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朱允熥》转载请注明来源:晨曦小说(www.chenxixsw.com)
这其中,固然有些弊端。
譬如,卫所官兵一入军籍,则世代当兵。
从一定程度上来这样的政策也是后期大明承平,导致军卫败坏的导火索之一。但是后人看前人,不能站在上帝视角上看。这个制度不完美,但最适合现在这个初生的大明政权。
而且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强大想要称霸,都必须有着大量的职业军人,这些人什么都不干,只会一个技能,那就是打仗。
一百八十万精锐战兵,拉出来可以打吐蕃,可以进西域,可以远征塞外。这是何等的强大的国力,这是何等的强兵劲旅。
可是激动之后,朱允熥又恨得咬牙切齿,祖宗留下一好牌,竟然让子孙后代给打烂了。
明朝末年,当兵的别每月的粮响,饭都吃不饱。这一切固然有国力衰退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掌管天下卫所和兵马大权的五军都督府被文官集团颠覆。
卫所成为了官田,进了文官们的口袋。朝廷给边关将士的粮饷,从中枢开始就层层剥削,到了地方能剩下三万两就是烧高香,还美其名曰漂没,损耗了。
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朱允熥心里一边咬牙切齿,一边往下看。
“设五军都督府,节制内外诸军,京城内外设置大二场,分教四十八卫卒。”
“每年又分调中都,山东,河南,各都司兵马入京操练。为功勋宿将统领,轮番于边关作战。”
“京营兵马,重甲铁骑与神营,为皇帝亲军。”
“神营肄火器,其中火铳三千六百把,火炮一百八十二门,子母炮盏口炮二百三十二门。”
“五军都督府治下,工匠名额二十三万二千八十九名,分银,铁,铸铁(钢),钉铰,锡,穿甲等二十二行。其中,内设火药,神箭二句,为中军都督亲管。”
“工匠所属内府兵仗局,军器居,及快加厂。各地军卫有工匠二万六千户,工匠每月工作十天,由官家之给月粮!”
“军服所产,内廷织染局,神帛房,后湖(南京玄武湖)制造句。四川,陕西行省,浙江绍兴织造。”
越往后看越是详细,卫所和纯野战部队配合下,大量的生产设计单位,和大量的工匠人员,都是为了保证部队的战斗力。
“内库有铁,三千七百四十三万斤。”
“天下设制铁所,江西进贤,新喻,分宜。湖广兴国,黄梅。山东莱芜,广东阳山各十三处。”
“每年输铁,一千八百四十余万斤!”
“内库有铅,三十二万三千斤。”
忽然,朱允熥在这些楷之外,看到了朱元璋的红笔批注。
“开矿劳民伤财,凿山艰难,每年仅山东一地,役民两千六百六十多户,此为残民也!”
“开矿利官不利民,若军需不缺,再开采,则为饶命,断不可取!”
看到此处,朱允熥不由得笑了。
老爷子还真性情中人,还真是始终站在百姓那边看待问题。
这时代的开矿,其实危险系数极高,就是拿人命填。
“京营库中有棉布,五十四万余匹,棉花十一万斤!”
“中都卫所,棉布二十七万八千匹,棉花五万六千斤!”
“辽东卫所士卒,十万二千一百八十二人,有棉布四十三万匹,棉花三十六万七千斤。”
“嗯?”看到这里,朱允熥眼神一缩。
“四叔的家底,可是不少,光是棉布就是四十多万匹?”
棉布比真金白银还值钱,老爷子起家的地区就是中国最善于织造棉布的地区。而棉花棉布正是目前大明经济的命脉所在,也是对周边藩国最大的技术优势。
棉布,也是一直是江南代替银钱用来交税的必需品。
衣食住行,衣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洪武二十三年,蓝玉出征塞外,十九万大军大胜回朝的时候,赏赐棉布三十余万匹,引得近二十万大军山呼万岁,深宫之中,都能听到外面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布,就是钱。
一匹布,足够一个职业军人,一年家庭的吃用。
暂时放下这些,朱允熥继续往下看。
“军费来源开支明细!”
“两江两淮盐税,折每年一千二百余万两,分发九边京营,及五军都督府工匠,矿山等处。”
“总计天下税粮,共二千九百四十三万余石。浙江二百七十五万二千余石,苏州二百八十万九千余石”。
“苏州这么多?”
朱允熥有些惊诧,苏州一地的税粮,竟然超过了最富裕的浙江整个行省。
不过想想,随即释然。
老爷子不大喜欢江浙之人,尤其是苏州人。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些人当年支持的可是张士诚,尤其是苏州百姓,在张士诚死之后还给他建祠堂,民间私下称张王。
所以洪武开国至今,老爷子年年多有免除天下两税的德政,但是对于苏州以及原来张士诚根据地的赋税,却从没有减过,而是一直加。
但是,更主要的原因是,这个地方太有钱。
他们的钱还是来源于棉花棉布,江浙之地,苏州,松江,杭州,嘉兴,湖州等地为天下棉布产地的中心。毫不夸张的,这里产出的棉布总和,超过了这个时代,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而且这些地区还不是传统的男耕女织,是由商人牵头,设置棉布厂,雇佣织布工人,甚至许多妇女也抛头露面出来工作。
厂数十人,大厂上千人,每日清晨而起工至半夜。半夜之后,第二班工人继续上阵,人停织布布挺,彻夜织做。
这些地方的赋税统一用棉布代替,由此可见他们的富到了什么地步。
老爷子天生对于太有钱的人,没啥好感,这是事实。
不但对这些地区加税,而且限定这些地区的有钱人,不得出来科考做官。
乍一听,似乎是暴政。但是结合明朝灭亡的原因,朱允熥也能多少体会出一点老爷子的良苦用心。
江浙之地的财阀,在家中没有子弟做官的情况下,都可以通过巨大的财力在朝中买到为他们代言的支持者,若是他们的子弟做官了,那岂不是在国策上,更要倾斜于这些富裕的地区?
加税之外其实也有德政,老爷子定下不收取商税的政策,使得这些人越来越有钱。
等老爷子死后,不许这些有钱人做官的命令成了一纸空文。
要知道穷人的孩子,和富人的孩子,不可能在一个起跑点上,所受的教育根本不可能一样。
洪武之后,江浙地区的财阀为了子弟能做官,拼命的建学校,遍请天下大儒名师,开设学校给子弟讲学。
甚至一个地区,所有的富商把钱结合在一起,专门挑选出家乡中善于读书的子弟出来,免费读书,为的就是让他们有功名。
有了功名的读书人可以做官,做官的人可以免税有特权。而那些读书更好,考取了进士及第,能进入中枢的江浙子弟,更成了地方上官商勾结的保护伞。
这些人,在后世有个大名鼎鼎的名字,东林党。
东林党是导致明朝财政枯竭,党政不断陷入困境的罪魁祸首。
南宋年间,天下茶叶的关税每年高达两百万两,而在明朝,却只有每年近乎二十万两,不足十分之一。而且其他关税,也都收不上来。
可是要知道,大明时期是全世界的白银都疯狂朝中国流入的时候。虽然明朝不重视海上贸易,而且老爷子对于不种地的人,有天生的鄙视,但是交易额却远超各个朝代。
全世界的白银都到了中国,用来换取中国的棉布,丝绸,瓷器,茶叶等,可是中央却收不上税来,根源在哪里?
就是东林党。
他们把持朝政,利用自己的地域出身优势连成一片,每当皇帝要收税的时候,就会用祖制抵抗。皇帝可以杀掉他们其中一个,但是每杀一个,会有百个补上。
巨大的经济能力转化为教育,江浙大财阀代言人东林党,源源不断的成为大明官僚集团的主力。
当官之后,他们利用特权回报家族,损失了国家的税收,让地方的财阀从中渔利。商税这个支撑国家经济体系的支柱,成了一纸空文。
财阀有钱但是百姓依然生活困苦,江浙地区的百姓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的田地被兼并,只能做工。可是做工得到的酬劳,还不足以让一家人衣食无忧。
中枢没有钱,必然要加税。
官商勾结的税收不上来,只能强加在天下穷人身上。就算大名鼎鼎的张居正,所行的税法,也没敢触及江浙财阀和东林党的利益,负担都转嫁到了百姓身上。
到了明末崇祯年间,国家一年的税收才三百多不到四万两,而辽东地区一年的军费,就要占去三分之二。而在大明境内,还有李自成,张献忠等流寇要剿。
没钱,哪里来的军队!
没钱,军队怎么打仗!
老爷子出身不高,但是却看到了两百多年之后的事。他或许不知晓什么儒家经义,但是他熟知人心,深知人性的贪婪。
他限定地方财阀家族的子弟做官,做大官。是为防止有这样的危害,但是没想到,正是他担心的东西,导致了他建立的大明帝国就此灭亡。
而那些翰林出身,财阀家族捧出来的东林党人。也远没有明初这些文人的骨头风气,南京城外东林党人跪迎皇清进城,抢着做官。
天下可以没有皇帝,但是不能没有官僚。
东林党人以为无论谁做了皇帝都要靠他们治理地方,靠他们在富庶的江浙地区给中央弄钱,但是他们错了。
苦寒之地的满洲人,可没有大明朱家那么好话,也没有什么不收商税的祖宗制度。
从顺治到雍正,三代皇帝对江南财阀举起了血淋淋的屠刀,你想要特权?你想不交税?你想玩过去糊弄朱家那一套?你们想把持朝政?你们想要话语权?
死去吧!
江浙之地大财阀,大官僚家族人头滚滚,东林党人这个大明的毒瘤,直接被满洲八旗给踩碎了。
从此之后,他们乖乖交税,交钱。
不然从顺治到乾隆,清朝前四个帝王,屡次发动战争开疆拓土的钱,是哪来的?后期嘉靖道光镇压白莲教,平息边疆叛乱的钱,是哪里来的?
到晚清,从鸦片战争开始,每年高达上千万两从国外买军火的钱,屡次编练军队,垂死挣扎了几十年的钱,哪来的?
看到此处,灯火下朱允熥双眉紧蹙。
提笔,开始在一张空白的纸上写道。
老爷子对苏州加粮税,是暴政,不对。
但是不收商税,更是不对。
大明不能够有免税的阶级,更不能有把持朝政的文官集团。
堵不如疏,要把地方财阀的力量,转化为国家的力量。
放下笔,按耐住心中的思绪,朱允熥继续往下看。
“五军都督府,中左右前后五都,掌管天下卫所,兵马!”
这不单单是一个军事集团,而是一个集军政为一体,专用做战争的军事部门,相当于后世最高参谋总部。
“左军都督耿炳文,都督同知安陆侯吴杰,都督佥事刘真。”
“右军都督平安,都督同知俞通渊,都督佥事四川都指挥使瞿能。”
“嚯!”朱允熥笑出声,牛人啊。
如果靖难中,铁铉和平安是能让朱棣吃瘪的人,瞿能父子就是差点要了朱棣命的人。
平安是南军之脑,瞿能是南军之胆。
白河钩一战,瞿能初战就差点擒获燕王朱棣。随后更是率领重甲铁骑,亲自杀入朱棣的中军,把北平的边军杀得魂飞魄散。其中他儿子瞿良才,年仅十七岁,一箭射中朱棣的铁盔,差点把永乐大帝给射死。
瞿家如今的当家人是老爷子的爱将瞿通,不过年岁大了,现在在家里荣养。
这个家族一门三忠烈,即便是身为敌人的朱棣,也佩服其忠烈。
百合沟一战,李景隆无能先跑,瞿能父子在乱之中战死。是朱棣亲收尸,隆重安葬。
“中军都督徐辉祖,都督同知李景隆,都督佥事常升!”
“呵!”朱允熥笑出声,李景隆那大草包,竟然还挂着一个都督同知的名头。而他的舅舅,却是中军都督的第三把。
不过这里可以看出老爷子的用人之术,他五军都督这样位高权重的武人官职上,有功臣子弟,军中的宿将,还有他的女婿和义子,这些人既可以齐心协力,有能相互制约。
大家正月十五快乐,南方吃汤圆,北方吃元宵。
这一章太水了,所以字数多一些。。。。。。。。。
,
【正文已完结,番外更新中~】古板无趣的高中语文教师秦冉冉,一朝回到自己的高中时代。这一世她决定好好享受生活,不再做一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只是,脑海中出现的学霸系统是什么操作?【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宿主需要再读十遍课文。】【滴!宿主没有按要求读十遍,接下来,我将给您读二十遍。】【滴!宿主连续两天没有完成任务,惩罚加倍,我将给您读三十遍。】【滴!宿主在作文比赛中获得第一名,智力+0.1】【滴!宿主
其他 27万字 2022-09-22
【明天入v,入v三更~】 从小赵离浓就被父母寄托厚望离浓,你得走出去!不要像我们一辈子待在田地里。 赵离浓做到了,跳级考上大城市的顶尖学府,是村里人人竖起大拇指称赞好娃子。 结果……赵离浓被调剂到了农学院。 学不能不上,她收拾行李,在村里人羡慕的目光下,赶赴繁华大都市,一头扎进郊区田地里。 这一扎就是七年! 赵离浓已经想好了,一毕业就转行,结果临毕业,试验田被毁,得不到实验数据,她延毕
其他 28万字 2022-09-24
高中时,周安然做过第二大胆的事,就是在陈洛白看上去很不高兴的那天,偷偷在他课桌里塞了两颗柠檬汽水糖。彼时他是受尽追捧的天之骄子。她是他连名字都记不住的普通同学。后来大学再遇,周安然这种拼了命才考进顶尖学府的人,混在一众学神中,依旧不算太起眼,而陈洛白却一进校就又瞬间成为风云人物。周安然以为和他不会再有交集,可某次选修课上,陈洛白却往她课桌里放了两颗一模一样的柠檬汽水糖。“你吃过这种糖吗?”他像是
其他 32万字 2022-09-26
预收文《徐厂长非要娶我[七零]》求收藏————————————————本文文案许暖的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大学教授,爷爷是知名画家,奶奶是著名歌唱家,一家子牛人。许暖本该在温馨和睦的家庭中成长,却被保姆偷龙转凤丢弃在一户乡下农家,成天灰鼻子灰脸,做不完的农活,一双纤细小手磨得又厚又糙。许暖父亲病重之际,立下遗嘱,将名下几处房产全留给养女许和静,若干年后房价暴涨,许和静靠着这些房产发家致富。而许暖在
其他 21万字 2022-09-22
小说快穿拯救黑化反派后,我们HE了!简介小说《快穿拯救黑化反派后,我们HE了!》风泠有风/著,作为一个新手神仙,明希上任的第一个差事就是去往三千世界改变反派悲惨的结局,阻止反派黑化后毁灭世界。渐渐的她发现哪有什么黑化反派,这分明就是一个美强惨的小可怜蛋!系统你在干嘛?那是男主!把刀放下!明希一刀把人送走。什么主角?这是垃圾,应该扔... ..
其他 33万字 2022-09-19
【接档文《我的精神体超凶的》求收藏~】 作为拥有治愈能力的珍稀蓝星人,帝国的瑰宝,时星死了 死在了他失去能力的第三年,竹马丈夫被迫宣布和他离异的第二年,和得知竹马再婚不相信,隆冬大雪仍旧要跑出去围观隆重婚礼的心碎当天 时星跌在了积雪里,瞳孔涣散前,恍惚看见了一片晶莹的雪花落入自己眼眸 一眨眼,时星又活了,重生回到了自己成熟期前的匹配晚宴 这次他径直掠过了找寻自己的竹马,站在了主脑按天赋能力为他匹
其他 45万字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