被家人、身边人还有朋友当成“收藏疯子”,自己的大部分收入,都投入到收藏中,可即便这样,摩罗街、荷里活道、乐古道依旧生意火爆,精品层出不穷。
自己连把香江所有好东西拢在怀里都做不到,更别世界了!
还有一点就是,上辈子看到一件嘉庆朝的官窑瓷器,都能视若珍宝,可现如今在虎园博物馆,嘉庆朝的普瓷,根本上不了名录,除非是精品。就这样,还被李林灿嘲笑过两次,他没见过好东西。
因为所处层次不同,他已经隐隐感觉到,收藏,真的是有境界的。自己这段时间的烦躁,何尝又不是收藏过程中的“得到”与“失去”之间的困惑?
老爷子的这三句话,指不定就是他对收藏境界的体悟?
他认为,自己卡在某一瓶颈中?
稍后一定要问明白。
上辈子,古伯带着他,也许是古伯自己也从来没考虑过这种问题,也许是卢灿根本就没有触及到这种形而上的问题,所以,他没和卢灿聊过一句。
在香江,购买古董,用钱易货,从没有涉及到这种从别人中夺取传家之宝的经历。可这次来内陆,他经历过,还不止一次。
在他人的收藏欲望,与自己的收藏追求,发生激烈碰撞时,对于收藏的看法是否成熟,已经在考验他的心智。
是的,卢灿正处于某种瓶颈。
客厅中,两位八十多岁的老家伙,看完范宽的那幅画后,喝茶聊天。
张淑成筹谋着如何
让张博驹出面,帮自己情,结果自己还未开口,张博驹先来了。
“老张,我们都老了,你还要比我长一岁,后人又都算不上精于此道,关心外物,胜于关心文物。所以啊这些东西总归要找个归宿。”
“当年义文斋,是因何关门的,老张头,你心理有数,又何必固执呢?”
义文斋怎么倒闭的?老一辈的人都知道。
牛街草张家,兄弟六人,合股“义文斋”。创业期,兄弟同心,义文斋很快成为廊坊头条胡同有名的玉器珠宝店。
“义文斋”的经理叫张润芝,前文提到过,是“集珍斋”改家改宋岩名义上的舅舅。义文斋的崛起,离不开“孙殿英盗东陵”一事,这件事在前文也提过。
义文斋也算是廊坊头条的老字号,资金实力不错。在尊古斋黄百川接到谭文江的东西时,他们也接到一批,出面人是谭文江的弟弟谭荣就。
黄百川那儿数额巨大,高达拾万交易额,实际核算价值超过五十万大洋,义文斋相对较少,交易额为六千大洋。
在黄百川被抓后,义文斋认罪态度很好,以“不知情”的名义,将所有物品全部主动上缴给北平警备司令部,得以逃脱一劫。
但这批财货,义文斋自然不愿意放弃,草张家兄弟众多,张润芝安排四位兄弟,偷偷前往孙殿英的部队,私下偷偷收购大批普通士兵所抢到的珠宝财物。
呵呵,这一收购,义文斋赚大发了!那些士兵不懂行,给个三瓜两枣的,就能换来一件珍品。义文斋用这批货物,打通东瀛、法国、美国等诸多国家的销售渠道,顺带着把北平一带的官宦人家的客户群体,拉拢不少过来。
义文斋的兴旺,自然不在话下。
可这样的一尊店铺,在改宋岩出走,集珍斋成立之后,渐渐没落。
创业容易守业难。张家六兄弟,早就没之前的团结,在义文斋逐渐陷入困境后,他们终于分道扬镳
。家中所藏的那些高古玉器、珍珠货品,被瓜分一空。更有许多珍品,流落国外。琉璃厂老收藏家,提到义文斋,莫不摇头感慨。
这个故事,张淑成怎会不明白?
他抬头看了当年的发一眼,自然明白对方的心思,他在劝自己,把东西出呢。
出?自己有这方面的计划,可从没想过卖给香江佬。
张淑成有自己的想法和计划。
张家藏品能保全,多亏了津门博物馆的冯德生馆长,在动乱的岁月中,以文管会的名义,将张家物品,从革委会中接收过去。前两年张家平反,他们又将这批藏品,原物奉还。因此,张家欠津门博物馆一个天大的人情。
张淑成有心思,自己老了之后,这些文物,全部捐赠给津门博物馆。
这幅画的流失,与这件事有直接关系。
四天前的晚上,自己第一次在晚饭后提及这个建议,家中子女都沉默不语。看得出,他们心理有点疙瘩。当晚,这幅画便被人顺出,第二天以二百块的价格,卖给通州文化站。
这应该是孩子们最直接的反对表现吧。
可这件事,愈加坚定张淑成将藏品捐赠的心思。
正准备开口分辨两句,张博驹又道:“知道你老张一直有想法,想要把藏品捐出去,这种心思我赞同,这些精藏之物,终归是要面世的。”
“你老张家四子一女,过得都算不上如意。与其免费捐赠,不如换点阿堵物,让孩子们也有些盼头。别亏待孩子,都是自己的后人,这些年因为家传的那些藏品,他们也吃够了排头,给他们一点念想,没错的。”
张博驹抬头注视这张淑成,“你家老大,在三四十年代,就因为这事,被打折了腿,现在还瘸着吧。老张头,不是我你,心太硬,不合适。”
“老大那一门五口人,挤在两间平房中,我去年回老宅,刚巧看了一眼,不舒服啊。”
“我寻思着老二、老三、老
四,日子过得也紧巴巴的吧。”
张博驹的一番话,让张淑成脸色变得犹豫。
是的,这些年,他欠孩子们很多,孩子们因为他的坚持,日子过得不像样。
“别看我这些年,捐了不少东西,可我张家,现在还有半片胡同留给那几个不争气的。津门的老宅子,沪上还有一片宅子,都是留给他们的。”
“你留下什么了?当年洋楼换来的三室一厅房子,现在挤进去多少孩子?你还想着他们为那点房子争吗?”
“终归,我们还是要靠他们来送终的。”张博驹伸拍拍张淑成的背。
张淑成端着烟袋杆,使劲拔了两口,家中的困难,他一清二楚。可是,他同样有自己的坚持,抬头看来张博驹一眼,“春游,你这是替你师门侄子游?他可是香江人,卖给他,这些东西可就算是再也回不来了?”
这就是他的坚持——卖些藏品可以,但不能出境。
“啊?”张淑成张大嘴巴。他也听过中英要谈判,因此政府对香江富家豪门抱有相当的善意,可具体消息,还真没张博驹摸得透彻。
“还有,那孩子别看年纪,人成熟的很,他正在筹备香江第一家以展示中华传统文化为主的博物馆呢。前两天,我特意去文化部走了一趟,郝部长亲口告诉我,政府支持他在香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进香江人对内陆的向心力。”
张博驹在他送来第一批友谊商店货品时,就去文化部问了,这些东西能不能出去?
当时接待的副部长,隐晦的提醒他,不鼓励也不阻拦。对于卢灿在香江建设中华文物博物馆,乐见其成。他还顺带着也提醒张博驹一句,这件事,不可告知卢灿,以免他太放肆,引发众多香江富豪效仿,最终会造成大规模文物流失。
因此,这则好消息,卢灿都还不知道,老爷子对他后续的收购行为,也没有阻止。
“这样啊”张淑成犹豫起来。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娶个女帝是什么体验?杨林穿越大乾寒门,本想搞搞发明,烧玻璃、卖香皂,赚点小钱。却不想捡个老婆,竟是落魄女帝,非逼他起义复国,造红衣巨炮,铁甲战船!杨林无奈啊,造吧!谁让自己宠着她呢?自从杨林来到,小山村里变了天,建个房子比皇宫还大,修条小路比高速都宽,只要娘子想要,那就陪她一起,东瀛策马,北美扬鞭,送她一个盛世大乾!
其他 246万字 4个月前
阮家大小姐生的明艳动人雪肤柳腰,是西北风沙地里盛放的娇艳玫瑰。但这样的美貌却要被亲叔叔嫁给吃喝嫖赌的纨绔。为了摆脱困境,阮棠娇滴滴一句我救了你,你要以身相许,陆凌舟软了心动了情,乖乖入了她的罗帷。后来,她杀人他递刀,她放火他浇油。她大杀四方他保驾护航。再后来他身份掉马,她趁机休夫,陆凌舟将她按在怀中索吻,红着眼睛祈求:“棠棠,别不要我,我是太子殿下,更是你的裙下臣。”
其他 29万字 4个月前
简介:关于念念不忘,他的小梨花:+++10年前,北城的陆家混世魔王陆二公子被京中学霸苏梨狠心抛弃,颜面扫地,心灰意冷,一气之下去了国外!10年后,他以华尔街投行新贵的身份重返北城,和青梅竹马戴影后传出订婚绯闻。却在一次意外中,和初恋苏梨再次遇见。为了"报复"苏梨10年前对他感情的玩弄,他故意在她面前和青梅竹马秀恩爱,试图刺激她。&
耽美 64万字 4个月前
这是一段没有孝庄扭曲的历史,这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是一位成熟睿智的开国皇帝,这是一名幸福一生娇媚的女人,这是众多历史人物粉墨登场的时代,在风起云涌的明末清初历史时空中,宸妃海兰珠和皇太极之间的
青春 112万字 4个月前
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宅男在连续奖励自己六次后,猝死穿越重生1973年做知青。这里有从未刷过牙的朴实老汉,也有奸猾似鬼的二流子,还有美貌、但满口方言的小媳妇儿。
都市 508万字 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