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小说
  1. 晨曦小说
  2. 其他小说
  3. 万历明君
  4. 第66章 德輶如羽,众擎易举
设置

第66章 德輶如羽,众擎易举(1 / 1)



《万历明君》转载请注明来源:晨曦小说(www.chenxixsw.com)

笔趣阁最新域名: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66章德輶如羽,众擎易举

十一月十日。qge00

近晌午。

朱翊钧结束了经筵,回了西苑。

漫无目的地在西苑走走看看。

这片熟悉又陌生的西苑,他已经太久没有见过了。

遗憾的是,如今的地貌景物,与后世大不相同。

朱翊钧随捻了一片树叶,无意识地将其在中扯得七零八落,任由大脑放空。

朝中现在定然是不平静的,毕竟才发生了牵扯三族的大案,各种御史求情、给事中陈利弊。

但朱翊钧将政务尽数扔给内阁,又搬来了西苑后,这些声音也不怎么会入耳了。

他在西苑漫步了约莫半个时辰,差不多到午膳的时候了。

时候到了,自然要回去用膳,一行人便回转万寿宫。

半途中,又撞上了迎面赶上来的李进。

朱翊钧一看就知道这是李太后有事找他——自从慈庆宫起火之后,朱翊钧就将张宏留给了陈太后,李进送到李太后那里去,吩咐他们,将两位太后身边人,全数清理一遍之后,再回万寿宫。

李进走到近前,开口道:“陛下,国丈来西苑了,太后请您一块过去用膳。”

朱翊钧闻言,无所谓地摆摆,表示知道了。

以武清伯的段位,他应付起来也不算费脑子,就当是休息了。

他问起正事:“遣散宫女太监的事如何了?”

李进恭谨地跟在了身后。

闻言回话道:“陛下,女官六宫,尚食局与尚寝局的女官,多数遣散出宫了,只留了心腹。”

“其余四局,将想离宫的、来历不够清楚的、受了外朝恩的,全数遣离了。”

朱翊钧点了点头。

尚食局与尚寝局关乎身家性命,做得谨慎一点,其余四局则一一盘查,也算合理。

当然,这只是第一轮,往后还得再筛几遍。

朱翊钧嗯了一声,等他继续。

李进又起太监来:“陛下,太监不似宫女那般,可以给些银两就遣散出宫。”

“目前是,将来历不好的,打发去守陵,将受了外朝恩的,遣送到了南直隶养老。”

“此外大多数,则放到神宫监这些不打紧的地方,不让踏足西苑。”

朱翊钧补充道:“趁这个会,再清查一下各监各局人数,吃空饷都退了。”

“十年以内,太监退下去五个,只进三个。”

内廷员额实在太多了,嘉靖十年,仅仅是清查内廷的工匠,就清查出了老弱残疾、有名无人者56名,实留2255名。

员额多,就意味吃空饷,也意味着有空子钻。

这些有名无人者,就是别有居心之辈安插人的绝佳途径。

别看紫禁城是皇城,实则就是个四处漏风的筛子。

得亏趁着这个会查了个底朝天,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如今外人若是想进紫禁城,那可有的是路子。

太监们竟然明目张胆卖门票!

得亏这次慈庆宫着火,让他借搬来了西苑,不然以后出点什么事端,就悔之晚矣。

李进躬身应是。

朱翊钧却看着李进,冷不丁来了一句:“人员清退,员额的饷,可以留给你们再吃半年。”

“但要是这事不配合,就别怪朕无情了。”

李进眼皮一跳,连忙道:“奴婢”

朱翊钧打断了他:“就这样吧,朕会让张宏和蒋克谦,一起做这事,半年的饷,朕许给你们,跟下面的人都分分,把这事做好。”

亏空了这么久,也不差这半年。

反而是正当再让半年出去,给这些太监分一分——毕竟才经历了清宫的动荡,总要安抚一番才是。

李进心悦诚服。

幸亏了世宗在西苑大肆兴建殿阁,如今西苑殿阁众多——安置太后和几名公主,自然还是绰绰有余的。

其中陈太后挑了乾光殿住下,李太后则选了元熙延年殿住下。

当朱翊钧来到元熙延年殿外的时候,就听到里面一大票人的声音。

有孩,有女眷,也有中年的声音。

皇帝一行,人数众多,里面似乎也听到了外边的动静,各种声音戛然而止。

朱翊钧搓了搓脸,露出温和地神情,缓缓走了进去。

“陛下。”

“拜见大兄皇帝陛下”

“圣上。”

众人纷纷行礼。

朱翊钧粗略一扫,李伟一家子来了不少,长子李文全、嫁到平江伯府上的次女李彩云、孙子李诚铭。

此外还有自家的一母同胞的弟弟妹妹,寿阳公主朱尧娥、永宁公主朱尧媖、瑞安公主朱尧媛,以及弟弟朱翊镠。

他伸让众人起身:“都是一家人,何必这么见怪。”

李彩云忍不住看了这侄子一眼。

她来之前,夫家一再嘱咐她,皇帝心狠辣,万万不要恃宠而骄,恶了圣心,否则就万劫不复。

可她现在看起来,却没什么感觉。

分明就是个十一岁的孩子,还能心狠辣到哪里去?

朱翊钧拉着妹妹朱尧媖的,走到李太后面前,笑道:“母亲族人进宫,娘亲也不知会孩儿一声。”

罢,又给李太后请安。

李太后白了皇帝一眼:“上次我阿父进宫要见你,伱当时还没空。”

朱翊钧自动略过了责怪的言语,朝李伟道:“哦?国丈上次进宫寻朕,所为何事?”

李伟见皇帝不是一两次了,也没有原先的拘谨。

他有些不好意思道:“陛下,上次您海运的事,臣遣人去看了,确实不乏为生财之道。”

李太后有些奇怪地看了两人一眼。

好奇道:“什么海运?我怎么不知道?”

朱翊钧将朱尧媖牵给李太后,开口解释道:“娘亲,是这样的。”

“您知道海瑞吗?”

李太后点了点头,海瑞这人的名声,她还是知道的。

命妇们没少跟她起此人,什么一根筋,跟大臣们过不去之类的。

朱翊钧继续道:“六月的时候,为了赶走高拱,被迫应下了让海瑞回京之事。”

“但孩儿一想到此人太过凶蛮,不懂与人为善,就生怕重演包拯之事,这才想为国丈寻条正经财路。”

话音刚落,李伟还毫无所觉,长子李文全,跟长孙李诚铭对视一眼,都觉得不妙。

果然,李太后多少也能把握一些自家儿子的脉络。

怀疑地看向皇帝:“包拯之事?正经财路?”

言外之意是有什么不正经的财路吧!?

朱翊钧点了点头,给朱尧媖打结的头发顺了顺,不经意开口道:“孩儿曾听闻,宋仁宗时期,有个皇亲,叫做赵青。”

“此人作奸犯科,落在了包拯里,竟然被明正典刑了。”

“孩儿不知道宋仁宗如何作想,反正孩儿是不想国丈步了后尘的。”

李伟兀自还没反应过来。

李文全跟李诚铭立刻下拜:“臣等有罪!”

见拽着李伟拉扯不动,父子两人更是气急。

朱翊钧连忙将人扶起,宽慰道:“朕不能无视国法,姑息国丈,是朕本事不够,怎么还能让国舅请罪。”

李彩云终于也意识到什么,连忙跪下,一同请罪。

李太后脸色一冷,看了看一脸诚挚的儿子,又看了完全状况外的父亲。

没好气朝皇帝道:“别拐弯抹角了,阿父这资质,就得直接呵斥才行!罢,究竟犯了什么事?”

李伟这才猛然回过神,原来是皇帝在问罪!

他连忙下拜。

朱翊钧一把扶住了他,恳切道:“娘亲,今日咱们一家人吃饭,不必这样的。”

“也不是什么大事。”

“当初高拱暗害了冯保,孩儿想着冯大伴没有子嗣,不如将府上财资充公,为他办个葬礼。”

“结果,让顺天府孙一正抄家,二十万两,就报了二万两上来,其余的,都被分了个干干净净。”

“锦衣卫,孙一正丧心病狂,故意给国丈送了不少,想拖国丈下水。”

他神色温和地完始末,将几位家人一一扶起。

眼见李太后就要呵斥李伟,他连忙打圆场道:“娘亲,也不必对国丈太严苛了。”

“孩儿早先便想到了,国丈府上没有生财之道,早晚要受到外朝蛊惑。”

“如今起这事,当真不是问罪国丈,实在是发自肺腑,想保全国丈啊。”

“娘亲,你是不知道,那海瑞胆大包天,听闻,竟然将世庙骂得流鼻血!就怕他盯上国丈,效仿包拯啊!”

李伟扑通一下再度跪倒在地:“陛下,太后,孙一正就给我送了八千两银子!”

“我马上退还!马上退还!”

朱翊钧仿佛没看见,随拨了拨朱尧媖的鼻子——这姑娘,长得当真讨喜。

李太后面色铁青:“去!马上去给我退了!”

对于李太后的反应,朱翊钧早有预料。

历史上李伟跟着张四维做生意,被张居正捅破,李伟也是这样赶着进宫,挨了自家女儿一通训斥。

李伟被训,就要起身离去,一顿午膳也不敢留。

朱翊钧连忙拉住他,向李太后求情:“娘亲,这只是事,不要伤了和气。”

“况且,这只是治标,若是娘亲要让国丈,过海瑞那等日子,孩儿也于心不忍。”

他将李伟留了下来,亲切道:“国丈不急,回去再退还,咱们先用膳,还要海运的事呢。”

李太后顺坡下驴,嗯了一声,算是揭过了这事。

毕竟是阿父,好容易进宫一趟,也不想不欢而散。

她看了一眼李进,吩咐道:“上午膳吧。”

朱翊钧插话道:“娘亲,让李大伴也一块用膳吧,算是家宴。”

李太后迟疑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

李进一时足无措。

还是李诚铭将他拉着入了席,才浑身不自在地坐了下来。

众人先后坐下,李彩云默默低下头,不敢去看皇帝——她这才明白,为何夫家这么形容皇帝!果然是面红心黑!

朱翊钧坐下后,看向李诚铭:“向直还没有官身吧?”

向直是李诚铭的字,突然被点到,连忙回话:“陛下,学生荫了个国子监监生。”

朱翊钧哦了一声。

看向李伟:“国丈,这样,孙一正的钱,你也别退还了,面上不好看。”

“就让向直把钱,送去新学府,给山长马自强,是国丈仁义捐赠,借此去新学府讨个职来。”

“新学府往后也要开列官阶,不得向直有天份。”

不等李伟答话,李诚铭当即起身谢恩。

朱翊钧有些喜欢上这个有些灵的表兄了。

他又朝李伟问道:“国丈,海运的事,有什么眉目了?”

国舅李文全心拱,示意这事他在负责。

朱翊钧朝他看去,颔首示意他发言。

李文全斟酌话语,有些局促回道:“陛下,六月时,臣查了不少案卷,也问了不少有交情的漕商。”

“这才得知,海运,没有牙兵是行不通的,这才找了平江伯府上搭伙。”

这时候李彩云微微欠身,示意就是她的夫家。

朱翊钧自然知道,不然也不会让勋贵出马了。

海面上倭寇什么成分不清楚,但要是这种生面孔商会,必然是要遇到的。

没有兵丁,必然要被吃干抹净。

他点了点头,示意李文全继续。

李文全又指着李诚铭:“随后,便派了犬子,会同平江伯府上,一同前往广州港、福建月港、浙江宁波港等处细细研查。”

“靠着平江伯府上的关系,在南直隶、广东布政司,并购了几家破落的海商。”

这就是外戚的短板了,骤然得势,差点底蕴,也只能依靠老牌勋贵。

李文全简短地了一下当地见闻,海商运行的情况,以及掌柜们的筹算等等。

而后迟疑了一下,想了想还是实话道:“陛下,海运赚钱归赚钱。”

“但海运地方,走私严重,排斥外人,勾连豪强,还有市舶提举司暗中支持,我等恐怕不好挤进去。”

强龙难压地头蛇,就是这个道理。

朱翊钧点了点头,他自然是有所预料的。

开海这件事,阻力不比动南直隶。

浙江广东福建这些地方,就靠着这个吃饭呢。

当初世宗皇帝想在这上面动动土,结果可是打了个好样。

朱纨作为世宗的核心班底之一,世宗托付他提督浙江、福建海防军务,抵御倭寇,允他“便宜行事”。

其人讨伐温、盘、南麂诸贼,先后获宁波双屿大捷、平处州矿乱、得福建诏安大捷。

而后就是铺天盖地的弹劾。

至于弹劾的理由也很简单。

此人一到地方,不止倭寇、什么海商、海贼、豪强,全部犁了一遍。

所谓目无王法,擅自杀戮是也。

至于杀的人,到底是倭寇,还是百姓,或者是外表倭寇的百姓,就不清楚了。

朱纨在被弹劾后——我又意气自负,不愿对簿公堂。纵使皇帝不想杀我,福建、浙江人一定会杀我。我死,自己解决,不须他人。

亲写墓志,作绝命词,饮药而死。

朱纨有一句话,至今流传在东南百姓口中——除去外国的强盗易,除去大明的强盗难,除去濒海的强盗易,除去朝中的衣冠强盗难。

正是因为不想再来一个朱纨,朱翊钧才不得不把勋贵们放出去开海。

朱翊钧没有回李全文这话,反而看向李伟:“听闻国丈跟张四维关系不错?”

“不妨问问张四维有没有兴趣合资?”

李伟经历过方才的一遭,已然有些足无措,求助地看向儿子。

李文全立马心领神会。

想了想,却摇头道:“陛下,晋商多经营边军茶、马、矿,不太会插海运。”

朱翊钧点了点头,解释道:“朕知道,朕的意思是,不妨组个大点的局,国舅可以再拉拉别的勋贵入伙。”

“就像大长公主一家,许从诚一家,英国公、泰宁侯也可以问问嘛。”

“礼部尚书张四维,不妨多给些干股,坐地分银就是。”

“他若是有意,就考虑下,上奏复福建市舶司,以及让兵部,复了俞大猷右都督的职,镇守福建。”

他看向李文全,眼神真挚恳切,直让这位国舅下意识打了个寒颤。

些许困了,明日再汇报成绩

()



相关小说推荐

重生2010之隐形首富

重生2010之隐形首富

西就东成 / 文

开挖机泡会所的赵昊重开在高中篮球场上,还没来的及高兴,就看见了高中时期跳楼死去的发小,于是当着全校师生表白娶她,然后打着娶她的幌子,找亲戚搞了一笔钱当本钱,辍学创业。2010年正是一个黄金年代,比特币、美团、小米、斗音、块手…这些都是风口,赵昊抓住这些机会,成功成为了隐形的首富。

其他 23万字 11个月前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水下野鱼 / 文

万万没想到,事业有成的杨文东,意外穿越回到了50年代。重活一次,他要再来一次白手起家,走上这个时代最巅峰,开创一个属于华人的百年世纪豪门。清纯可爱的青梅竹马、性格迥异的双胞胎姐妹花、环肥燕瘦秀色可餐的各国淑丽。该有的都会有,不该有的也可以有~什么?还可以全部合法的娶回来?

其他 335万字 22小时前

都重生了咋还学医呢

都重生了咋还学医呢

讠戒 / 文

杨鑫,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最年轻的副主任医师。工作兢兢业业,荣获锦旗无数,治愈患者上万,可他自己却得了一个病。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忽然察觉到自己失去了喜欢一个人的能力。时间,在他心口挖了一个洞,怎么都填不满,而时间又给他打开了一扇门,让他重新回到高二那年。风扇在转,老师在讲,粉笔在黑板上库库的响,同桌疲倦的趴在课桌上酣睡,杨鑫看着炽热的阳光透过教室玻璃窗打进来的样子,还有书桌上高高筑起的防御

其他 29万字 11个月前

海贼:百兽海贼团的翼神龙

海贼:百兽海贼团的翼神龙

神奇的海螺姑娘 / 文

伊恩万万没想到,明明在玩游戏王的他居然穿越到了海贼世界,还被名师凯多捡了回去。还好他的魂卡,拉的翼神龙成为了他的恶魔果实能力!于是,百兽海贼团的太阳开始冉冉升起!多年之后。红发:伊恩疯了,他说要搞新太阳神!伊姆:太阳神?当然伊恩啦,难不成尼卡啊?凯多:我选伊恩当太阳神,他才是众望所归!

其他 32万字 11个月前

重生的我选择与天后领证

重生的我选择与天后领证

与门 / 文

此际二零一二年,史无前例的机遇正接踵而至。比如顶头上司家里有一个当红的歌手女儿……站在命运的分岔路口,毅然选择了与被老父亲催婚而感到苦恼的她领证,赚取她那七百万酬劳!却不曾想,她是一位纯爱战士!那么……(本书元素:无系统、轻松日常)

其他 27万字 11个月前

从婴儿开始入道

从婴儿开始入道

古羲 / 文

乱世求生,盛世求名。饱经风霜的大禹朝仍处于盛世年间。西北有少年徒步九千里,孤身斩大妖,争一世功名。龙湖,有不世宗师赶赴人间,开宗立派,百世留名。帝都有圣人传道万千,教徒遍布各州,流芳千古。而在青州城内,一座将门世家院落中。有个孩童却整日不务正业,只知下棋作画,垂钓弹琴。多年后——……剑起龙烟三千里,一剑斩尽九洲城!世间万法,唯我,入道也。……继《超神宠兽店》《黑暗王者》《永夜神行》《重启末世》…

其他 368万字 3天前

本页面更新于
回到顶部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