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转载请注明来源:晨曦小说(www.chenxixsw.com)
难道你要回家,官府还拦着不让你走啊?
经过张度的一通解释,朱雄英才算明白过来,还真是官府不让走。
原来,当年老爷子定凤阳为中都的时候,是有迁都的打算,为了更好的发展新都城,不仅修建了豪华的皇城,还强行徙江南富户到凤阳,这一措施直接让凤阳地区的人口激增,灾荒也不断,导致这些迁徙的江南富户希望回到江南。
但朱元璋严禁他们离开凤阳,所以他们想出了假扮卖艺、以打花鼓唱曲为生的方式离开。
“王爷,饶恕草民之罪吧,草民实在太想家了!”
“求王爷千岁开恩,草民愿捐出所有家当,只求王爷千岁饶恕草民擅自离开中都的罪过!”
“千岁,草民上有八十岁的老母,下有三岁的孩子”
一群人跪在地上苦苦哀求,不断的磕头。
“张县令,擅离中都,该当何罪?”朱雄英问道。
张度道:“论罪当斩!”
谁也不愿意离开家乡,中都虽好,哪有江南舒服啊!
“大过年的杀人也不吉利!”
朱雄英挥挥,道:“朝廷有法制,尔等务必遵守,以后万不可能擅离中都!”
跪在地上的人听到此话,顿时欣喜不已,这是放过他们了,连忙跪在地上千恩万谢。
朱雄英越过他们直接走了,回头道:“回头把钱送到凤阳县衙,充入县库之中!”这话给跪在地上的几人,也是给张度听的。
自从去往山东救灾一次,朱雄英彻底看清了乡绅富商勾结一起的真实嘴脸。
那些人为了发国难财,连他这个皇长孙都敢威胁,简直是胆大包天。
从那次事件后,朱雄英对所有的商人都没有任何好感。
眼前这几位跪在地上的商人投取巧,有违朝廷禁令,按罪当斩。
杀人很容易,也就一刀的事,与其杀人,还不如让他们拿钱买条命。
这白花花,金灿灿,绿油油的宝贝不知道可以救多少百姓。
朱雄英向来都是现实主义者,只要能让老百姓多吃一碗饭,多穿一件衣,那就是值得的,其他的都是扯淡。
“殿下不该放过他们!”
张度毫不畏惧的开口道:“法令不严,难免还会有投取巧者!”
朱雄英笑了笑,直言道:“好好利用这些钱造福乡里要比杀人来的实在!”
皇长孙都开口了,张度自然也不了什么。
几人继续前行,一边走一边聊着凤阳这些年的变化。
“张县令,本王有一个疑问,本王不是听朝廷永久免除了凤阳、临淮两个县的赋税和徭役,按道理,这是好事,为何还要逃离,乡土之情固然有,恐怕不是主要原因吧?”
大明刚建国的时候,朱元璋作为凤阳人,直接免除凤阳、临淮两个县,所有百姓十年的徭役赋税。
等到洪武十六年的时候,朱元璋发现,人家汉高祖刘邦回老家的时候,永久免除了老家人的所有徭役和赋税,相比之下,自己的确太气了。
因此朱元璋再次下了一道旨意,永久免除凤阳、临淮二县百姓的所有赋税和徭役。
而张度却道:“殿下有所不知,这些富商被强行迁到凤阳以后,依旧是原来户籍,不仅享受不到免赋税和徭役,甚至比其他地区的百姓还要多的多!”
“这是为何?”朱雄英问道。
张度却有些支支吾吾,但朱雄英还是听明白了。
伪元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在消灭陈友谅后,以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集中二十万精兵攻打占据江南地区的张士诚。
当时,朱元璋称西吴,张士诚称东吴。
西吴军猛将齐出,一路高歌猛进,将张士诚困死在苏州。
由于苏州是张士诚的老巢,经营多年,十分坚固,连续攻打数月都没有攻克。
大将军徐达切断苏州城与外界的联系,准备耗死东吴军,眼看张士诚粮绝之际,苏州城中的富商纷纷站出来支持张士诚,最后在富商们源源不断地供应下,张士诚足足抵挡了八个月。
徐达得知情况后,立马改变战略,决定强攻苏州,搭云梯,掘地道,偷渡水寨,各种办法用上,徐常二位主帅更是亲自参与攻城,最终,攻破苏州。
张士诚眼看大势已去,仍不投降,率领东吴军进行惨烈的巷战,由于熟悉地形,占据地利,让攻进城的西吴军损失惨重。
朱元璋得知这些情况后,勃然大怒,后来大明开国之后,特别加重了江南地区的赋税。
想到这里,朱雄英又问:“江南地区的赋税有多重?”
张度回答道:“江南赋税之重,甲于天下,一县可敌江北一大郡,尤其是苏、松、湖、嘉一带,更甚!”
“嘶”
朱雄英听后倒吸一口凉气,他知道江南地区的赋税重,却没想到重到这种地步,怪不得每年都要拖欠。
江南重赋的事情,朱雄英之前听老爷子提过几次,并非完全因为张士诚的原因,更多的还是因为朝廷太穷,实在没钱,这才找个由头加重了江南富庶之地的赋税。
用老爷子的原话就是:“他们再苦,再难,能难过苦过江北,塞边的百姓啊!”
对江南实行重赋,在明代各个时期,在朝在野的官绅士庶对这个政策都有着激烈争论,改革的呼声居高不下,但一直到明朝灭亡,"江南重赋"都没有实质性的调整。
其实,大明前期的赋税和徭役有很大问题。
首先考取过功名的人和官员,极其家人们,包括奴仆都是不用纳税不用服徭役。
而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出身豪强士绅家庭,毕竟读书是很耗费钱的,像许观,张显宗这样出身贫寒,最终出人头地的人极少。
既然这些人不服徭役不交税,那每年朝廷规定好的赋税数额就要摊到百姓身上。
平常年月还好,灾荒年月一来,贫民要么贱卖土地,要么借高利贷,最终的结果就是土地被兼并。
至于徭役,简单的,就是一种人头税,百姓要么给朝廷干活,比如修河堤、修城墙啥的,大多都是一些苦活累活。
如果怕苦怕累不想去,也可以,直接交钱给官府,由官府拿钱找别人替你去干活。
当然,官府最后有没有找人,百姓也不知道,反正这个钱交了之后,就被免去当年徭役了。
如此发展下去,只会造成有钱人不用交税,服徭役,交税的,服徭役的都是榨不出几滴油的穷人。
有土地的会把田产挂在乡绅名下,穷人交不起税要么去富人家为奴,要么成为流民。
最终的结果就是朝廷收不上来钱,活也没人干。
至于钱都去哪了,这就不言而喻了!
朝廷知道了也没用,执行者都是获利者,谁他娘的会割自己的肉啊!
想到这里,朱雄英忍不住在心中叹息道:“趁着大明鼎盛,皇帝有绝对话语权,回去后要给老爷子谈谈士绅一体当差纳粮和摊丁入亩的事了!”
“殿下何故叹气?”张度问道。
“没事!”
朱雄英问道:“你家还有多远?”
张度指着不远处的一处村落,道:“殿下请看,那里就是臣的家!”
难道你要回家,官府还拦着不让你走啊?
经过张度的一通解释,朱雄英才算明白过来,还真是官府不让走。
原来,当年老爷子定凤阳为中都的时候,是有迁都的打算,为了更好的发展新都城,不仅修建了豪华的皇城,还强行徙江南富户到凤阳,这一措施直接让凤阳地区的人口激增,灾荒也不断,导致这些迁徙的江南富户希望回到江南。
但朱元璋严禁他们离开凤阳,所以他们想出了假扮卖艺、以打花鼓唱曲为生的方式离开。
“王爷,饶恕草民之罪吧,草民实在太想家了!”
“求王爷千岁开恩,草民愿捐出所有家当,只求王爷千岁饶恕草民擅自离开中都的罪过!”
“千岁,草民上有八十岁的老母,下有三岁的孩子”
一群人跪在地上苦苦哀求,不断的磕头。
“张县令,擅离中都,该当何罪?”朱雄英问道。
张度道:“论罪当斩!”
谁也不愿意离开家乡,中都虽好,哪有江南舒服啊!
“大过年的杀人也不吉利!”
朱雄英挥挥,道:“朝廷有法制,尔等务必遵守,以后万不可能擅离中都!”
跪在地上的人听到此话,顿时欣喜不已,这是放过他们了,连忙跪在地上千恩万谢。
朱雄英越过他们直接走了,回头道:“回头把钱送到凤阳县衙,充入县库之中!”这话给跪在地上的几人,也是给张度听的。
自从去往山东救灾一次,朱雄英彻底看清了乡绅富商勾结一起的真实嘴脸。
那些人为了发国难财,连他这个皇长孙都敢威胁,简直是胆大包天。
从那次事件后,朱雄英对所有的商人都没有任何好感。
眼前这几位跪在地上的商人投取巧,有违朝廷禁令,按罪当斩。
杀人很容易,也就一刀的事,与其杀人,还不如让他们拿钱买条命。
这白花花,金灿灿,绿油油的宝贝不知道可以救多少百姓。
朱雄英向来都是现实主义者,只要能让老百姓多吃一碗饭,多穿一件衣,那就是值得的,其他的都是扯淡。
“殿下不该放过他们!”
张度毫不畏惧的开口道:“法令不严,难免还会有投取巧者!”
朱雄英笑了笑,直言道:“好好利用这些钱造福乡里要比杀人来的实在!”
皇长孙都开口了,张度自然也不了什么。
几人继续前行,一边走一边聊着凤阳这些年的变化。
“张县令,本王有一个疑问,本王不是听朝廷永久免除了凤阳、临淮两个县的赋税和徭役,按道理,这是好事,为何还要逃离,乡土之情固然有,恐怕不是主要原因吧?”
大明刚建国的时候,朱元璋作为凤阳人,直接免除凤阳、临淮两个县,所有百姓十年的徭役赋税。
等到洪武十六年的时候,朱元璋发现,人家汉高祖刘邦回老家的时候,永久免除了老家人的所有徭役和赋税,相比之下,自己的确太气了。
因此朱元璋再次下了一道旨意,永久免除凤阳、临淮二县百姓的所有赋税和徭役。
而张度却道:“殿下有所不知,这些富商被强行迁到凤阳以后,依旧是原来户籍,不仅享受不到免赋税和徭役,甚至比其他地区的百姓还要多的多!”
“这是为何?”朱雄英问道。
张度却有些支支吾吾,但朱雄英还是听明白了。
伪元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在消灭陈友谅后,以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集中二十万精兵攻打占据江南地区的张士诚。
当时,朱元璋称西吴,张士诚称东吴。
西吴军猛将齐出,一路高歌猛进,将张士诚困死在苏州。
由于苏州是张士诚的老巢,经营多年,十分坚固,连续攻打数月都没有攻克。
大将军徐达切断苏州城与外界的联系,准备耗死东吴军,眼看张士诚粮绝之际,苏州城中的富商纷纷站出来支持张士诚,最后在富商们源源不断地供应下,张士诚足足抵挡了八个月。
徐达得知情况后,立马改变战略,决定强攻苏州,搭云梯,掘地道,偷渡水寨,各种办法用上,徐常二位主帅更是亲自参与攻城,最终,攻破苏州。
张士诚眼看大势已去,仍不投降,率领东吴军进行惨烈的巷战,由于熟悉地形,占据地利,让攻进城的西吴军损失惨重。
朱元璋得知这些情况后,勃然大怒,后来大明开国之后,特别加重了江南地区的赋税。
想到这里,朱雄英又问:“江南地区的赋税有多重?”
张度回答道:“江南赋税之重,甲于天下,一县可敌江北一大郡,尤其是苏、松、湖、嘉一带,更甚!”
“嘶”
朱雄英听后倒吸一口凉气,他知道江南地区的赋税重,却没想到重到这种地步,怪不得每年都要拖欠。
江南重赋的事情,朱雄英之前听老爷子提过几次,并非完全因为张士诚的原因,更多的还是因为朝廷太穷,实在没钱,这才找个由头加重了江南富庶之地的赋税。
用老爷子的原话就是:“他们再苦,再难,能难过苦过江北,塞边的百姓啊!”
对江南实行重赋,在明代各个时期,在朝在野的官绅士庶对这个政策都有着激烈争论,改革的呼声居高不下,但一直到明朝灭亡,"江南重赋"都没有实质性的调整。
其实,大明前期的赋税和徭役有很大问题。
首先考取过功名的人和官员,极其家人们,包括奴仆都是不用纳税不用服徭役。
而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出身豪强士绅家庭,毕竟读书是很耗费钱的,像许观,张显宗这样出身贫寒,最终出人头地的人极少。
既然这些人不服徭役不交税,那每年朝廷规定好的赋税数额就要摊到百姓身上。
平常年月还好,灾荒年月一来,贫民要么贱卖土地,要么借高利贷,最终的结果就是土地被兼并。
至于徭役,简单的,就是一种人头税,百姓要么给朝廷干活,比如修河堤、修城墙啥的,大多都是一些苦活累活。
如果怕苦怕累不想去,也可以,直接交钱给官府,由官府拿钱找别人替你去干活。
当然,官府最后有没有找人,百姓也不知道,反正这个钱交了之后,就被免去当年徭役了。
如此发展下去,只会造成有钱人不用交税,服徭役,交税的,服徭役的都是榨不出几滴油的穷人。
有土地的会把田产挂在乡绅名下,穷人交不起税要么去富人家为奴,要么成为流民。
最终的结果就是朝廷收不上来钱,活也没人干。
至于钱都去哪了,这就不言而喻了!
朝廷知道了也没用,执行者都是获利者,谁他娘的会割自己的肉啊!
想到这里,朱雄英忍不住在心中叹息道:“趁着大明鼎盛,皇帝有绝对话语权,回去后要给老爷子谈谈士绅一体当差纳粮和摊丁入亩的事了!”
“殿下何故叹气?”张度问道。
“没事!”
朱雄英问道:“你家还有多远?”
张度指着不远处的一处村落,道:“殿下请看,那里就是臣的家!”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简介:关于终极:这个时空我守定了!:汪大东:我弟是个好学生,对人有礼貌性格也温柔,就是一直逼我学习有点烦。王亚瑟:想办法把小肆挖到我土龙帮。曹操:孟德能有汪肆这样的知己好友,乃孟德之大幸。夏天:汪肆什么都好,怎么能说出要把我切片研究这种话?!汪肆:鄙人不才,金时空守护者兼人小鬼大医院实习医生,臭老哥快给我去学习!再念错成语,金针点穴伺候!终极系列,只写一班123,一家,三国。单女主(雷婷),小白
耽美 154万字 4个月前
【强者归来】+【无敌暴爽】三年前,新婚之夜,叶辰被未婚妻设计谋害,抽去脊骨,抛尸荒野,幸得绝世美艳雪姬相救。师尊杀真龙,为叶辰再造一副龙脊!三年后,叶辰强推师尊被赶下山,归来报仇雪恨,一路爆杀!为解身上龙血之毒,去攻略九个绝色师姐!
其他 388万字 4个月前
三十三岁大熙朝摄政太后沈沉过劳嘎了,转眼从古到今成了现代一名十七岁的女孩。一下子年轻十几岁的感觉真好啊,太后娘娘打算好好接受现代生活新的挑战。咦!什么宫廷富贵,原来做个戏子也可以这么有趣。娘娘发现了新生活,兴致勃勃一往无前往前冲!果然宫斗权谋都不算什么,跟人斗才是其乐无穷。从群演到一代大满贯影后,什么真假千金,娱乐逆袭,这样的人生剧本怎么看怎么爱。什么什么?想要本宫的寿命?(ˉ▽ ̄~)切~~,本
其他 156万字 1个月前
推荐新书:《帝临诸天》剧情主角是用来干嘛的,当然是用来踩的!偶获掠夺系统,穿梭各个位面,掠夺主角机缘,女人,资源,誓要做那至高无上的主宰!“诸天万界,谁主沉浮,这里,我才是主角!”
其他 247万字 4个月前
简介:关于快穿:扮演男配的我被主角黏上了:白以尘被名叫小黑心的系统绑定了,任务就是扮演各种男配,做主角的爱情催化剂。他时刻牢记着男配的四句准则。“主角吵架我安慰,主角痛苦我流泪,主角恋爱我撤退,主角买醉我心碎。”白以尘一直觉得自己扮演的没问题,可为什么男主变得奇奇怪怪了啊!?……世界一:我那个温柔病娇兄弟男主拿出两件颜色一样款式不同的衣服。“阿尘,这两件怎么样?”白以尘竖起大拇指:“有眼光!”传
耽美 62万字 4个月前
一觉醒来,辰北进入了宿舍求生游戏,与一间宿舍绑定。游戏中,白天要外出收集物资,提升实力,强化宿舍。夜幕降临,会有各种诡谲危险之物出现,必须躲在宿舍里才能生存。人与宿舍共存亡!与他人不同的是,辰北进入了游戏管理群。在这里,他可以窥探到各种有用情报……
其他 346万字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