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小说
  1. 晨曦小说
  2. 都市小说
  3.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4. 第153章 千万贯
设置

第153章 千万贯(1 / 1)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转载请注明来源:晨曦小说(www.chenxixsw.com)

端午节前后,汴京城中天气已经热了起来。

午后,官家赵顼穿着便服,坐在御苑中一株参天巨树之下见王安石与王珪这两名参政。

宫中远远地传来一阵蝉鸣声,令人越发觉得这御苑里清净。

殊不知,此前已有宫中戍卫们与几名太监一道,用长长的竹竿在这株巨树上“粘”了一遍知了,才有了现在赵顼能清清静静地与臣子们话。

皇家的任何“事”,都有大量人力在背后无声无息地劳作。

文彦博今日告病未来,赵顼惯例先问过文彦博的病,又命石得一去探病。

石得一一去,赵顼身边只有二王,御苑树下的气氛更加轻松。

赵顼先是想起了司马光此前辞去永兴军知军的职务,要求返回洛阳编资治通鉴,他问起王安石:“司马君实已至洛阳否?”

王安石略微有些郁闷:司马光眼看着新党在赵顼的扶植之下独大,便自请回洛阳编书。而且在洛阳给自己建了一座园子,叫做“独乐园”,取“众乐乐不如独乐乐”之意。

但官家问起,王安石也只能应道:“听已在洛阳,专为修史建了一座园子。”

赵顼便悠然神往:“司马君实为了编资治通鉴,竟专为自己修一座园子若是朕有会前往西京,当去司马君实园中作客,看看是什么样的园林,能让司马君实能静下心作出史学巨著来。”

王安石沉默了。

他在心中默默算了算自家的财力,觉得好像这辈子也没会在老家给自己修园子1。

这时王珪见年轻的官家不会聊天,直接把天给聊死了,便岔开话题,道:“臣前日听,唐坰去开封府告状了。”

赵顼立即抛下了对司马光的想念,转向王珪,笑问道:“哦?没想到朕的监察御史,也会去开封府告状?”

王珪含笑点头称是。

“所出告的是何人,所告何事?”

“告的是那位揽下‘山阳-汴京公路’修建的少年人明远。”

听见“明远”二字,赵顼一下子又来了精神——这位年轻官家对名字很敏感,听见自己关注过的人物都会提起兴趣。

“唐坰因何要告明远。”

“唐坰向开封府检举,是明远不过一普通富户少年,一下子要出资60万贯,修建‘山阳-汴京公路’,实在太骇人听闻。”

“60万贯!”

赵顼脸上的表情也明了这“骇人听闻”的程度。

若是他治下随随便便一名富户之子,便能拿出这么多钱

赵顼想象自己大内府库里的账目,他突然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当的好像也不比寻常人好多少。

“官家莫不是与唐坰一样,以为那明远要一人独立承担这60万贯?”

王珪笑道。

王安石忍不住也微弯了嘴角。

赵顼:“那不然呢?”

他记得这是朝议“公路收费法”僵持不下,无法得出结论时,提出的折中措施,先建“山阳-汴京公路”以观后效。

只是赵顼也没想到,山阳镇到汴京城不过二十里许,造价竟然要60万贯。

他更加不管相信,这60万贯,竟然能由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少年一人独力付出。

王珪笑道:“陛下,那少年邀了汴京城中的数家大商户一起入股。好多家一起出了60万贯。”

赵顼一听高兴了。

“朕国中竟有这许多商家,深明大义,愿出资为国筑路?还是那姓明的少年舌灿莲花,能够一一得这些商户解囊?”

王珪与王安石听得都脑后有汗。

皇帝难道忘了,是他金口玉言,允许了这条公路“收费”。而且筑路的一方会事先把道路途径的所有土地都买下,所以,商户们根本就不是什么“为国筑路”,而是“为利筑路”。

王安石只能委婉提醒:“或许商户们都知道此路筑成,会有回报吧!”

“商户们不止是能从道上车马那里收取一部分费用,也便于自家货物加快运输,一举数得。”

“原来如此!”

赵顼不算是个蠢人,一点他就都明白了。

一条公路,竟能将京城那么多家大商户拧成一股绳,纷纷出钱出人来建一条道路。这在以前刻从未有过。

究其道理,应该还是在于“准予收费”四个字上。

想通这一点,赵顼顿时叹道:“李觏2所言不错:‘人非利不生,曷为不可言。’”

李觏是庆历年间的江西大儒,与王安石交好。王安石新法受李觏的极大启发。

此刻赵顼见到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顿时也想起李觏的理论。

“果然,敢于言利,民间便立即有所动作。”

这比起那些道学家表面上不许谈“利”与“欲”,赵顼恐怕更欣赏李觏提出的“治国之实,必本于财用”。

须知,这条公路的所带来的“利”之中,还有一条:开封府会对公路所收之往来车马费再抽一成的税收。

如此一来,汴京百姓实际上又受益了。因为开封府收取下辖税收,多用于民生,如那“潜火队”、各街坊中的公井,以及开封府的差役与弓的薪资等等。

这一番话谈下来,赵顼觉得很舒服:只要能为国有实实在在的好处,多颁一条新法自然是不在话下。

只是他还有一事想要问王安石:“这‘公路收费法’,也是这明远首先向王卿建议的吗?”

王珪看向王安石,王安石颔首是。

其实,明远向王安石和王雱提的建议远不止这么些。他建议将更多道路一类的工程交给私人来承担,官府起到监督作用,等建好之后再“验收”。

按照明远所,这样可以最高效率地组织起民间蕴藏的“生产力”,并且避免官员以公谋私的发生。

只是以王安石对赵顼的了解,觉得这些对这位年轻的官家而言,好似还是太“超前”了一些。

王安石决定,还是再多做一些铺垫,再与这位官家讲讲这些道理也不迟。

但是,赵顼却微微抬起头,对“明远”此人,起了悠然神往之心。

“朕想要见一见这个明远。”

赵顼问王安石:“不知介甫可否安排?”

王安石十分震惊。

毕竟明远年轻轻轻,又未及冠,而且还是个白身。

他唯一的优点,可能就是有钱!

当然了,还有一脑袋的奇思妙想,都是与他的“钱”有关的。

难得官家竟然想见这么一位人物。

但王安石很遗憾地告诉赵顼:“陛下,据犬子,这位明远,已经离京了。”

*

李白有诗云:“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3

如今早已过了早春二月,草长莺飞的日子,柳条也早已青了。

但明远还是见识到了汴京人民送人别离时的阵势。

他好死不死,选择了与苏轼一起出京。

苏轼是那样名满天下的人物,出京时友人送行的场面,是明远完全不能比的——

从汴京城门口,每隔十里,就有一座“送客亭”,也就是通常所的“长亭”。人们便在这里为苏轼饯行。饯行时不仅要饮酒,还要赋诗。

苏轼的书童一会儿忙着为主人研墨,一会儿忙着将主人朋友所赠的“墨宝”都收起来。

而这样的场景,每十里就会重复一遍。

明远与薛绍彭并肩,站在距离长亭不远的地方,望着远处,苏轼豪饮一盅水酒,然后撮襟为笔,在纸上挥毫的情形。

明远心想:子瞻公这是第几件衣裳了?

当然,十里长亭送别,意味着关系越铁,送别的人就送得越远。

眼看着苏轼面前的朋友渐渐辞去,呈指数级的减少,明远身边,几乎始终保持着相等的人数——始终是那么几位,但都是挚友。

“远之,原以为这次入京,能好好与你聚一聚的。没曾想我成日被拘在国子监里,竟没能见上几面。”

薛绍彭今日特地请了假,出城相送,遗憾之情,溢于言表。

“我想,这阵子家中大人应该也了解了,我就不是个考进士的料。”薛绍彭挠挠头,“想必再过一阵子大人应当也绝望了,那时就能放我出来——远之,到那时我去杭州找你!”

明远:额——

他已经凭空想象出了,薛绍彭在国子监中“躺平”的样子。

但据明远对朋友的了解,薛绍彭确实不太适合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他的性格过于天真,为人又太过热忱,特别容易掏心掏肺。

再加上那优秀的艺术造诣和理解力,明远觉得薛绍彭还是和米芾一样,终身远离政治斗争的漩涡,醉心艺术,恐怕对他们俩都好。

不过,想来这次,三司使薛向将儿子招至身边,应该也看清了儿子的秉性,想必不久就会有决断。

远处站着的米芾默默无言。他在明远身边时一向寡言少语,可是现在,他只是站在那里,就能让人感受到这年轻郎君的依恋。

毕竟明远是将他从精神紧张的洁癖习惯里捞出来的人。

王雱送到这里,却因为公务繁多,实在不得不离开了。

他为人倨傲却洒脱,冲着明远长长一揖,道:“远之,来日必将重见,如今各自珍重。”

明远亦是一揖:“元泽兄,多保重身体!”

王雱哈哈一笑,也未再有那些吟诗作对之事,只带着伴当上马,冲明远挥挥,回城去也。

明远与所有来相送的友人们作别——

“友友们,这都已经送出了二十里了。再这样下去,今晚我又可以回汴京城住宿了。”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薛绍彭等人都上来与明远郑重道别。

“只可惜种彝叔与贺方回临时被曾孝宽召去处理急务,否则”

戴着眼镜的李格非惋惜地叹道。

否则他们这一伙儿铁杆好友,现在就是整整齐齐的。

明远也觉得遗憾。

偏偏还有一种遗憾,藏在心头似乎始终不能。

他多想要再见种建中一面——他刚才有无数话要讲,可人在眼前的时候,就是一个字都不出来。

就连跟在明远身后的向华,也耷拉着脑袋,显出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

终于到了要告别的时候——明远与每一个人拱作别,相邀来年,汴京或是杭州再见。

苏轼那边这时也送得差不多了,而苏大文豪此刻也有了七八分醉意。

明远和苏轼的伴当赶紧一起,将这位“好酒却无量”的“苏仙”勉勉强强扶上马。

苏轼在马背上歪歪倒倒的,明远在想,要不要干脆将苏轼扶进大车中。

他们一起出发,随行的几辆装着行李的大车和苏轼的家眷仆从等一起,已经先走了。如今只有一辆车驾在明远和苏轼身边。

却见苏轼忽然在马上直起身,攥住马缰,高声吟诵道:“难忘,文期酒会,几辜风月,屡变星霜4——”

明远心中回荡起强烈的同感。

汴京城当真在他的生命里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在这里结识朋友、铺开事业,更认清了自己在这个时空里活着的意义。

苏轼高声抒情之后,又放低了声量,似乎在自言自语,自问自答般诵道:“海阔天遥,未知何处是潇湘4”

明远一时为词意所感,双眼酸涩,不忍心回顾。

如果回顾,他真的很怕自己会在这城外二十里的劳劳亭畔,站上一辈子,等那个人——

“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4。”

明远自行上马,用力握住马缰,微闭双眼,一时间只觉得对这座城市、对那个人的思念就像是路边青绿色的杂草一般,无边无际地蔓延开,心里却好生荒凉。

他一时只恨,恨自己文墨浅薄,腹内草莽。

古人思念起来,能作出“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4这样的句子。

偏偏他这没有文化的现代人就只能形容:“草——一种植物!”



相关小说推荐

亦见久欢

亦见久欢

净瞎想 / 文

小说亦见久欢简介小说《亦见久欢》净瞎想/著,安久第一次见盛时亦,是在盛家为他举办的生日宴上。那时,他是高高在上的小王子,她只是见不得光的私生女。再见面后,他们偏居一隅。她想利用他,却被他利用了个彻底。时过境迁,他是空降的总裁,她是空降的医生。她不受人待见,他却受人追捧。他对她奉行三不... ..

其他 14万字 2022-07-13

陛下独宠替嫁小甜受

陛下独宠替嫁小甜受

眠眠咩 / 文

小可怜穿越后被暴君宠成了小作精。漂亮作精受X腹黑帝王攻穿越前,叶将宇从小被养父虐待,生不如死。穿越后,他被二叔一家坑了,代替弟弟嫁给傀儡皇帝为后。叶将宇本以为皇帝是个任人摆布的小可怜,谁知道皇帝扮猪吃老虎,表面可怜,却是个白切黑。本以为要经历凶险万分的宫斗,可那个对待外人残暴的天子,唯独对他露出了温柔的一面。以至于后来人们都说他是勾了皇帝魂的妖后。叶将宇:“我也说过让皇上不要再宠我了,也往宫里填

耽美 32万字 2022-07-13

被师父拔了坟头草之后

被师父拔了坟头草之后

四季奶糖 / 文

薛闻笛作为锁春谷大弟子,薛思唯一的徒弟,不幸命丧心上人手中,魂魄被困在一方小小坟墓里,无法脱身。在死掉的十年后,薛闻笛终于依靠自己不懈地努力,在坟头长出了一根——狗尾巴草。薛闻笛:师父,救命呀!呜呜呜呜呜呜徒儿出去以后一定好好孝敬您!一定一心修行,不去搞什么暗恋了!幸运的是,薛思终于凭着这根狗尾巴草,认出了自己的徒弟的坟墓。不幸的是,薛思一把,给它掰断了。薛闻笛:师父,呜呜呜呜呜呜呜师父,历经千

耽美 51万字 2022-07-13

先生,做你的小猫咪好不好

先生,做你的小猫咪好不好

公子逸 / 文

他看上的男人--霍家少爷霍景拓,长得帅,家世好,妥妥的一枚霸道总裁,可是人家偏偏不喜欢他呀,对他高冷得不行。变成小猫咪暖床暖了大半年了,还是一点进展都没有,兰熙愁眉苦脸的,好不容易等男人喝醉了酒,采取了措施,没想到醒来还把他认错了!这才知道,景拓还有别人!气得他从猫咪变回人,对着男人就是一顿指责,这下好了,连人带猫粮全都被丢出了屋子。.......兰熙暗自发誓,再也不理这个臭男人了,没想到男人却

耽美 53万字 2022-07-13

落跑小贼乱天下

落跑小贼乱天下

镜中红妖 / 文

因为一次蓄谋的意外,孤儿出身的大学生凌寒穿越到了八岁的凌冰息身上。可是这身体明明是个男孩子,却一直以女孩的样子示人,这还不够,还要装哑扮丑……不就是个将军乱性与府中婢女生下的可怜小孩么,至于这么糟蹋自己……为了防止身份暴露带来的一系列麻烦,凌寒开始好好研究这个世界的书籍,顺便和捡来的杀手师父学点功夫防身什么的……开开心心当上了山寨寨主正准备逍遥度日,谁知却被设计嫁入宫中给那个暴君做妃子……不行,

耽美 66万字 2022-07-13

传说之异世双尊

传说之异世双尊

冰糖莲子羹 / 文

死后,凤重夜才知道自己是一本书中的炮灰攻。在魂塔中修炼五千年,凤重夜重新回到为了救主角受而沦为废人的时候。这一世,凤重夜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修炼种树炼魂器,升级打怪碰运气,闯荡赚钱养弟弟,这哪一个不比当炮灰香?凤羽白表示:“大哥悟了就好,其实,爹爹在世的时候,给我俩定了娃娃亲。”凤重夜:“??????”凤羽白:嘿嘿嘿嘿嘿凤重夜:真香【狂炫酷霸拽攻VS白切黑小绵羊受】主攻,无血缘关系 传说之异世

耽美 72万字 2022-07-13

本页面更新于
回到顶部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