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小说
  1. 晨曦小说
  2. 其他小说
  3. 万历明君
  4. 第106章 宵旰忧勤,案牍劳形
设置

第106章 宵旰忧勤,案牍劳形(1 / 1)



《万历明君》转载请注明来源:晨曦小说(www.chenxixsw.com)

笔趣阁最新域名: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06章宵旰忧勤,案牍劳形

将杂税派回正税,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官绅有免除正税的特权。qge500

虽有额度限制,时间期限,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官绅几乎就是有无限的正税免除权。

这也是为什么百姓会争相将田亩投献徐阶。

如今既然试点要改动正税,那这就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官绅要不要免税?

张居正静静坐在矮墩上,听皇帝逐一道来。

垂目低眉,迅速将皇帝的话语,在脑海中过了一遍。

直到皇帝一连完三条,没再往下,他这才缓缓起身。

张居正想了想,拱行礼道:“陛下,虽只松江一府,但,终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上下都盯着”

皇帝完三条,就没有简单的。

将苛捐杂税合并回正税,得简单,问题可就多了。

正税提高后,怎么遏制地方官府,换个面目继续加派?

若是一头提高正税,一头继续加派,百姓又当如何自处?

要知道,正税是中枢收上来的,杂税可就不一样了。

若只是松江一府之地也就罢了,届时铺陈天下,各地官府失了进项,免不得群魔乱舞。

至于士绅兼并之事就不必了。

这是几千年的难题,做七分,能有两分成效就不错了。

而士绅纳税更是难上加难啊!

朱翊钧点了点头,也没把话死:“先生总理阴阳,自是深谙其中三昧,所以朕才要先问问先生的意思。”

到底,还是封建王朝对地方治理的追求,实在太低了,全都习惯了粗拿粗放。

譬如最重要的两条,人事权和财权。

前者,基本也就保留一个任免权,至于任上怎么治理?自为之。

如今的考成法,就是在拿回本应该属于中枢的事务委派权,以及考核权。

阻力重重,一言难尽。

而财权就更没得了,历朝历代,只要税能收上来,就万事大吉了。

至于税怎么收上来的,什么兼并,什么士绅免税?没施行包税制就不错了,哪还管得了这些。

如今朱翊钧想做的,便是在财权之上,插税赋的分配。

事关重大,两人言词之间,自然是谨慎心。

张居正沉吟片刻,开口道:“陛下,如今内阁跟户部本来意思,是改进鞭法,拿出个章程后,在松江府先试个两三年,再逐步完善。”

“陛下既然要将杂税合并回正税,正好也可以趁着这个时,换个名目。”

“就是正税之外额外增派恐怕在所难免。”

赋以田亩纳课,役以户丁征集,赋役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方物、土贡之类的额外加派。

所谓一条鞭法,简而言之,便是赋役合一,按亩计税,以银交纳。

既然将这些正税、杂税,全部简并为征收银两,那同样可以作为新的正税名目。

那十税一,七税一,都是无妨。

什么正税,杂税,以后都换个名目,就叫一条鞭税。

但合并正税容易,想要杜绝地方额外增派,却不太现实。

言语之中,不上劝谏,却也有着打预防针的意思。

朱翊钧自然也明白,这是怕他期望太高,届时事有不协,难免胸中块垒郁积——正税提高了,却又不能杜绝摊派,那百姓就得怨声载道了。

吏胥纵其奸,闾阎受其困,都是新政常见的事。

朱翊钧斟酌了一下,开口问道:“先生,若是按照鞭法,赋役征课不再由里长、粮长办理了吧?”

张居正颔首:“赋役征课折成银两后,改由松江府直接征收,解缴入库,此后的解运事宜,也不再纷扰百姓。”

朱翊钧也认真道:“里长、粮长中枢鞭长莫及,但若是到府县,多少能管束一二。”

“先试试罢,一府一省慢慢来,船好掉头。”

张居正至多也是提醒一句,见皇帝听进去,也不再多劝。

他行了一礼,应承道:“合并正税的具体事宜,臣与户部商讨后再奏请陛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正税税额应该定多少、杂税折银怎么折、丁役怎么折,都要筹备得精细点。

想到这里,他莫名想到往后两届科举——应该给户部多补些官了,否则届时未必忙得过来。

张居正按下发散的思绪,收摄心神,继续着奏对:“陛下方才所言之二,容许百姓之间的合作生产”

他顿了顿,意味难明:“不知陛下指的百姓是?”

这同样也是一个棘的问题。

徐阶当初都致仕了,难道不能自称一声百姓?

又或者,哪怕自己是官绅,但家族里总有人是白身。

届时躲在幕后,名义上得过去,又当如何?

朱翊钧心中有些可惜,隐晦地看了一眼张居正。

他这先生,哪怕没有出知地方,对于这些地方情弊,也如此了然。

也就是大明的仕途不够科学,内阁首辅大多在翰林院、六部打转,没有地方经历。

若是张居正真的从县府一路堪磨到中枢,都不知有何等风采。

朱翊钧心里想着,面上却丝毫没有停顿,接上张居正的话:“百姓,自然是持有田产,自己耕作的百姓。”

“所谓合作生产,应当是宗学、宗田这等形式。”

“而雇佣佃户的地主这一类,则是万万不能兼并。”

换句话,生产资料可以合并,但只能是共同持有的形式。

那种地主兼并,压榨百姓的路子,便要狠狠打压。

初衷在于,朱翊钧不愿意遏制经济活力,却要防止大肆兼并,形成士绅寡头。

生产资料用于扩大再生产就好了,用于享乐,皇帝就不乐意了。

当然,想法是好的,具体能做出几分效用,那就不好了。

还是那句话,朱翊钧还年轻,试错的时间还很多,每一步都是经验,每一步都可以慢慢摸索着前行。

张居正立刻了然。

要从所有权上来分辨,明面上倒并不难。

难点在于如何施行下去——从上到下的阻力,恐怕不会。

张居正沉默了半晌,才缓缓点头。

他正要紧接着论及士绅纳粮的问题,只见皇帝站起身来,朝自己摆了摆:“午后坐得有些困乏,出去走走,路上。”

罢,朱翊钧便走到近前,把住张居正的胳膊,拉着往外走。

张居正无奈跟上。

两人走出承光殿,侧殿的张宏,以及殿外值守的蒋克谦等人,立马跟了上去。

等皇帝招让人跟远些后,张居正才继续及正事,也就是方才所,官绅纳粮之事。

张居正神情显得有些严肃,认真道:“陛下,臣也知,本朝税赋,多为官绅所截留。”

“臣亦明白陛下所忧虑——若是税赋简并,恐怕变本加厉。”

“臣深知之,但臣仍是不得不劝诫陛下”

“官绅纳粮之事,时还不成熟。”

与士绅纳粮相比,原先所商讨之事,简直可以是不过尘埃。

先前之事,最多引来府县衙门、乡绅地主的怨怼,甚至暂时还能控制在松江府地界。

但士绅纳粮这种事,哪怕只是一县之地,都要引起轩然大波。

但凡透露出一点风声,那就是跟天下所有官吏为敌!

为什么朝官都动辄请致仕?

为什么陆树声至今不来吏部赴任?

为什么花花轿子人抬头,致仕之后都要追封虚职,高配一级?

就是因为官吏致仕后,可以免税!

好日子都在致仕之后呢,既可以不用坐班,又不用受皇帝鸟气,田亩、佃户都在等着自己,弄个院子买下半城,不是更轻松自在?

现在好了,皇帝一句话,大家辛苦半辈子,就要纳粮了。

往后还怎么连田阡陌?还怎么富甲一方?

为官时不给俸禄,眼看就要致仕了,皇帝又是贴补后来者绩效,又是取消免税权。

合着好处没有,坏处全给自己占齐了?

届时一旦串联起来,中枢、地方省府、统统都要受到来自于朝廷自身的反噬!

简直就是掘朝廷自己的墓!

朱翊钧走在前面半个身位,静静听着张居正劝谏。

待到后者完,朱翊钧才开口道:“先生老成持重之言,朕受教了。”

“朕倒也不是准备一蹴而就,只是有意与先生商讨一番。”

张居正听出皇帝话里的未竟之意来。

两人现在多少也习惯了对方的表达方式。

见状便直接递过梯子:“还请陛下明示。”

朱翊钧随意摘下一片叶子,在里掐成两段,摇了摇头:“一点思路,给先生参考。”

他顿了顿,回头看向张居正,缓缓吐出几个字来:“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张居正一怔,立刻恍然大悟。

而后却慢慢皱起了眉头,显然是开始思考起利弊来。

朱翊钧静静看着张居正长考,心中却思绪万千。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官吏致仕后的超规格待遇,成为中枢财税负担的,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双轨并单轨,又改回双轨,如此拉扯数十年,都还未分出胜负,他可是记忆犹新。

一句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作为一个时代的经验,朱翊钧自然不介意拿来用用。

官户免税?

现在的官吏,免还是继续免,只不过后面考进来的,那就不好了。

分化瓦解,内部起火,多好的办法——这就是后人的智慧。

张居正一时半会不敢妄下定论,犹豫了一会,还是行礼恳请道:“陛下所言容臣缓思。”

事涉国家大事,哪里能三言两语得出结果。

皇帝给了思路,可不可行,总要多方论证商讨再。

朱翊钧失笑,点了点头:“此事也不急,先生回内阁好生思虑。”

“不过,没个具体的章程前,不要走漏了风声便是。”

张居正应声称是。

随后两人又了些别的政务。

包括发太仓银三十七万两于各边籴买粮料草束。

升山东左布政施笃臣为顺天府府尹——值得一提的是,前任顺天府尹孙一正,今日又在大牢中供出一批赃款,累计抄家已有二十余万两了。

此外,还有漕运总督王宗沐的条陈,一曰绘制近海海运图册,点明暗礁、勘测风暴等;二曰造官船,统一样式以便民运。

皇帝没什么异议,下工部、户部。

若有什么为难的事,还是浙江道监察御史,谢廷杰这厮的奏疏。

好端端的没事找事,前些时日上疏,质问朝廷为什么不给王阳明抬进孔庙,享受祭祀。

言什么,新建伯王守仁者,良知之妙契真诠,格致之论超悟本旨,其学术之醇,安可以不祀也?

王守仁,号阳明,军功封爵,乃是心学集大成者,著书立,称宗做祖。

也就是所谓知行合一致良知的那一位。

在心学门徒眼里,这位就是圣人,自然要进孔庙,跟孔子一同享用祭祀。

本来都来来回回吵了好多年了,如今又是卷土重来。

谢廷杰奏疏一上,当场就捅了马蜂窝。

在中枢本就边缘化的心学弟子,立刻就抱团起来,声援附和,请求皇帝祭祀王阳明。

但王守仁除了门徒,自然也少不了反对之人,更何况还是入孔庙,享受圣人祭祀这种事。

异见一出,朝中立马就为此争论了起来。

加上别派煽风点火,翰林院、礼部都为这事吵得不可开交,天天上奏想服皇帝。

朱翊钧对此也不想沾染。

都都不看,一股脑送去了两宫。

李太后自然是不懂这事,只能下内阁议论。

如今内阁议论不下,张居正便想抓皇帝出面定个调。

朱翊钧听了这事,连忙支支吾吾糊弄了过去——两头得罪人的事,还是留给两宫吧,朕还。

张居正看着眼前这个有些滑头的皇帝,差点忍不住白一眼。

刚才还让自己不要操劳,注意身体。

如今真拿出内阁遇到棘问题,又开始装傻充愣。

得亏是经筵暑日暂停了,否则明日就得换课程,借题教育一番了。

嗯,不过也不是没别的方式,明日献上宣宗章皇帝的御书诗歌册轴,还是顺势点两句罢。

两人稍微散了会步,树荫已经有些遮挡不住日光了,便找了个凉亭走了进去,稍作休憩。

张居正继续下一道正题:“按照王崇古的意思,兵部侍郎协理戎政这位置,暂且空了下来,他直接经由兵部各司厅介入京营的事。”

朱翊钧点了点头。

这就是边将出身的好处了,一旦入了内阁,将兵部在京营的权势架空,只在一念之间。

如今操练、整备的具体事务,交给了顾寰,而清楚空饷,将领惩治,则托付给了王崇古——朱翊钧只控制着京营发饷之事。

他想了想,诚恳请托道:“元辅,朕跟王阁老的意思,往后京营恐怕会时常到边境轮戍,还要内阁多帮衬一二。”

轮戍不只是兵部的事,涉及到工部、户部、地方督抚,不能每次都像岳阳卫一样霸王硬上弓。

张居正没多什么,这都是日常事务了,拱了拱,便应下了这事。

这时候他突然想起一事,认真提醒道:“陛下,还有一事,盐政衙门的事差不多议出来了。”

“殷士儋过些时间便要入京领旨。”

“如今正在定论此事,这些时日的廷议,陛下莫要再推脱了。”

皇帝放假之后,整天不是习武御射,就是钓鱼游泳,不鞭策一二是不行了。

朱翊钧心偷瞄了张居正一眼,见他神色凛然,已经拿出老师的架势了,连忙从善如流:“先生放心,朕省得了。”

张居正见状,稍微舒缓了神色。

看了看天色,已经奏对了半个下午,时候已经不早了。

张居正稍微理了理思绪,起今日最后一事:“陛下,湖广如今还有两事,需要陛下斟酌。”

朱翊钧一听,立马肃然以对:“先生请。”

这是近来最为倾注心神的几件事情之一,容不得马虎。

张居正从怀中拿出一份奏疏,恭谨道:“陛下,按例,今年各省应当减释的重囚、举荐的乡间遗贤,各地奏疏都呈报到了六部。”

“江南重囚四十二名口等,刑部、大理寺减释了二十七人,山东减释了十三人等”

到最后,他顿了顿,语气有些复杂:“湖广重囚,无人减释。”

朱翊钧闻弦知意,立刻明白张居正的意思。

他难得有些紧张,连忙解释道:“先生,不是朕的意思!”

谁这么贱,玩这种挑拨离间!

人活在世上哪里能不顾乡人。

张居正作为湖广出身,有些事免不了俗。

张居正拿出这事,并不是要为重囚求情,而是在试探自己——是不是因为一时喜恶,要在政治上惩戒湖广。

否则,为什么大家都照章办事,就湖广一个人都没减释!?

重囚只是苗头,未竟之意,的是官吏升迁、科举录用等等等等。

今天敢区别对待,以后是不是湖广就永不叙用了?

所以才有这一问——这到底是不是皇帝的意思。

但朱翊钧实在冤枉!

他连忙自陈:“且不先生便是湖广出身,退一万步,湖广的事情中,张楚城便是湖广荆州府江陵人。”

“朕岂有不分是非之理?”

张居正摇摇头,认真道:“陛下,臣并非居功自傲,来质问陛下,而是提醒陛下,要当心这种事。”

“不止重囚,举荐的乡间遗贤,湖广也一人都无。”

“减释重囚是刑部、大理寺所为,举荐之事,是地方督抚、吏部办的。”

“陛下,揣摩圣心之辈,古往今来太多了!”

朱翊钧一滞。

而后陷入默然。

他理解张居正话里的意思。

事情涉及刑部、大理寺、吏部、地方督抚,没几个人都这么大能耐串联。

即便有,也不会这么家子气,干这种没甚效用还显得蝇营狗苟的事。

很大可能,只是单纯的不约而同,有意投皇帝所好。

而张居正的言外之意,未必没有试探皇帝对湖广的态度——毕竟马上就要科举了。

不过更多的,也是在提醒皇帝朱翊钧。

既然喜恶表达这么明显,那就要心这种打着为皇帝好的旗号办事之人了。

朱翊钧脑海中过了一遭,想透之后,缓缓开口道:“先生金玉良言,朕听进去了。”

张居正满意点了点头。

又起另一事:“至于第二事,乃是今日湖广布政使徐学谟的奏疏到内阁了。”

“问及圣上意下,湖广之事,究竟要做到如何地步?”

“朱希忠是否有些杀戮过甚了。”

()



相关小说推荐

重生2010之隐形首富

重生2010之隐形首富

西就东成 / 文

开挖机泡会所的赵昊重开在高中篮球场上,还没来的及高兴,就看见了高中时期跳楼死去的发小,于是当着全校师生表白娶她,然后打着娶她的幌子,找亲戚搞了一笔钱当本钱,辍学创业。2010年正是一个黄金年代,比特币、美团、小米、斗音、块手…这些都是风口,赵昊抓住这些机会,成功成为了隐形的首富。

其他 23万字 11个月前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水下野鱼 / 文

万万没想到,事业有成的杨文东,意外穿越回到了50年代。重活一次,他要再来一次白手起家,走上这个时代最巅峰,开创一个属于华人的百年世纪豪门。清纯可爱的青梅竹马、性格迥异的双胞胎姐妹花、环肥燕瘦秀色可餐的各国淑丽。该有的都会有,不该有的也可以有~什么?还可以全部合法的娶回来?

其他 343万字 1天前

都重生了咋还学医呢

都重生了咋还学医呢

讠戒 / 文

杨鑫,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最年轻的副主任医师。工作兢兢业业,荣获锦旗无数,治愈患者上万,可他自己却得了一个病。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忽然察觉到自己失去了喜欢一个人的能力。时间,在他心口挖了一个洞,怎么都填不满,而时间又给他打开了一扇门,让他重新回到高二那年。风扇在转,老师在讲,粉笔在黑板上库库的响,同桌疲倦的趴在课桌上酣睡,杨鑫看着炽热的阳光透过教室玻璃窗打进来的样子,还有书桌上高高筑起的防御

其他 29万字 11个月前

海贼:百兽海贼团的翼神龙

海贼:百兽海贼团的翼神龙

神奇的海螺姑娘 / 文

伊恩万万没想到,明明在玩游戏王的他居然穿越到了海贼世界,还被名师凯多捡了回去。还好他的魂卡,拉的翼神龙成为了他的恶魔果实能力!于是,百兽海贼团的太阳开始冉冉升起!多年之后。红发:伊恩疯了,他说要搞新太阳神!伊姆:太阳神?当然伊恩啦,难不成尼卡啊?凯多:我选伊恩当太阳神,他才是众望所归!

其他 32万字 11个月前

重生的我选择与天后领证

重生的我选择与天后领证

与门 / 文

此际二零一二年,史无前例的机遇正接踵而至。比如顶头上司家里有一个当红的歌手女儿……站在命运的分岔路口,毅然选择了与被老父亲催婚而感到苦恼的她领证,赚取她那七百万酬劳!却不曾想,她是一位纯爱战士!那么……(本书元素:无系统、轻松日常)

其他 27万字 11个月前

从婴儿开始入道

从婴儿开始入道

古羲 / 文

乱世求生,盛世求名。饱经风霜的大禹朝仍处于盛世年间。西北有少年徒步九千里,孤身斩大妖,争一世功名。龙湖,有不世宗师赶赴人间,开宗立派,百世留名。帝都有圣人传道万千,教徒遍布各州,流芳千古。而在青州城内,一座将门世家院落中。有个孩童却整日不务正业,只知下棋作画,垂钓弹琴。多年后——……剑起龙烟三千里,一剑斩尽九洲城!世间万法,唯我,入道也。……继《超神宠兽店》《黑暗王者》《永夜神行》《重启末世》…

其他 377万字 1天前

本页面更新于
回到顶部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