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小说
  1. 晨曦小说
  2. 其他小说
  3. 万历明君
  4. 第80章 及锋而试,后人故智
设置

第80章 及锋而试,后人故智(1 / 1)



《万历明君》转载请注明来源:晨曦小说(www.chenxixsw.com)

笔趣阁最新域名: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0章及锋而试,后人故智

朱翊钧上拿着奏报,错愕地看着左右。qge00

这话自然不需要别人来答,他只是惊讶之下自语罢了。

李春芳这一,着实在朱翊钧的意料之外。

滑跪就算了,好好回家养老又不会追究你,凑上来想把自己孙女送进宫干什么!?

抛开皇帝不结高门大户的祖宗成法不谈——君臣有争议的时候,才会考虑到祖宗成法,君臣有共识,可不会管什么祖宗成法。

可对于这种科举门第而言,成为外戚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国朝惯例,外戚虽能参加科举,但却不会授官,哪怕考中了,一样只能顶个进士头衔在家养鱼种地。

李春芳三个儿子虽然没出息,但总还有孙子,玄孙。

一朝首辅,只要后代兴旺,怎么也能盘桓一地。

历史上李春芳的后代繁衍成兴化望族,巡抚、尚书屡出,可不比外戚差。

所以,李春芳究竟怎么想的?

朱翊钧盘坐在蒲团上,陷入沉思。

张宏心伺候左右,轻声开口道:“万岁爷,这道奏是否下内阁?”

海瑞的密奏,直接由锦衣卫送到司礼监的,下不下内阁,还是两。

朱翊钧抬眼看向张宏,一时没有答话。

沉吟片刻后摇了摇头:“先去请元辅和先生来一趟。”

这种大事还是开会的好。

他想拆分南直隶这种事,也不便宣之于众。

无论徐阶、李春芳怎么猜到的,他自己反正是不能认下。

有些话,不出口,是人在支配事,一旦出口,就是事在支配人了。

不过,跟内阁商议一番,还是有必要的。

一来,他不够了解李春芳,有些把握不准此人的想法跟意图。

张居正与李春芳都是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同科同学,又同在内阁任事。

高仪则跟李春芳是多年礼部同僚。

都能算得上是熟识。

互相参谋一番,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嘛。

二来,这种大事自然不能自个儿躲在西苑想出个结果来。

在朱翊钧有意无意的影响之下,已经给内外营造了一种,大事都会与大臣商量的政治氛围。

这种政治互信是很难得的事情,他不会轻易打破这种默契。

张宏闻言提醒道:“万岁爷,弘农王跟会稽王没撑过这个冬天,今日,高阁老和许驸马,替陛下去各殿庙行丧礼了。”

朱翊钧哦了一声,他还真忘了这茬。

王爵去世,按例辍朝并行丧礼祭奠。

虽然不是一天死的,但为了省功夫,就给凑一块了。

一番忙活下来,高仪今日当是无暇了。

朱翊钧摆了摆,示意先去请张居正。

辍朝还是得在内阁值班的,人自然在内阁。

由于内阁距离西苑颇远,朱翊钧特意给几位阁臣赐了肩舆。

所谓“每到传宣陪燕侍,东华门里赐肩舆”,这些殊荣都是邀买人心用烂的段,但正是因为好用,才会被用烂。

正旦施恩,只有四位阁臣得了此殊荣,虽四人都连连上疏请免,但每次从内阁到西苑,穿行紫禁城,也还是坐得稳稳当当。

其余大臣看着几位阁老肩舆上的刻字,更是艳羡不已——皇帝为防几位阁老认错了肩舆,贴心地刻上“柱国”、“师保”、“辅政”、“硕德”几字,以示区分。

私下里都在,憾而不能得一字。

就这样,张居正从内阁,被请到了西苑。

朱翊钧没准备在万寿宫召对,而是掐着时间,稍微等了一会,才换上常服,去往乾明门外的承光殿。

承光殿就是以前的仪天殿,成祖将其修缮后,换了个新名字,取承续明光之意。

原先供奉的佛像被朱翊钧陆陆续续迁出,作为了他召见外臣之地。

此时张居正已经承光殿外等候。

“陛下。”张居正行礼。

朱翊钧忙把住他的,将他扶起:“元辅不必多礼,令尊身体好些了么?”

自然而然的起寒暄,无往不利。

张居正被拉着,落后皇帝半个身位,一同进了殿:“替家严谢过陛下关怀,郎中,是肺腑上的老毛病,服过药,一过冬就好了。”

朱翊钧忍不住看了一眼张居正。

老毛病就是慢性病,药石无医的那种。

寿命天定,这个时代有慢性肺病,基本上没什么办法,就是怕死得不是时候。

父亲去世,得回乡守孝三年。

朱翊钧如今可还离不得一位能控制局面的首辅,如今二人正是携并进的时候,不好轻易换人。

这倒是提醒了他。

趁着下个冬天来之前,得再施恩,给张父、高仪这些人的居所,修几间暖房。

两人来到殿中,朱翊钧给张居正赐了座,示意张宏把海瑞的奏报递过去。

他缓缓坐到御案后边,等着张居正慢慢看,嘴上道:“李春芳的意思是,让中枢这边高抬贵。”

“他还有身后那些人,将谋逆的几个刺头扔出来,还有放盐政、出让部分粮税、三成茶课,以及”

朱翊钧顿了顿,用一种无奈地语气道:“以及将他孙女送进宫。”

张居正一心二用,边听皇帝着,眼睛则是仔细看着奏报。

他没有第一时间接话,而是面色不愉道:“陛下,奏报到了通政司就该誊抄给内阁的,如何直接送进了司礼监。”

虽张居正对皇帝目前的长势都很满意,但内阁该争的东西,还是得争。

这与个人感情无关,在什么位置,就得做什么事。

朱翊钧连忙告饶:“是通政使何永庆不晓事,朕已经教训过他了,元辅稍安。”

不管是不是,反正他这么了,那就只能是通政司不懂事了。

张居正闻言点了点头。

他也就是表明态度,点明正常的流程。

毕竟这奏报上的事,不好宣之于众,有所隐瞒实属正常,至少没瞒着他张居正。

张居正合上奏报,斟酌了片刻,才道:“李春芳的事,陛下有决意了?”

皇帝是要内阁配合,还是有意跟他商量,不同的选择,张居正拿出的态度自然也不一样。

朱翊钧摇了摇头:“朕不通政事,正要问过元辅的意思。”

“不过有此战果,朕倒是倾向于鸣金收兵。”

如今是中枢表了决心,南直隶部分人有所退让。

但要这些人全部引颈就戮,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若是这次谈崩,之后恐怕就难以收场了。

到目前为止,南直隶的反扑都还只是浅尝辄止,真正撕破脸的话,可不是这么简单。

届时恐怕就是漕粮一粒不能入京、松江府的倭寇再度烧杀抢掠、士绅百姓杀官示威。

从某种意义上来,并非是中枢的乡党、南直隶的高官,代表了南直隶。

而是基于民间广泛的诉求,才有了这些官吏代表南直隶的土壤。

所谓的广泛,包括了商人、地主、农夫、吏、低品阶的官员等等等。

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广泛诉求,所谓的高官们,才可以代表一地。

并不是,把这些头头脑脑杀光,南直隶的就太平了。

就像唐朝的安禄山,存在的土壤,正是在于河北广泛的诉求。

哪怕将其擒杀,也并不妨碍河北再推出别的代言人,搅动个数十年。

如今朱翊钧若是狠下心,把南直隶高官勋贵都犁一遍,非但无济于事,还要将税基打烂了,那眨眼之间就得天下糜烂。

是故,既然这些人代言人低头了,该谈就得谈了。

各自让一让,相忍为国嘛。

前世税改,不也得让朱家人去南方慢慢谈吗?

理就是这个理。

所以朱翊钧从未想过将这些所谓的代言人杀个精光,就能拿捏南直隶了。

只不过是徐阶不按套路出牌,逼得他不得不拿出决心给这些人看罢了。

如今既然给出了心理价位之上的筹码,那也不是不能给这些人一个体面。

这趟去,是搞钱的。

如今钱搞到,就没必要节外生枝了。

张居正不置可否,又追问道:“那李春芳提出的条件呢?”

朱翊钧看向张居正,征询道:“朕不了解李春芳,元辅不妨你的看法?”

他以问代答,想听张居正的意见。

张居正也不避讳,重重道:“李春芳不老实,他这是在试探!”

朱翊钧一怔。

他身子前倾,疑惑道:“试探?”

张居正点了点头:“他在试探,经此一事后,陛下的处境”

“有没有遭到内阁的警惕,有没有受到两宫的不满,有没有因此,造成君臣离心!”

朱翊钧本是皱眉沉思。

听罢张居正的话,突然灵光一现。

他一拍大腿:“难怪他要送孙女进宫!”

张居正投来赞许地眼光,果然是一点就透。

他接着道:“但凡陛下此次,受到的怨望过深。”

“朝臣和两宫反对之下,就不可能允他的孙女进宫。”

“他想看看,大家会不会惧怕陛下过早亲政!”

朱翊钧默然。

按照他方才的想法,最多以为是李春芳滑跪过快。

如今被点醒,不得不感慨一声,这些人,简直都快成精了!

送孙女入宫,其实就是提前完成了选秀这一道程序。

此事对皇帝而言,可谓百利而无一害。

只要皇帝身边的支持够多,随时都能纳入后宫。

而皇帝的大婚,却有着重大的意义——成婚,基本上就意味着亲政!

李春芳这是故意给皇帝递枕头,来试探朝官和两宫的反应,进而判断中枢的局势。

如若他孙女送不进宫,明众人面上服从,一旦涉及到根本,却还是恐惧、反对着皇帝。

这种情况下,既不用变成外戚,也可以针对局势,及时调节对中枢的策略。

而所谓的拆分南直隶,就会变成缓兵之计。

相反,若是两宫欣然,朝臣竟同,顺利地将孙女送进了宫。

那就明,皇帝冲龄践祚,就已然把握住了大局,同时在此次事件当中,并没有遭受太多的怨望。

如此,李春芳自然是顺理成章地滑跪,转型成为外戚,再赌百年富贵。

那么所谓的拆分南直隶,则会是甘做马前卒,替皇帝分忧。

偏偏这种首鼠两端,还没办法苛责他——都送孙女进宫了,这种表态还不够吗?

果真是聪明人啊。

朱翊钧顺着张居正的话下去:“所以,无论是做给外人看的,还是给自己人安心,这秀女,朕都不得不收?”

张居正既然点破了这一点,就明至少他没有忌惮自己亲政。

好首辅啊。

不过女大三,总感觉怪怪的,嗯,还是幼女,更怪了。

张居正点了点头:“哪怕陛下只是单纯不想接受李春芳的好意,外人恐怕也会怀疑是不是受到了什么阻力。”

稳定压倒一切。

为了让不清楚局势的各省府一个明确的象征,这事确实不应该拒绝。

朱翊钧无奈地摇摇头,被李春芳摆了一道就算了。

问题是,要是奇丑无比,该如何是好?

张居正仿佛看穿了皇帝的想法,贴心宽慰道:“陛下放心,在我朝,要是没官相的话,是做不到李春芳那个位置的。”

朱翊钧听懂了张居正的意思。

无非就是皇帝看脸,太丑了压根做不到廷臣的位置上。

所以后代都不会太丑。

朱翊钧勉强服自己信了,生无可恋地摆摆,示意可以接受。

他略过了此事,继续道:“那李春芳首倡的拆分南直隶之事,元辅怎么看?”

张居正沉吟了片刻,摇了摇头:“臣以为,还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李春芳是谈条件,自然把事情往好了。

但站在张居正这个位置,一眼就能看出美化过甚了。

他补充道:“再是划个巡抚出来分税,也还是得走漕运。”

“问题便在于,两淮如今卡在南直隶上,不是随便划一个布政司就能解决的。”

“就怕,引起反弹,反而会坏了税。”

“况且,所谓的十年之功,不免有些夸大其词。”

国朝二百年成例,已经深入骨髓了,根本不是十年就能做成的。

朱翊钧听了张居正的话,也颔首认同:“朕也是这般顾虑。”

“李春芳心不诚。”

果然还是明白人多,张居正一看就明白其人有些夸大其词。

要真是将拆分南直隶这件事,摆到台面上,必然要引起轩然大波——甚至于,李春芳未尝没有警告的意思。

南直隶并非没有积极的一面。

南京六部拥有相当大一部分职权。

南方诸省的低级官吏,一应考核、任免、升迁,都是南直隶吏部直接为之。

这极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南直隶兵部历史上多次直接发兵平叛,而户部更是可以直接截留江南的赋税,自行调用配合兵部。

北方用兵的时候,南方也向来是坚实的武力后盾。

也很难这些人除了私心,就不顾国家。

如今的公文当中,都还充斥着“南京国本”这类话语,乃是无可争议的另一中枢。

这些都是南直隶合法性的来源——正统中枢、有着积极的行政与军事意义、天下泰半的赋税作为后盾等等等等。

更别提暗地里地主乡贤,文人世家相互抱团,树大根深。

杀官造反,再来一个五人墓碑记盖棺定论,又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如今倭寇在松江府外蠢蠢欲动,就是明证。

正面反面,明里暗里,南直隶都有着一个不容觑的想象共同体,想拆分不可能那么简单。

后世的建奴在江南杀了这么多人,最后想拆分南直隶都要旷日持久。

这种事,不是李春芳嘴巴一张就能办到的。

张居正看向皇帝,开口道:“陛下,臣以为,此事至少要开了海运之后,才能置巡抚于凤阳府等七府。”

两淮卡着脖子,话始终不够硬气。

如今交了春,工部和王宗沐,开始了第二次近海海运的尝试。

只要中枢有这个心力,成事也是早晚而已,不必急于一时,跟南直隶现在撕破脸抢夺七府税源。

朱翊钧点了点头,认可了张居正的话。

而后,他却话锋一转:“不过,李春芳之议,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

张居正心中一动,迟疑道:“陛下的意思是”

朱翊钧突然站起身,伸拿出纸笔,着绘画南直隶的地图。

还不忘朝一旁的张宏吩咐道:“往后在正殿画一副疆域图挂着。”

吩咐完,便继续低头绘。

他三下五除二,将南直隶十四府画了出来,伸请张居正上前来看。

“巡抚加户部尚书有些太过明显,行事也操之过急。”

“不过元辅方才漕运,倒是点醒了朕。”

“把操江御史和操江提督,拿回中枢!”

张居正侧过身子,看着皇帝在草草绘成的地图上笔画,露出恍然之色。

所谓提督操江,就是领江防,操练兵卒之事。

一文一武。

如今武正是由,掌南京右军都督府事,永康侯徐乔松,提督南京操江兼管巡江掌府事。

文则是由,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张卤,提督操江,兼管巡江。

如今皇帝是想先从江防下。

张居正顺着皇帝的想法,出声问道:“加巡抚?”

二人对视一眼。

朱翊钧指着凤阳七府:“操江提督,兼巡抚凤、安、徽、宁、池、太、广,改驻安庆!”

这是已经见过成效的故智,他自是拿来就用。

不比加户部尚书,操江提督收归中枢则要温和得多。

其一,前者是直接抢夺税源,后者却是兵权。

中枢对军权改制,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

其二,前者突兀地加上一个户部尚书,谁都会深思,但后者,本就是一个成熟的系统。

改了驻地和加了职权,也不算太敏感。

其三,操江提督,本就在勋贵中。

与浑然一体的文臣不同,勋贵相对而言骨头软,听话——否则也不会只有怀宁侯跟魏国公坐以待毙了。

再者,让依附于南直隶的操江体系,重新回到中枢的调度下,很难那位永康侯徐乔松会不乐意。

总而言之,这要比李春芳直接抢夺税源,要更加润物细无声一些。

张居正思忖片刻,也伸在图上一指:“那么钱粮,就得直接从漕运衙门截留。”

至此,便将将内水水路的兵权,直接收归了中枢。

漕运总督按住京杭运河。

操江提督镇守长江。

朱翊钧嗯了一声:“那就如此罢,告诉李春芳,如果能促成此事,南直隶的事,就结了!”

至于往后就得等操江提督的事稳定下来再了。

张居正点了点头,后退几步,行了一礼。

这是内阁也认下此事的意思。

他正要离开之际,突然想起一事,又默默停下了脚步。

张居正抬头看向皇帝:“陛下,此次海御史能带回来多少银两?”

朱翊钧闻言,振奋道:“听闻有十万两之巨!”

张居正一愣,旋即意识到皇帝在开玩笑。

他叹了口气,又挪步走了回去,就这么静静看着皇帝。

朱翊钧笑了笑:“叫上户部王尚书来,分一分,议一议。”

()



相关小说推荐

重生2010之隐形首富

重生2010之隐形首富

西就东成 / 文

开挖机泡会所的赵昊重开在高中篮球场上,还没来的及高兴,就看见了高中时期跳楼死去的发小,于是当着全校师生表白娶她,然后打着娶她的幌子,找亲戚搞了一笔钱当本钱,辍学创业。2010年正是一个黄金年代,比特币、美团、小米、斗音、块手…这些都是风口,赵昊抓住这些机会,成功成为了隐形的首富。

其他 23万字 11个月前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水下野鱼 / 文

万万没想到,事业有成的杨文东,意外穿越回到了50年代。重活一次,他要再来一次白手起家,走上这个时代最巅峰,开创一个属于华人的百年世纪豪门。清纯可爱的青梅竹马、性格迥异的双胞胎姐妹花、环肥燕瘦秀色可餐的各国淑丽。该有的都会有,不该有的也可以有~什么?还可以全部合法的娶回来?

其他 343万字 2天前

都重生了咋还学医呢

都重生了咋还学医呢

讠戒 / 文

杨鑫,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最年轻的副主任医师。工作兢兢业业,荣获锦旗无数,治愈患者上万,可他自己却得了一个病。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忽然察觉到自己失去了喜欢一个人的能力。时间,在他心口挖了一个洞,怎么都填不满,而时间又给他打开了一扇门,让他重新回到高二那年。风扇在转,老师在讲,粉笔在黑板上库库的响,同桌疲倦的趴在课桌上酣睡,杨鑫看着炽热的阳光透过教室玻璃窗打进来的样子,还有书桌上高高筑起的防御

其他 29万字 11个月前

海贼:百兽海贼团的翼神龙

海贼:百兽海贼团的翼神龙

神奇的海螺姑娘 / 文

伊恩万万没想到,明明在玩游戏王的他居然穿越到了海贼世界,还被名师凯多捡了回去。还好他的魂卡,拉的翼神龙成为了他的恶魔果实能力!于是,百兽海贼团的太阳开始冉冉升起!多年之后。红发:伊恩疯了,他说要搞新太阳神!伊姆:太阳神?当然伊恩啦,难不成尼卡啊?凯多:我选伊恩当太阳神,他才是众望所归!

其他 32万字 11个月前

重生的我选择与天后领证

重生的我选择与天后领证

与门 / 文

此际二零一二年,史无前例的机遇正接踵而至。比如顶头上司家里有一个当红的歌手女儿……站在命运的分岔路口,毅然选择了与被老父亲催婚而感到苦恼的她领证,赚取她那七百万酬劳!却不曾想,她是一位纯爱战士!那么……(本书元素:无系统、轻松日常)

其他 27万字 11个月前

从婴儿开始入道

从婴儿开始入道

古羲 / 文

乱世求生,盛世求名。饱经风霜的大禹朝仍处于盛世年间。西北有少年徒步九千里,孤身斩大妖,争一世功名。龙湖,有不世宗师赶赴人间,开宗立派,百世留名。帝都有圣人传道万千,教徒遍布各州,流芳千古。而在青州城内,一座将门世家院落中。有个孩童却整日不务正业,只知下棋作画,垂钓弹琴。多年后——……剑起龙烟三千里,一剑斩尽九洲城!世间万法,唯我,入道也。……继《超神宠兽店》《黑暗王者》《永夜神行》《重启末世》…

其他 377万字 2天前

本页面更新于
回到顶部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