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朱允熥》转载请注明来源:晨曦小说(www.chenxixsw.com)
“咱也想修路,可是钱从哪儿来!”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事有轻重缓急,国家现在处处需要钱,有些事只能暂且搁置。
“其实孙儿觉得,修路未必能花多少钱!”朱允熥笑道,“可以组织商人们,集资修路,修好了路,对他们也好好处!江南的士绅有钱,他们随便拿一点出来,一段段的修。路修好了,他们既得了美名,民间也得了好处。”
这时代的人,对于名声二字看得非常重要。譬如京城之外的十里桥,就是宋代商人士绅出资修建。出资的人名讳刻在桥头,历经百年不字迹清晰。为民间美谈,出资的人的后世子孙,也颇为骄傲,奉为家中祖宗善举。
“万万不可!”朱元璋还没话,殿中礼部尚书开口道,“民间修桥铺路为善,但那是商贾地方大户回报乡梓(z),造福乡里,留善名之故。再,朝廷如何能朝民间伸要钱。”
户部尚书也开口道,“这个口子不能开,百姓有报效心切,国家也不能要。殿下,防微杜渐,若是开了这个口子,再难关上啊!养民在宽,在仁。若开了这个口子,现在修路让百姓集资。朝廷尝到了甜头,若是以后打仗,修筑长城,耗费钱粮的事,是不是也要朝民间集资?如此一来,咱大明岂不是”
“老成谋国之言!”朱元璋点头道,“这个口子不能开,大明不能伸和民间要钱,此风不可涨!”
这就是理念的冲突了,国家没有钱进行基础建设,稍微引入一些民间的资金,不是什么大问题。基础建设搞好了,于民生大有益处。
不过,朱允熥也明白老爷子和户部尚书傅友文的担心,这是一个权力没有制约的时代。若是朝廷看钱来的容易了,以后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有些事,还是急不得。
“孙儿还有一个想法!”朱允熥沉思下,再次开口,“修路有助民生,这是不争的事实。然,修路是纯粹的支出,朝廷得不到回报。财政吃紧,自然不可能连年修筑,更谈不上平日对官路的养护。”
朱允熥顿了顿,继续道,“可倘若,官路修得平整了,货物运转快捷高速,无论风雪大雨都有人疏通,让商旅再无跋涉之苦。孙儿想,是否可以设置官路的过路费,按照车辆货物的重量进行收取。所收的资金,用于官路的修筑的维护,专款专用”
“胡闹呢!”朱元璋正色道,“百姓供养国家,国家反哺百姓,犹如父子。路,是天下人的路。朝廷修路就是给人走的,哪有收钱的道理?若是百姓走路都要收钱,咱们大明成什么了?那是不是以后在路边建几个茅房,老百姓拉屎撒尿都要给钱?”
“修路,民生,本就是朝廷的职责所在。不能为之,已是朝廷无能。修了点路,还和老百姓要钱,天下百姓怎么看?”
“大孙,你千般都好,就是有时候心眼太多活泛。切记,为百姓谋福祉,乃是咱们的本分。不能因为朝廷现在无力顾及,财政艰难。就把这些,转嫁到百姓头上。咱知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但这不是取之于民,这是死要钱!”
朱允熥赶紧站起身,俯身行礼,“皇爷爷的是,孙儿一时失言,皇爷爷莫怪。”
其实,在朱允熥的心中有一个很大的蓝图。
国家的商业兴旺,伴随的就是发达的交通,再加上邮政,这是一个循环的经济体,虽然有些东西看不到,但确确实实对于国家经济民生大有益处。
而且现在有了邮政,过往商人商号的货物量,还有货物种类,都能明确的登记造册,这对于以后收取商税有很重要的作用。
商税是国家的支撑税收,根据登记造册的货物,收取商税,远比现在不收税,少收税好得多。多了不敢,仅仅江浙一地每年的丝税,布税,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路修好,更不怕商人们逃税,在各个驿站开具完善的结税票据,于沿途关卡出具,方能畅通无阻。
有了统一的,明确的税收,有了官府开出的结税票据,商人们也不怕地方上的官吏盘剥。
就算现在不收商税,那些商人们过路的钱,也没少到哪里去。朝廷收了税,自然会给他们做主。
长远来看,这是一件好事。包括朱允熥有点借鉴后世高速路的意思,也对国家财政有好处的。
“其实,皇太孙所之事,古已有之!”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刘三吾开口道,“无非就是设卡厘金,此事并非是暴政,施用得当”
“你不用帮着你学生话!”朱元璋开口道,“你这些咱都懂,当年天下未定的时候,咱也在江南这么干过,可现在毕竟是天下一统,养民之时。”
“路,是人走的。走的人,可不只是商人,百姓上路要不要收钱?不收钱不给走?滑天下之大稽!再,中枢的好经,到了地方全给你念歪了。到时候地方的官吏,见着钱路了,上下其,受害的还是百姓!”
老爷子执拗的可爱,总是认死理。但其实,他的也有几分道理。
“那不如这样,地方官府修路,调集民夫,服徭役之人,可免除一定的赋税。”朱允熥再次开口道,“百姓不用交钱粮,用工抵,百姓大概也是愿意的!”
“这是好办法!”朱元璋想想,“不过,事要一点一点的办。先选几个路不好的府县试行,让官府贴出告示,传达给百姓。记住,一定要百姓自愿,千万不能随意征调民夫,滥用民力。”
“臣等领旨!”户部,工部等尚书附身领命。
随后,朝会又进行了许久,兵部奏报年关对于九边将士的赏赐,各镇的战马,铠甲,兵器更换储备。这些都是要钱的事,听得人脑袋疼。
他们爷俩和一群臣子,一连了几个时辰,朝会才散去。
臣子们走了,老爷子在龙椅上揉揉太阳穴,看看朱允熥,“累不累!”
朱允熥笑道,“还行!”
“还行就是累!坐在这几个时辰,是人就累!”朱元璋道,“但是治理国家,不累点怎么行呢?”
着,老爷子走到书案边,丢过来一本奏折,“你看看这个!”
见老爷子表情肃穆,似乎是有大事。
朱允熥打开一看,瞳孔豁然紧缩。
“燕王朱棣,为辽东百年大计,奏请圣上,准许招募辽东胡人部族,充实边军,为大明所用。”
“朱棣这是要借着招募胡人的由子,扩充自己的实力!”
现在北平一带直接隶属燕王的军队就有五万,已经是天下的强藩。若是再招募了那些辽东的女真,蒙古各部,恐怕实力就会滚雪球一样的增长起来。
“你,咱允是不允!”朱元璋再看看朱允熥,坐下道。
“不允,四叔也会偷偷找!”朱允熥笑道,“胡人部族若是肯归顺,总比费力气去剿灭他们强。”
“不过,孙儿觉得,不能用让四叔用他的名义去招募!”
“那用谁的?”朱元璋问。
“自然是大明,让那些胡人部族明白,他们是为了咱大明效力!”朱允熥笑道,“再者,招募塞外胡族,是礼部文官事,四叔出面恐怕有些不大妥当。既然他有这个提议,孙儿觉得不如让北平的按察司和布政司衙门去办。”
“哈!”朱元璋笑了起来,“你子,也不是省油的灯!”着,站起身,“儿孙的事,你们去弄吧!咱老了,不愿意操这个心!”
随后,又转头道,“收拾一下,去军营吧,蓝玉他们那边还等着你这个皇太孙亲临呢!”
“是!”朱允熥起身笑道,“孙儿这就去,一定让三军将士,沐浴皇爷爷天恩!”
对不住大家,只有两更了。外站那本书快结尾了,实在精力有限。
本来那本书不想那么快结尾的,毕竟四千多的均订,一个月两万多收入。我随便再水个两三个月,多出好几万稿费,不香吗?
但是做人要有取舍,那边的故事讲完了,没必要再水字骗钱。
而且,我现在重心在番茄这边,也要以你们为主。
爱你们,默默哒。
,
【正文已完结,番外更新中~】古板无趣的高中语文教师秦冉冉,一朝回到自己的高中时代。这一世她决定好好享受生活,不再做一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只是,脑海中出现的学霸系统是什么操作?【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宿主需要再读十遍课文。】【滴!宿主没有按要求读十遍,接下来,我将给您读二十遍。】【滴!宿主连续两天没有完成任务,惩罚加倍,我将给您读三十遍。】【滴!宿主在作文比赛中获得第一名,智力+0.1】【滴!宿主
其他 27万字 2022-09-22
【明天入v,入v三更~】 从小赵离浓就被父母寄托厚望离浓,你得走出去!不要像我们一辈子待在田地里。 赵离浓做到了,跳级考上大城市的顶尖学府,是村里人人竖起大拇指称赞好娃子。 结果……赵离浓被调剂到了农学院。 学不能不上,她收拾行李,在村里人羡慕的目光下,赶赴繁华大都市,一头扎进郊区田地里。 这一扎就是七年! 赵离浓已经想好了,一毕业就转行,结果临毕业,试验田被毁,得不到实验数据,她延毕
其他 28万字 2022-09-24
高中时,周安然做过第二大胆的事,就是在陈洛白看上去很不高兴的那天,偷偷在他课桌里塞了两颗柠檬汽水糖。彼时他是受尽追捧的天之骄子。她是他连名字都记不住的普通同学。后来大学再遇,周安然这种拼了命才考进顶尖学府的人,混在一众学神中,依旧不算太起眼,而陈洛白却一进校就又瞬间成为风云人物。周安然以为和他不会再有交集,可某次选修课上,陈洛白却往她课桌里放了两颗一模一样的柠檬汽水糖。“你吃过这种糖吗?”他像是
其他 32万字 2022-09-26
预收文《徐厂长非要娶我[七零]》求收藏————————————————本文文案许暖的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大学教授,爷爷是知名画家,奶奶是著名歌唱家,一家子牛人。许暖本该在温馨和睦的家庭中成长,却被保姆偷龙转凤丢弃在一户乡下农家,成天灰鼻子灰脸,做不完的农活,一双纤细小手磨得又厚又糙。许暖父亲病重之际,立下遗嘱,将名下几处房产全留给养女许和静,若干年后房价暴涨,许和静靠着这些房产发家致富。而许暖在
其他 21万字 2022-09-22
小说快穿拯救黑化反派后,我们HE了!简介小说《快穿拯救黑化反派后,我们HE了!》风泠有风/著,作为一个新手神仙,明希上任的第一个差事就是去往三千世界改变反派悲惨的结局,阻止反派黑化后毁灭世界。渐渐的她发现哪有什么黑化反派,这分明就是一个美强惨的小可怜蛋!系统你在干嘛?那是男主!把刀放下!明希一刀把人送走。什么主角?这是垃圾,应该扔... ..
其他 33万字 2022-09-19
【接档文《我的精神体超凶的》求收藏~】 作为拥有治愈能力的珍稀蓝星人,帝国的瑰宝,时星死了 死在了他失去能力的第三年,竹马丈夫被迫宣布和他离异的第二年,和得知竹马再婚不相信,隆冬大雪仍旧要跑出去围观隆重婚礼的心碎当天 时星跌在了积雪里,瞳孔涣散前,恍惚看见了一片晶莹的雪花落入自己眼眸 一眨眼,时星又活了,重生回到了自己成熟期前的匹配晚宴 这次他径直掠过了找寻自己的竹马,站在了主脑按天赋能力为他匹
其他 45万字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