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小说
  1. 晨曦小说
  2. 都市小说
  3.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4. 第56章 百万贯【加更】
设置

第56章 百万贯【加更】(1 / 1)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转载请注明来源:晨曦小说(www.chenxixsw.com)

每到一月五次“万姓交易”的日子,大相国寺就变成了一个热闹非凡的所在。

明远与苏轼一道,来到大相国寺附近,就已觉得眼不够看。只见山门前后,多是售卖飞禽猫狗,珍禽异兽,再往内走,便是日常杂货。

进入寺院庭中,在此售卖货品的贩各显神通,有的架起帐幔,有的支起棚屋,货品也越发五花八门,从家居陈设到时鲜瓜果,几乎是应有尽有。

明远对这里的“万姓交易”十分感兴趣,左顾右盼,还没忘了去一旁王道人蜜饯摊上包了好几种蜜饯,然后跑回来塞到苏轼袖中:“子瞻公,尝尝!”

苏轼不像明远那样孩子气,但他本人确实是个嘴馋的,原本想要矜持一下,但到底还是接过了蜜饯,送了一块到口中,顿时开始眉飞色舞。

酸酸甜甜的,真好吃!

摊位从院门处一直延伸至大佛殿前。

相国寺大佛殿左右回廊上,是各寺院的师姑们售卖各种针织品的地方,从男子用的领巾抹额幞头,到女性佩戴的花、冠、披帛只要有人穿戴,这里就有人做了出售。

苏轼对此不感兴趣,直接越过了大佛殿回廊,到资圣门一带去等候。倒是明远仔仔细细地看了一圈,结果因为相貌生得太好而被人围观,甚至还被送了两朵精致的绢花,簪在帽上,才美滋滋地出来,与苏轼会合。

这时苏轼已经在资圣门前转了好一圈了。这一带文化气息浓郁,大多是售卖各种书籍和古玩字画的,还有一两家著名的笔墨铺子在此摆摊。

苏轼看好了两挺新墨,只是问了价格之后还是觉得昂贵,将墨锭托在中反复摩挲,还是没舍得买。

“子瞻公,准备好了吗?”

明远跑过来问苏轼。

苏轼却摇着头:“这里万姓交易的摊位也是要事先下定的”

而且摊位费不菲。苏轼早年还未中进士的时候在京中备考,曾经动过念头到相国寺摆摊卖字,但是一问摊位费,便立马走人——不是他能够消费得起的。

谁知明远回身一指,苏轼一回头,看见资圣门前最好的位置此刻正空着。明远雇来的挑夫正在将用箱笼盛放的书籍搁在那个空出来的摊位上。

向华正七八脚地带着苏轼的书童一道,架起一张书案,在上面铺上毛毡,放上笔墨纸砚。

在那个摊位后面,两名挑夫支起高而细长的招幌,上面写着:“眉州苏氏唯一指定正刻印文集”,旁边是一行字,“购书即送苏眉公亲笔书典藏”。

那边向华在笔洗中灌满了清水,苏家的童已经准备动磨墨。

苏轼当场惊呆。

原来,明远在这里早早订下了一个摊位,专门准备着,由苏轼亲笔题写文字,赠与购书者。

可是,这样真的行吗?

苏轼站在摊位旁,望着来回走动的人群。的确有人抬头看看支起的招幌,然后念了念“眉州苏氏”,然后将目光地从摊位上移开。

苏轼知道在京中自己的文名已不如早年。

回想嘉祐元年他刚刚高中进士,因有良师益友欧阳修、梅尧臣等人在,苏轼名动汴京,一有新作,便会传遍京师。然而母丧噩耗传来,父子三人只得回乡奔丧。待得母孝守完,他便是外出凤翔任官,刚刚任满返京,又逢父丧

如今他再度返京,师友们却多因王安石推行新法,纷纷外出。京中已物是人非。

苏轼一时恍惚,竟不知仅凭借“眉州苏氏”这几个字,是否真的能将刊印的书籍卖出去

明远那边却大呼叫地跑来,中举着一挺墨,大声道:“子瞻公,子瞻公,您看我淘到了什么?”

“啊——”

苏轼一见,顿时也哑了声音。

明远中一挺墨,黝黑如炭,表面光泽如玉,中间宽阔,两头尖细。用去触摸剑脊,唯觉得坚硬锋锐,甚至能够做裁纸刀。仔细看那墨的纹理如犀,用指轻弹,发出极其清脆的嗡嗡声。

“这是廷珪墨。”

苏轼仔细辨过,终于确认,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南唐李廷珪墨。

李廷珪墨明远也听过,他在本时空拍卖会上曾经拍到一款清代仿李廷珪墨,拍出的价格接近五十万。仅仅是仿李廷珪的工艺,制出的墨锭就能卖到五十万之巨。正品可想而知。

苏轼中托着那枚廷珪墨,激动得胡子乱翘:“这这真的是廷珪墨?此墨一料用珍珠三两,玉屑一两,捣万杵而成,故久而刚坚不坏”

这样一挺墨,市价起码要万金——也就是00贯往上。

00贯,够一户中等人家舒舒服服地过上一年了。

明远却将那挺墨取来,递给苏轼身边的童:“来,为子瞻公研墨。”

苏轼一听,顿时跳将起来:“不可,万万不可!”

苏轼爱墨成痴,自己收藏的好墨不下数百锭。但此刻情况却有点儿不大一样,这锭廷珪墨却不是他的。

明远坚持,要苏轼的书童为主人研了这挺廷珪墨。

他还振振有词,:“既知是好墨,为何又藏而不用呢?难道一定要等到将来墨身上金泥模糊,泯然众墨之间的那一日吗?”

“再者,子瞻公,墨与纸笔一样,都是保留思想与才华的工具,墨有价而墨宝无价,您为何不将这有价的墨,变成无价的墨宝,并让专程来此购置正书籍的书友们,有会一睹您的墨宝,将之收藏呢?”

其实明远这番话得颇为强词夺理。廷珪墨就算是天长日久,表面金泥脱落,也还是廷珪墨,完全可以交由子孙收藏,只要明即可。

但是他所的,墨只是工具,天生该用于记录思想,却是到了苏轼的心里。

苏轼天性中最洒脱不愿受拘束的那一面顿时又显露无疑。他冲明远拱一拱,谢过明远美意,当即一挥,让那童研墨。

消息立即传遍了大相国寺。不少人慕名挤到资圣门外的摊位跟前,围观苏轼使用价值万金的廷珪墨。

更有一人,表情激动,拨开人群就冲到苏轼面前,呆呆地望着童中的廷珪墨,突然一抖衣衫,拱就朝那挺墨拜了下去,口中道:“潘谷瞻仰先贤。”

“原来是潘谷。”

“啊,是他,他如今可算是汴京城里技艺最精湛的墨工了吧?”

“没想到,潘谷在这一挺墨面前也要行礼”

众人的议论透露了来人的身份,明远在旁听着暗暗点头——

他依稀记得潘谷是苏轼的朋友,苏轼甚至为潘谷制的墨写过诗。只是不知道潘谷是不是就是这样,与苏轼在相国寺里相识的。

他再看向苏轼,只见苏轼待童研出一汪纯净的墨汁,立即提笔,随意在面前的宣纸上沓了两笔。那廷珪墨磨出的墨汁果然纯净浓黑。

明远顿时想起:苏轼写字,用墨偏饱,曾被后世的赵孟頫嘲笑为“墨猪”,可见其字体“肥美”。如今苏轼得了这一挺廷珪墨,下笔更是饱满,有如神助。而那墨色黝黑淳厚,想必可以保存多年,绝不会褪去。

他越想越觉得划算:廷珪墨虽然珍贵,毕竟只是一件死物。但是墨到了“苏黄米蔡”中的苏轼里,却能留下无数传世墨宝。

就好比,那一挺廷珪墨,留到后世可以拍出一百万元的高价。但若是苏轼把这一挺墨都写成书画作品,那已不是能用百万远来计价,而是历代书法的瑰宝了。

于是他开口帮苏轼吆喝:“苏子瞻公在此,这是他本人亲著的苏氏文集,买者能得苏公墨宝一副,扉页也有苏公的亲笔签名。”

“这可是传世之作哦。”

明远脸上挂着“诚不我欺”的笑容,他少年人声音清亮,围在这摊位跟前的人们听得一清二楚。

立即有人响应:“原来是眉州文豪苏氏的文集,的确值得收藏。我要一套。”

向华那边,就立即扶着书页举至苏轼面前,请他在扉页上题字。

“您尽可以放心,这套书的印是某亲自审过,应无错漏。”

苏轼题过字,将书双奉上。

对方得了苏轼亲笔题字的书籍,一时也笑逐颜开,连声称谢,捧着书去了。

苏轼亲卖出了第一套他们父子三人合著的文集,轻轻舒出一口气。

明远在旁继续帮忙吆喝:“各位,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一套书的刻是苏公亲自确认,不像其他无良书坊私下刻印,难免错漏百出。这是苏公本人,唯一授权刻印的‘正书’。”

在资圣门附近闲逛的大多是文化人,其中不少人都有因为贪图便宜,而买下那错误百出的“盗印”书。此刻听明远这么,当即纷纷拍喊好。有些人甚至出声应和:“是,原该有个‘正’与‘盗印’之分。”

明远继续指着苏轼身后的招幌大声:“各位,且看,有这招幌的,才是苏公唯一指定销售正书的地点,日后大家为苏公捧场,可不要认错了哦!”

很显然,这个时空人们已经渐渐有了些对“品牌”的认识,买东西知道认招牌、标记,不少人闻言便也点头记下:“知道了,眉州苏公的文集该到这里买才是。”

明远又:“今日购买苏公的文集,可以获得著者本人的亲笔题词。苏公的书法,再加上号称‘墨中金玉’的廷珪墨,这一整套下来,绝对是‘典藏’,绝对值得收藏”

在他大力推销之下,面前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人们大多激动起来,纷纷求购。

年轻的向华和苏轼的书童顿时没法儿应付了。

但是明远身边还有史尚在,立即维持起了秩序。摊位跟前一交钱,一交付文集。拿到文集的人便到另一边排队,捧着纸张精良,泛着油墨香气的文集,等候苏轼为他们所购的书册签上大名。

挑夫们挑来的所有书籍,在半个时辰内竟奇迹般地都卖完了。

但是苏轼的签名还未签完。

苏轼签到臂微酸,再看看面前不短的队伍,忍不住回头看了明远一眼。

明远笑嘻嘻地:“苏公,这乃是‘甜蜜的烦恼’啊。”

苏轼听见,一想也对,忍不住仰天哈哈一声笑,继续低头去签名,同时用很低很低的声音随口许愿:“愿某之文,能藏于神州之地,千家万户。”

苏轼原本只是自言自语,但被身边明远听见了。

原本兴高采烈的明远突然怔住,瞬间只觉得似乎有什么被哽在那里,吐也吐不出,也不明白——

这是因为明远突然想起:苏轼的书,曾经一度被朝廷严禁,毁禁印之外,甚至不允许持有或者携带。

他久久地立在那里,呆呆地望着苏轼的背影,眼看着这个略带孩子气的中年男人,像后世的明星作家一样,在认认真真地为购买文集的士子们签名。

一团喜气正从苏轼周身透出来,也多少带着几分轻松——这一批文集一次性卖完,苏家的经济状况,应当也可以大大的改善一番了。

明远顿时想起蔡京,那个长身玉立,长相俊美,态度亲和,看人的眼神却总是透着几分不对劲的年轻人,忍不住轻轻地哼了一声。

那个人,明明气质出尘,仪表堂堂,为什么一旦中掌握了权力,就会变成那样一个遗臭万年的奸臣权相?

一时间他甚至在想,要不要想个办法,让蔡京仕途受挫,无法做官,或者干脆将那家伙给

然而他看看苏轼的背影,便想起:这位东坡先生即使是对于盗印书籍的商人,还念着不能“不教而诛”。如果他因为蔡京根本还没有做过的事,就先行审判,这好像也不大对。

但或许可以接近蔡京,影响蔡京,改变他行事的方法——把他带沟里去。

让蔡京从此执迷于书法绘画,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再让蔡京与苏轼交好,成为亲密无间的朋友。

明远心里一喜,觉得自己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法。

“远!”

远处却有人招呼他。

不是别人,而是种建中。

早先明远告诉过种建中,傍晚要来大相国寺“练摊”。种建中也了要来捧场,却没想到来得如此之晚。

但一看种建中头脸和身上穿着的官袍,明远马上就明白了。

这回种建中不知又在军器监里捣腾了什么,整个人灰头土脸的。

他显然在过来之前认认真真地洗了一把脸,但是洗过的脸和没仔细洗过的脖子、耳朵根等处相比,色差过于明显。

明远差点儿大笑出声,便嘱咐史尚帮助苏轼处理完剩下的“签名要求”,自己上前,一拽种建中的胳膊,:“种师兄,我们去‘香水行’。”



相关小说推荐

亦见久欢

亦见久欢

净瞎想 / 文

小说亦见久欢简介小说《亦见久欢》净瞎想/著,安久第一次见盛时亦,是在盛家为他举办的生日宴上。那时,他是高高在上的小王子,她只是见不得光的私生女。再见面后,他们偏居一隅。她想利用他,却被他利用了个彻底。时过境迁,他是空降的总裁,她是空降的医生。她不受人待见,他却受人追捧。他对她奉行三不... ..

其他 14万字 2022-07-13

陛下独宠替嫁小甜受

陛下独宠替嫁小甜受

眠眠咩 / 文

小可怜穿越后被暴君宠成了小作精。漂亮作精受X腹黑帝王攻穿越前,叶将宇从小被养父虐待,生不如死。穿越后,他被二叔一家坑了,代替弟弟嫁给傀儡皇帝为后。叶将宇本以为皇帝是个任人摆布的小可怜,谁知道皇帝扮猪吃老虎,表面可怜,却是个白切黑。本以为要经历凶险万分的宫斗,可那个对待外人残暴的天子,唯独对他露出了温柔的一面。以至于后来人们都说他是勾了皇帝魂的妖后。叶将宇:“我也说过让皇上不要再宠我了,也往宫里填

耽美 32万字 2022-07-13

被师父拔了坟头草之后

被师父拔了坟头草之后

四季奶糖 / 文

薛闻笛作为锁春谷大弟子,薛思唯一的徒弟,不幸命丧心上人手中,魂魄被困在一方小小坟墓里,无法脱身。在死掉的十年后,薛闻笛终于依靠自己不懈地努力,在坟头长出了一根——狗尾巴草。薛闻笛:师父,救命呀!呜呜呜呜呜呜徒儿出去以后一定好好孝敬您!一定一心修行,不去搞什么暗恋了!幸运的是,薛思终于凭着这根狗尾巴草,认出了自己的徒弟的坟墓。不幸的是,薛思一把,给它掰断了。薛闻笛:师父,呜呜呜呜呜呜呜师父,历经千

耽美 51万字 2022-07-13

先生,做你的小猫咪好不好

先生,做你的小猫咪好不好

公子逸 / 文

他看上的男人--霍家少爷霍景拓,长得帅,家世好,妥妥的一枚霸道总裁,可是人家偏偏不喜欢他呀,对他高冷得不行。变成小猫咪暖床暖了大半年了,还是一点进展都没有,兰熙愁眉苦脸的,好不容易等男人喝醉了酒,采取了措施,没想到醒来还把他认错了!这才知道,景拓还有别人!气得他从猫咪变回人,对着男人就是一顿指责,这下好了,连人带猫粮全都被丢出了屋子。.......兰熙暗自发誓,再也不理这个臭男人了,没想到男人却

耽美 53万字 2022-07-13

落跑小贼乱天下

落跑小贼乱天下

镜中红妖 / 文

因为一次蓄谋的意外,孤儿出身的大学生凌寒穿越到了八岁的凌冰息身上。可是这身体明明是个男孩子,却一直以女孩的样子示人,这还不够,还要装哑扮丑……不就是个将军乱性与府中婢女生下的可怜小孩么,至于这么糟蹋自己……为了防止身份暴露带来的一系列麻烦,凌寒开始好好研究这个世界的书籍,顺便和捡来的杀手师父学点功夫防身什么的……开开心心当上了山寨寨主正准备逍遥度日,谁知却被设计嫁入宫中给那个暴君做妃子……不行,

耽美 66万字 2022-07-13

传说之异世双尊

传说之异世双尊

冰糖莲子羹 / 文

死后,凤重夜才知道自己是一本书中的炮灰攻。在魂塔中修炼五千年,凤重夜重新回到为了救主角受而沦为废人的时候。这一世,凤重夜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修炼种树炼魂器,升级打怪碰运气,闯荡赚钱养弟弟,这哪一个不比当炮灰香?凤羽白表示:“大哥悟了就好,其实,爹爹在世的时候,给我俩定了娃娃亲。”凤重夜:“??????”凤羽白:嘿嘿嘿嘿嘿凤重夜:真香【狂炫酷霸拽攻VS白切黑小绵羊受】主攻,无血缘关系 传说之异世

耽美 72万字 2022-07-13

本页面更新于
回到顶部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