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1981》转载请注明来源:晨曦小说(www.chenxixsw.com)
在奶奶笤帚疙瘩的威逼之下,大孙子只好从炕沿上站起来。
走到门口,掀着门帘又停住了,回头:
“既然让我继续提供平价白糖,那还卖什么糖葫芦啊?
卖一串糖葫芦才挣几分钱,不如直接卖白糖,一斤白糖能挣好几毛呢。”
“对啊大哥!”三仓一翻身从炕上爬起来,兴奋极了。
脸上还挂着眼泪鼻涕,像个花脸猫似的。
大哥心里又是一酸。
见三仓哭得伤心,爷爷奶奶和母亲都跟着掉泪,难道大哥就是铁石心肠吗?
三儿是0年出生,属狗的,自己亲爹去世那年,他才三岁。
还不知道“死”意味着什么,有的婶子大娘搂着他嘱咐,看到大哥二哥哭的时候,你也要跟着哭。
可他一直都在笑,感觉这么多人好热闹啊。
后来为了装哭,把唾沫抹到眼皮上。
再后来大了几岁,在街上玩,总是被别的孩子打。
老农民朴实,老农民的孩子更是朴实地认为,但凡少爹没娘的孩子,都可以毫无负担地放欺负。
村里还有两个没娘的孩子,也是整天被别的孩子打得死去活来。
三仓虽然有大哥二哥护着,可毕竟大哥二哥不能一步不离地看着。
时候挨了很多打。
就是这几年,凭着他自己的狠劲儿,总算不受欺负了。
现在看到赚钱的会,再也不睡懒觉了,干活也不滑头了,不顾一切都要去挣钱。
到底还不是穷的吗!
他就想通过自己的劳动,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好日子。
实话真的不算错。
他的想法是对的,他爆发出来的吃苦耐劳也是值得赞许的。
大哥的釜底抽薪,断了他的财路,他的伤心绝望是可想而知的。
看弟弟哭得那么伤心,大哥的眼泪只能在肚子里流。
他绝对不能表现出一星半点的同情和支持。
只要家庭条件允许,对于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来,除了上学,其他干什么都是错的。
这是原则,是大哥的底线。
“也对啊!”虼蚤奶奶和大儿媳对视一眼,脸上全都满是惊喜。
反正老大能搞到应有尽有的糖票,那就干脆卖白糖好了。
那来钱多快啊!
爷爷却是有些迟疑,总感觉好像哪里不对:“仓,这——行吗?”
“有什么不行。”大孙子放下门帘,转回身来认真地:
“我不但能搞到糖票,布票,自行车票,缝纫票,电视票,什么票都能搞到。
我听在城里的黑市,一张缝纫票能卖一百多块钱呢。
一个月卖出十张二十张的票,那不能挣好几千块钱!”
“对啊对啊大哥,我去卖票——”三仓听得都要疯了,一个鲤鱼打挺,准备跳下炕拥抱大哥。
被爷爷一把撕住后襟,又给拽得翻倒在炕上。
“什么叫对啊?”爷爷郁闷地,“你根本就没听出你大哥话里的意思!”
“大哥不就是挣钱吗,还有什么意思?”三仓很懵。
“你大哥是挣钱,可是那钱你敢挣吗?就怕你有命挣没命花。”爷爷照三仓脑袋上敲了一记:
“那叫投倒把,犯法。
去年我和你奶奶在关东,整天见那些游街的,都是
投倒把。
那么冷的天,五花大绑,胸前挂着大牌子,上面写着投倒把分子。
犯法的事,不能干。”
“那——光卖白糖呢?”三仓还不死心。
“那也犯法。”爷爷,“你平价买出来,高价卖,不是投倒把是什么?”
大哥道:“爷爷的对,供销社里面的白糖都让咱买走了,老百姓只能买咱里的高价白糖,老百姓骂娘,国家受损失,便宜让咱一家赚了,你不觉得亏心?”
三仓蔫了,低下脑袋,声嘟囔:“那我还是卖糖葫芦好了。”
“你尽管去卖啊,我一句不让你卖的话都没吧!”大哥。
“你是没不让卖,”三仓气愤地叫道,“可你以后搞不到糖票了,我们要是用高价白糖蘸糖葫芦的话,那还挣个屁啊?”
“哦,你的意思是,大哥搞不到糖票,你们的买卖就不挣钱了是吧?”大哥道,“那你们挣的到底是谁的钱?”
屋里的人一下子愣了。
大哥继续道:
“你们有没有想过,之所以糖葫芦能有那么高的利润,是因为用的是平价白糖?
我从供销社的朋友那里搞糖票,表面上不花钱,其实里面都是欠人的人情。
早晚会找回去的。
也就是,你们的利润,都是从我身上出来的。”
大家都震撼得不出话来。
实话,谁也没有往这方面想过。
过了好长时间,爷爷才迟疑地问:“仓,欠人情也没什么,我在想,你要是糖票搞得太多了,算不算投倒把?”
“您呢?”
屋里再次沉默。
又是良久,爷爷拍拍三仓的背:“三仓,咱不卖糖葫芦了。”
三仓的眼泪刷地流下来。
咬着下唇狠狠地点着头。
他怎么会听不明白呢,要是大哥一直这样大量地搞糖票,就是投倒把,是犯法。
可是一想到那么好的买卖做不成了,他又忍不住的伤心,绝望。
母亲对老大道:“那你别再弄了,狗咬和山鱼这一段时间也挣了不少钱,你已经帮他们大忙了。”
“我就是想帮,他们也干不了几天。”儿子,“开春了,眼看着天热了,糖葫芦会化,这买卖天热就没法干了。”
三仓的眼泪流得更猛了。
这下彻底绝望了。
从没想到过这些,他还以为糖葫芦可以卖到天荒地老,五冬六夏都可以卖呢。
长这么大,家里从没余下糖,不知道那东西会化。
以为跟玻璃和石头是一样的东西,不惧严寒酷暑,照样是一如既往的晶体状。
母亲见三儿子哭得那么伤心,于心不忍,安慰他:“别哭,不卖糖葫芦,咱可以干点别的。”
这话——气得老大都想跺脚。
合着自己了半天,白瞎了。
自己绕来绕去,目的不就是要绝了三仓做生意的念想,从而老老实实去上学吗!
而母亲呢,却是一门心思琢磨着让三仓干点什么。
就是不想着让他去上学。
“娘,您觉得一个十三的孩子,他能干点什么?让他跟着你们种地?沉锄大镢的,他还不如镢头高,抡得动吗?”
“就是不种地,干点什么不行啊。”母亲:
“现在做买卖的越来越多了,就是不
卖糖葫芦,还可以卖点别的嘛。
我觉着俺三仓是块做买卖的料,能吃苦,脑子灵活,他就是长着一副做买卖的脑瓜。”
到三儿子的经济头脑,母亲变得兴奋起来,眉飞色舞地跟老大描述了三仓经营糖葫芦的过程。
一开始的时候,大约就是从正月初二那天晚上。
当时梁进仓给俩光棍灌输生意经,三仓听得入了迷,感觉大开眼界。
尤其是俩光棍给他们兄弟俩一人一支糖葫芦,大哥还付了钱,表示亲兄弟明算账。
俩光棍收了钱,每人还找回二分,表示对自己人只收本钱。
这让三仓一下子发现了商。
从初三开始,他一直跟着大哥去帮助俩光棍干活,而且干得特别卖力。
其实他背后跟俩光棍达成一个协议,批发协议。
五分一支的糖葫芦,他以四分一支的价格从光棍里拿货。
然后等光棍出村卖糖葫芦的时候,村里的孩子是买不到糖葫芦的,三仓里的货正好填补空白,五分一支。
一支糖葫芦赚一分。
每天都有好几毛的进账。
这子发大财了。
虽然压岁钱有五块之巨,但对于他们兄弟来只是一个美好的画饼,根本到不了他们自己里。
只有通过他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赚到的钱,才实实在在属于自己支配。
过了正月十五入学了,孩子们里仅有的零花钱也早已精光。
但是尝到赚钱的巨大快乐的三仓,已经一发不可收拾。
他在教室里已经坐不住了。
上什么学啊,遥遥无期,还看不到希望。
哪有眼前的
赚钱来得实在!
经过这段时间在光棍那里的卧底,他不但把糖葫芦的利润搞得一清二楚,居然还掌握了蘸糖葫芦的要诀。
偷着在家里搞实验,大获成功。
虽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也不得不承认,这子确实心灵巧。
糖葫芦技术的到,更加坚定了他的创业决心。
于是到俩光棍那里商量,表示自己不上学了,要单干。
俩光棍一听肯定很难接受。
但是三仓跟他们,自己也卖糖葫芦,绝对不会影响到两位叔,他只去俩叔去不到的地方卖。
这打消了俩光棍的顾虑。
可是听三仓要瞒着大哥,俩光棍又表示不能接受了。
瞒着大仓,那不就对不起大仓了吗?
他俩深受大仓厚恩,报答还报答不过来呢,怎么可能瞒着他,在背后搞动作。
三仓当时就哭了,他之所以要瞒着大哥,是因为大哥要是知道了,肯定还要让他去上学。
可是,家里弟兄姐姐多,只有大哥一个人在外面干,大哥太累了,每天早上两点就起来上厂干活,晚上十二点多了还不回来——嗬!
三仓要替大哥分担家庭重担。
争取快点挣钱,给家里盖上大瓦房,让大哥娶媳妇,云云。
一番话,感动得俩光棍哭得咕咕的。
真是个懂事的好孩砸!
于是,全力支持三仓。
除了帮他从大仓里骗取原材料,还无偿把山鱼这里的工作间提供给三仓使用。
三仓的草把子也藏在废弃的牲口棚里。
全家人,包括爷爷奶奶,都帮他瞒着大哥,全是这子声情
并茂那一套表演的效果。
这是没敢去表演给姐姐。
全家人也跟他一起瞒着英子。
大家都明白,只要英子知道了,就没有大哥不知道的事。
到英子,突然就勾起爷爷的心事。
这事其实在他心里琢磨一天了。
一直没整理出头绪。
现在突然让他灵光一闪,感觉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咳咳,”爷爷嗽一下嗓子,这表示他要发表重要讲话了,“仓啊,你意思是还让三仓上学?”
“必须要上,别事都好,就是上学这事,没商量。”大孙子不容置疑地。
“那好,爷爷就做主了,让三仓继续上学。”
三仓一下子急了,一把抓住爷爷的棉袄摇晃:“爷爷——”
意思是,爷爷您怎么能话不算数呢,您可是答应过支持我的!
爷爷不理他,他决定,事分轻重缓急,在大事面前,三仓上不上学算是事。
大孙子有些惊疑不定地看着爷爷,不知道他为什么转变得这么快?
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阴谋?
爷爷眼里闪动着满是憧憬的笑意:
“仓啊,你的对,三仓才十三,还毛嫩,让他再上几年。
可是你们家孩子多,要是全上学的话,负担太重。
所以我就想,三仓上,英子就别上了。
一个女孩子,能识俩字就行了,上多了没用。
趁着现在地里还不忙,把你俩的事儿办了吧!”
“好!”虼蚤奶奶一下蹦过来,在老头身上猛拍了一下,“还是这个办法好,就这么办了!”
大仓娘俩却是一
下了懵了。
穿越到火影世界,却没有穿到木叶村,而是穿到了雾隐村,更悲剧是村长是四代水影! “再不斩,你把刀拿开。就是因为你砍了一百多个人,我才穿过来的。” “照美冥,我算了一卦,你命中缺男,见到合适的就嫁了吧?我?也不是不……咳咳……我还有更重要的事去做。什么事?当然是……秘密。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鱼干……喂,你别过来,‘血雾之乡’还要你解决呢?”
其他 106万字 2022-08-07
穿越龙珠,古轩却意外觉醒赛亚人界限系统,开局直接1000亿战斗力起步,更是可以无限进化。 从此诸天尽是无人可敌。 孙悟空我以前总爱找人打架,直到遇上了古轩......
其他 129万字 2022-08-22
1998年有什么?有无数破产重组的国有企业,有1700多万,生活困顿的下岗工人,有对后世影响巨大的特大洪水,有外资品牌对市场的跑马圈地,有影响后世普世观的价值拐点,当然,也有一个重生在世间,苟且度日的家伙……
都市 294万字 2022-09-06